刑事庭審虛化的實證研究
本文關鍵詞:刑事庭審虛化的實證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刑事庭審虛化的實證研究
??????????
何家弘
????摘??要??在刑事訴訟過程中,庭審本應是中心環(huán)節(jié),但是在當下中國卻被??虛化 了。刑事庭審虛化主要表現(xiàn)在舉證的虛化、質證的虛化、認證的虛化、裁判的虛化四個方面。導致刑事庭審虛化的原因包括:以偵查為中心的流水線訴訟模式;以案卷為中心的法官審理模式和下級服從上級的行政決策模式。確立直接言詞原則和改良人民陪審員制度是實現(xiàn)刑事庭審??從虛轉實 的可行路徑。
????關鍵詞??刑事庭審??庭審虛化
????作者何家弘,法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
????2011年4月7日至11日,我應邀到美國的辛辛那提市參加了關于刑事錯判問題的首次國際研討會,!并在會上作了關于中國大陸地區(qū)刑事錯判問題的主題發(fā)言。在研討會上,來自墨西哥的代表羅伯托?赫爾南德茲(RobertoHernandez)放映了他執(zhí)導拍攝的一部紀錄片,片名為#有罪推定?(PresumedGuilty),披露了墨西哥刑事司法制度存在的問題。據(jù)他介紹,墨西哥約有92%的刑事被告人在根本沒有見過法官的情況下就被判有罪了,換言之,法官根據(jù)檢控方提供的證據(jù)材料就可以判定被告人有罪。在這些案件中,法官認為根本沒有聽取被告人陳述的必要,甚至根本就沒有開庭審判的必要。審判無須開庭!這令我感到震驚,也使我聯(lián)想到當下中國刑事庭審虛化的問題。我不禁問,在我國現(xiàn)有制度下,庭審果真是必要的嗎?如果法官在不經(jīng)庭審的情況下完全可以作出同樣的判決,那為什么還要花費人力和財力去換取虛名呢?這是個問題。
一、刑事庭審虛化的表征
所謂庭審,即法庭審判或法院開庭審判,??是指人民法院采取開庭的方式,在公訴人、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在聽取控、辯雙方對證據(jù)、案件事實和運用法律展開辯論的情況下,??本文是司法部2009年國家法治與法學理論研究項目??刑事庭審實證研究 (項目編號:09SFB2027)的成果。文中的實證分析數(shù)據(jù)是由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的博士研究生梁坤、張晶和碩士研究生萬吉吉、李洪杰提供的,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這個會議的正式名稱是??2011年無辜者協(xié)作網(wǎng)研討會%%%錯判的國際探索 (2011InnocenceNetworkConference:anInterna??tionalExplorationofWrongfulConviction)。
本文關鍵詞:刑事庭審虛化的實證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4262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shekexiaolunwen/242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