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運動員社會保障體制的現(xiàn)狀與借鑒意義
本文關(guān)鍵詞: 運動員保障 社會保障 體育保險 出處:《現(xiàn)代商業(yè)》2016年3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近年來,隨著鄒春蘭、艾冬梅、張尚武等全國冠軍退役后生活狀況的曝光,退役運動員兩極分化的現(xiàn)狀令大眾震驚。運動員作為特殊的勞動群體,不僅應(yīng)當被納入一般社會保障范疇,其文化教育、醫(yī)療傷殘和退役安置等問題更應(yīng)受到特殊關(guān)注。本文介紹了同為體育強國的美日俄三國在運動員社會保障方面的優(yōu)秀經(jīng)驗,并為我國運動員社會保障體制的完善提出建議。關(guān)注運動員保障工作,有助于為運動員分擔職業(yè)風險,促進我國體育事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exposure of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Zou Chunlan, Ai Dongmei, Zhang Shangwu and other national champions after retiremen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olarization among retired athletes has shocked the public. Athletes are a special working group. Not only should it be brought into the category of general social security, but also its cultural education, medical disability and retired placement should be paid special attention to.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excellent experience of the three countries of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and Russia in the field of athletes' social security, which is also a powerful sports country. It is helpful to share professional risks for athletes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 China.
【作者單位】: 北京體育大學;
【分類號】:G811.3;F841.31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斌強,蔡愛軍;社會保障體制的建立和完善[J];寧夏社會科學;2000年02期
2 尤琛;;從“民工荒”也談社會保障的公平與效率問題[J];荊門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3 孫錦明;謝小連;;英美日三國教師社會保障體制比較及其借鑒意義[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6年03期
4 操國勝;尹文漢;;建立與農(nóng)村經(jīng)濟體制相適應(yīng)的社會保障體制——安徽省農(nóng)村社會保障改革的思考[J];池州師專學報;2006年06期
5 張濤;;我國社會保障體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新鄉(xiāng)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5期
6 趙一明;改革中國社會保障體制的幾點思考[J];社會;1988年08期
7 紀明義;我國社會保障體制的科學抉擇[J];青島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03期
8 劉光明;我國社會保障體制存在的問題、成因及改革對策[J];山東電大學報;1999年01期
9 牛華勇,伊文濤;我國新型社會保障體制的建立與發(fā)展[J];時事報告;2000年07期
10 劉太剛;善用邊緣資源 突破社保瓶頸[J];社會福利;2002年10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4條
1 賈莉梅;;淺談完善社會保障體制的途徑[A];河南省金屬學會2010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吳佳憶;;淺析當前我國社會保障體制存在的問題與對策[A];吉林省行政管理學會“政府法制與行政管理”理論研討會論文集(行政與法)[C];2012年
3 趙人偉;;福利國家的轉(zhuǎn)型和中國社會保障體制的改革[A];2001年中國社會科學院經(jīng)濟研究所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演講討論稿)[C];2002年
4 章禮強;;老年人權(quán)益保護的法律思索[A];上海市退休職工管理研究會2010年優(yōu)秀論文選集[C];2010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健康運行社會保障體制[N];四川政協(xié)報;2014年
2 王夢奎;積極穩(wěn)妥地推進社會保障體制改革[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00年
3 史蒂芬·羅奇(美國摩根·斯坦利 集團首席經(jīng)濟學家);中國社會保障體制面臨挑戰(zhàn)[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02年
4 李俊祥;對建立我國社會保障體制的思考[N];中國稅務(wù)報;2002年
5 記者 胡勇飛;創(chuàng)新就業(yè)和社會保障體制機制[N];江西日報;2006年
6 朱四倍;全民低保:無關(guān)前衛(wèi),有關(guān)公平[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06年
7 謝宗博 陽麗;江西為弱勢群體提供制度保障[N];中國財經(jīng)報;2009年
8 本報記者 方祥生;德國社會保障體制拾零[N];光明日報;2005年
9 柯楊;志愿者服務(wù)團體需要呵護[N];河南日報;2007年
10 可華;營造慈善文化 健全社會保障[N];文匯報;200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王平;論中國公務(wù)員社會保障體制的完善[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2 劉莉;老齡化社會趨勢下農(nóng)村社會保障體制創(chuàng)新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3 邢凱燕;我國慈善事業(yè)的公信力建設(shè)研究[D];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9年
4 王旭暉;中國的社會主義前景[D];外交學院;2009年
5 楊靜;政治制度轉(zhuǎn)軌后德國社會保障體制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王澤安;公共政策視角下的“蟻族”問題探析[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7 岳丹;非政府組織在農(nóng)民工社會保障中的作用模式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51818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1518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