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保障生活到促進發(fā)展:中國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變遷與評價
本文關鍵詞:從保障生活到促進發(fā)展:中國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變遷與評價,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2013年
從保障生活到促進發(fā)展:中國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變遷與評價
趙萌萌
【摘要】:中國是世界上擁有殘疾人最多的國家,但是由于歷史方面的原因,制度化的殘疾人社會保障起步較晚。雖然近些年來,黨和國家加大了對殘疾人社會保障的法律和政策投入,殘疾人的生活狀況也得到了較大的改觀,但如果從十八大所提出的“權利公平”的角度來看,殘疾人在社會經濟生活各個領域中的參與度以及公民權利的實現程度與非殘疾人相比,,差距仍舊很大,殘疾人社會保障還面臨諸多的問題。殘疾人社會保障是中國社會保障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發(fā)展狀況不僅影響著中國覆蓋全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整體推進,而且還決定著社會文明進步的程度,以及和諧社會的建立。因此,對中國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的縱向研究,可以從對制度變遷和理念演進的梳理中深入分析導致制度不斷變遷和演進的內在邏輯。歷史是一把鑰匙,它能使我們開啟過去,更能使我們面對現實,還能使我們展望未來。中國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變遷的研究是我們認識、理解和把握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一把鑰匙。 本研究主要運用歷史研究方法、制度分析方法和比較分析方法對中國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的歷史變遷進行系統的研究。其目的在于,一是運用新制度經濟學的相關理論深入分析中國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變遷的內在邏輯,并進一步分析這些內在邏輯對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演進的作用機理,從而理解當前中國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選擇和制度安排的內在原因,以為制度的進一步建設和完善提出針對性的建議;二是運用哲學的相關理論作為制度評價的標準以建立一套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評價體系,對不同發(fā)展階段的制度的總體狀況進行評價,從而進一步了解制度發(fā)展的規(guī)律性,進而預測制度發(fā)展的趨勢。通過較為系統的研究,歸納出中國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發(fā)展的趨勢為:1、從“輸血型”救濟到“造血型”保障轉變;2、從“安置就業(yè)”到“提高就業(yè)能力”轉變;3、從“家庭—國家責任”到“家庭—國家—社會責任”轉變。并根據制度發(fā)展趨勢提出了政策建議,即:1、加大輿論宣傳,營造良好氛圍,促進殘疾人的發(fā)展;2、提高殘疾人的就業(yè)能力;3、引導社會資源向殘疾人社會保障領域傾斜;4、加強殘疾人保障和服務的專業(yè)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在論文的最后章節(jié)提出了研究性結論:1、社會價值觀對殘疾人社會保障的發(fā)展影響重大;2、中國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已從以“保障生活”向以“促進發(fā)展”為目標轉變;3、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受社會經濟政策路徑依賴的影響較大。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D669.69;D632.1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寧;陳功;崔斌;鄭曉瑛;;我國殘疾人康復需求及康復服務利用情況分析[J];殘疾人研究;2011年04期
2 宋寶安;;農村殘疾人社會保障與服務體系建設現狀與對策——以東北農村殘疾人調查為例[J];殘疾人研究;2012年01期
3 ;江蘇省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調研報告[J];中國殘疾人;2009年08期
4 柏才慧;唐登祿;;完善農村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的對策建議[J];重慶行政;2008年06期
5 周慶行;張新瑾;;“以人為本”視角下我國殘疾人社會保障事業(yè)發(fā)展的思路與對策[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10期
6 劉欣桐;張雪;;南京市殘疾人無障礙設施調查研究[J];法制與社會;2009年35期
7 高大成;;論我國殘疾人受教育權的法律保障[J];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8 陳織云;;廣西殘疾人特殊義務教育狀況調查[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9 劉玉柳;;淺談殘疾人與城市道路無障礙環(huán)境設計[J];廣西城鎮(zhèn)建設;2010年06期
10 喬尚奎;劉誠;;農村殘疾人社會保障與扶貧開發(fā)政策研究[J];殘疾人研究;2012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蘭花;我國殘疾人社會福利制度重構研究[D];南開大學;2008年
2 張延輝;我國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績效評價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3 楊柳;從隔離到全納[D];西南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李佳;我國城市殘疾人社會救助的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2 戰(zhàn)雪;我國城市殘疾人社會救助制度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08年
3 劉林艷;殘疾人就業(yè)過程中的社會支持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4 王澤宇;吉林省老年殘疾人救助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5 徐潔;城鎮(zhèn)殘疾人就業(yè)的社會融合問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0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顧華詳;我國民族地區(qū)教育發(fā)展的現狀與對策[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1期
2 陳林;吳天德;;產業(yè)結構變動與制度創(chuàng)新[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4期
3 付飛;李異;張健;;高齡老人戶外交往空間設計分析[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1年01期
4 張洪波;徐蘇寧;;全球氣候變化下低碳城市實現的規(guī)劃途徑[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1年06期
5 陸德生;紀榮榮;;江澤民民主憲政思想初探[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2年02期
6 潘艷紅;;論行政壟斷的成因、危害及其治理[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5年01期
7 侯作前;周魯耀;王偉;;地方政府應對金融危機的經濟法分析——兼論地方的經濟調控權[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0年02期
8 管德華;西方經濟學的實證主義方法[J];安徽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9 楊善發(fā);;中國農村合作醫(yī)療制度淵源、流變與當代發(fā)展[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10 崔木花;;基于情景分析法的循環(huán)經濟規(guī)劃研究——以安徽能源循環(huán)經濟規(guī)劃為例[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胡建一;;長三角循環(huán)經濟發(fā)展所面臨的主要挑戰(zhàn)[A];循環(huán)經濟理論與實踐——長三角循環(huán)經濟論壇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6年
2 李懷;趙萬里;;“制度人”假說[A];第十一屆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匯編(上)[C];2011年
3 時紅秀;張亦工;;合作定價權:農民如何提高對土地的產權實施能力[A];中國制度變遷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4 ;劬;;京津冀區(qū)域旅游文化產業(yè)合作研究[A];2011京津冀區(qū)域協作論壇論文集[C];2011年
5 滕吉文;阮小敏;張永謙;閆雅芬;;節(jié)能高效、減排低碳與責任和快速工業(yè)化及經濟騰飛[A];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屆(2011年度)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2012年
6 李毅;;民營房地產業(yè)發(fā)展報告[A];中國民營經濟發(fā)展報告 No.1(2003)[C];2004年
7 王娜;邱琦;;我國生活垃圾分類回收的推廣與普及[A];2011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二卷)[C];2011年
8 唐海龍;徐玉新;蔣高明;劉沙沙;張偲;鐘世霞;;化肥減施及秸稈過腹還田對土壤理化性質的影響——以弘毅生態(tài)農場為例[A];2011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二卷)[C];2011年
9 郭雪松;鄒娟;梁瀚文;劉俊新;;苕溪流域典型村落水污染特征調查研究[A];2011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四卷)[C];2011年
10 耿殿銘;;黑龍江省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現狀及其建設發(fā)展的研究[A];創(chuàng)新思想·科學發(fā)展·構建和諧——黑龍江省首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下冊[C];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何敬;審計期望差距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2 王巖;職業(yè)體育聯盟的經濟分析[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3 杜熙茹;珠江三角洲城市職業(yè)女性體育生活方式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4 章于芳;后危機時代我國銀行接管法律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吳奇志;經濟全球化下金融危機的治理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6 沈紅宇;中國行業(yè)特色研究型大學發(fā)展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7 何勇生;保險監(jiān)管的國際比較與我國保險監(jiān)管的法律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8 秦曼;海洋漁業(yè)資源資產的產權效率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9 武輝;公共政策分析視角下會計準則的政策過程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10 石欣;海洋環(huán)境監(jiān)測法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阮曉毅;我國柑橘產業(yè)化中的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龐飛;西部農村老年人口對社會工作的需求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3 杜國宏;新農村建設背景下我國農業(yè)投資法律制度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4 周晨冰;基于農民視角下的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制度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5 高曉輝;基于DEA方法的農地利用效率差異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6 余曉玲;以農地為依托構建農村養(yǎng)老保障制度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7 楊少波;我國高校學生管理專業(yè)化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8 朱漢明;基于農民權益的植物新品種保護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9 閆恒超;棉花纖維發(fā)育伸長期和次生壁加厚期數字表達譜分析[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10 徐平平;農地城市流轉的交易成本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何曄;;信息阻滯與非政府組織社會保障功能的局限——以陜西農村殘疾人社會保障狀況為例[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2 曾思軼;;殘疾人就業(yè)何時“無障礙”[J];百姓;2008年10期
3 劉繼同;社會福利:中國社會的建構與制度安排特征[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4 許琳;張艷妮;;社會排斥理論與殘疾人就業(yè)問題分析[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5 麻一青;;北京市殘疾人家庭及接受高等教育的狀況[J];北京觀察;2006年03期
6 王英杰;美國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J];外國教育動態(tài);1983年04期
7 喬壽寧;美國的教育現狀及改革措施[J];外國教育動態(tài);1988年01期
8 饒從滿;美國教育改革——八十年代與九十年代[J];外國教育動態(tài);1991年04期
9 孫憲成;特殊教育在美國[J];比較教育研究;1993年04期
10 胡慶芳;美國高中課程的標準、設置、開發(fā)與管理研究[J];比較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馬廣海;;處于社會排斥中的弱勢群體[A];山東省社會學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本報評論員;[N];人民日報;2005年
2 聞哲;[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7年
3 謝瓊;[N];中國社會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相自成;中國殘疾人保護法律問題歷史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2 甄盡忠;先秦時期社會救助思想研究[D];鄭州大學;2006年
3 宋士云;新中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結構與變遷(1949-2002)[D];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05年
4 王偉;全納教育實踐研究:英、美兩國的經驗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5 劉志英;社會保障與貧富差距研究[D];武漢大學;2004年
6 張延輝;我國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績效評價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黎健保;中國殘疾人就業(yè)保障研究[D];廣西大學;2004年
2 史玉軍;社會支持對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作用機制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3 王慧娟;論受教育權[D];吉林大學;2005年
4 陳奇娟;南京市社區(qū)老年人社會支持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5年
5 鄭曦;大學生對殘疾人態(tài)度的研究[D];福州大學;2006年
6 魏娟娟;中外社會保障制度比較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6年
7 李佳;我國城市殘疾人社會救助的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8 石蕾;社區(qū)化:殘疾人事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方向[D];山東大學;2007年
9 李霞;美國全納教育之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10 李光雄;我國農村殘疾人社會保障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玫;香港康復模式引發(fā)的思考[J];中國殘疾人;2005年12期
2 劉鵬;;為生命喝彩[J];中國殘疾人;2007年08期
3 溫凱菲;;胡英:做一名愛與希望的使者[J];中國殘疾人;2011年08期
4 ;各地[J];中國殘疾人;2006年12期
5 ;本月聚焦[J];中國殘疾人;2007年02期
6 趙春鸞;;建立融入機制,消弭被邊緣化[J];中國殘疾人;2007年06期
7 陶祖根;;常熟攙著殘疾人同行[J];中國老區(qū)建設;2007年09期
8 ;中共中央 國務院 關于促進殘疾人事業(yè)發(fā)展的意見[J];中國殘疾人;2008年05期
9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殘疾人事業(yè)發(fā)展的意見[J];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008年15期
10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殘疾人事業(yè)發(fā)展的意見[J];司法業(yè)務文選;2008年1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胡彬彬;;從社會公正看殘疾人的社會排斥問題[A];“新一輪西部大開發(fā)與貴州社會發(fā)展”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楊永飛;;地方政府在殘疾人保障中的職能定位[A];地方政府發(fā)展研究(第二輯)[C];2007年
3 黃斌;;關于加強殘疾人檔案工作的探索與實踐[A];檔案安全與檔案服務——2011年甘肅省檔案工作者年會論文集[C];2011年
4 戴劍松;孫飆;陳海峰;胡乃亮;;江蘇省殘疾人體育相關服務和需求情況分析[A];全民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5 相云柯;;北京市下肢肢體殘疾人日;顒犹卣骷爸萍s分析[A];規(guī)劃創(chuàng)新:2010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C];2010年
6 楊甫德;;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會殘疾人心理衛(wèi)生分會第八屆學術交流會開幕詞[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會殘疾人心理衛(wèi)生分會第八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0年
7 鄒曉抒;;P村社區(qū)康復存在的問題及對策[A];“新一輪西部大開發(fā)與貴州社會發(fā)展”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8 孫遲;惠博;;試析無障礙公共交通設施建設的可行性[A];第八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9 杜麗;;扎扎實實開展心理咨詢 全心全意為殘疾人服務[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會殘疾人心理衛(wèi)生分會第三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0年
10 杜麗;;扎扎實實開展心理咨詢 全心全意為殘疾人服務[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會殘疾人心理衛(wèi)生分會第六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向荔 嚴斌;[N];成都日報;2011年
2 記者李紅;[N];石河子日報(漢);2010年
3 蒲燦;[N];成都日報;2010年
4 黃鶴;[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1年
5 云南省殘疾人聯合會;[N];云南日報;2011年
6 本報通訊員 蔣帥 本報記者 李曉 實習生 姚臻;[N];蘇州日報;2010年
7 ;[N];湖北日報;2011年
8 鄭英;[N];江陰日報;2010年
9 記者 黃永禮;[N];安徽日報;2011年
10 李靜 宋旭瑞;[N];德州日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萌萌;從保障生活到促進發(fā)展:中國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變遷與評價[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3年
2 肖昕茹;上海市殘疾人社會空間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翟進;城市殘疾人福利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南京大學;2009年
4 阿布都外力·依米提;新疆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建設與發(fā)展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5 俞楠;行政法視角下的社會醫(yī)療保障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6 尹建軍;社會風險及其治理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8年
7 陳遠章;轉型期中國突發(fā)事件社會風險管理研究[D];中南大學;2009年
8 陸貝;我國部分殘疾人運動員參訓過程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0年
9 馬步云;現代化風險初探[D];復旦大學;2006年
10 任常興;基于風險分析的危險品道路運輸路徑優(yōu)化方法研究[D];南開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樂;山東省殘疾人社會保障問題研究[D];山東經濟學院;2011年
2 王悅;遼寧省殘疾人社會保障政府責任研究[D];遼寧大學;2012年
3 李嬌;沈陽市城鄉(xiāng)殘疾人社會保障福利差距研究[D];遼寧大學;2012年
4 吳佳;中國殘疾人集中就業(yè)模式發(fā)展與完善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1年
5 許曉薇;殘疾人無障礙旅游開發(fā)初探[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6 席宇;吉林省三城市殘疾人體育健身活動的現狀及對策研究[D];吉林體育學院;2011年
7 苗新見;殘疾人參與社區(qū)體育活動現狀的調查與研究[D];南京大學;2012年
8 劉丹陽;殘疾人物質環(huán)境保障的政策導向與發(fā)展對策[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2年
9 李穎皓;山東省城鎮(zhèn)殘疾人社會保障問題研究[D];山東財經大學;2012年
10 侯文坤;“陽光家園”殘疾人托養(yǎng)服務模式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本文關鍵詞:從保障生活到促進發(fā)展:中國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變遷與評價,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4100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141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