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振玉農學思想研究
本文關鍵詞:羅振玉農學思想研究
【摘要】:為厘清羅振玉農學思想的發(fā)展脈絡,探索其作為近代農學的實踐者與開拓者為中國近代農業(yè)發(fā)展做出的突出貢獻,采用原始文獻分析與考證法,考究羅振玉系統(tǒng)的農學思想演進軌跡。羅振玉在研究、傳播、實踐西方近代農學的艱難探索與身體力行過程中,逐漸獲得深刻的感悟,撰述30余篇農學論著均發(fā)表于《農學報》"文篇"欄目,涉及研究農學的心得與振興農業(yè)的規(guī)劃,最終形成了其全面成熟的農學思想。羅振玉農學思想的演變過程,充分見證了羅振玉開創(chuàng)了中國傳統(tǒng)農學與西方試驗農學交匯的嶄新局面,在踐行與大力傳播推廣西方農學方面進行了一次全新的探索,奠定了其作為近代農學家的歷史性地位。
【作者單位】: 商洛學院學報編輯部;
【關鍵詞】: 羅振玉 農學思想 《農學報》
【基金】:陜西省教育廳科研計劃項目(12JK0309)
【分類號】:S-09;K826.3
【正文快照】: 農業(yè)是人類生存之本,中國自古推崇以農立國,幾千年的農業(yè)歷史演變軌跡證明此條道路尤為可行,發(fā)展至今依然如故。以農耕文化為標志的傳統(tǒng)農業(yè)力行自給自足的經營模式,直至西方的堅船利炮侵入中國以及甲午海戰(zhàn)的潰敗,人們才從固有的優(yōu)越感中清醒,意識到中國國力的衰退與西方的強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宇文高峰,姚遠,郭開選;我國最早的農學期刊《農學報》的辦刊特色[J];編輯學報;2003年01期
2 朱先立;;羅振玉與《農學報》[J];中國科技史料;1986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吳開寶;;晚清農業(yè)科技期刊與農業(yè)科技傳播[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年31期
2 宇文高峰;黎文麗;姚遠;;我國近代農學期刊的特色及其社會職能[J];編輯學報;2005年06期
3 杜月英;;我國科技期刊編輯概念及編輯活動的演化[J];編輯學報;2006年02期
4 吳鋒;;“三農”期刊的現狀及其突圍路徑[J];今傳媒;2008年05期
5 吳鋒;;“三農”期刊如何開創(chuàng)“藍海”[J];出版發(fā)行研究;2009年03期
6 熊楚才;蘇愛華;陳艷芬;羅慧敏;李東輝;曾凡盛;陳向科;;湖南鄉(xiāng)村農業(yè)科技期刊入戶率的調查與市場分析[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3年05期
7 姚遠;陳鐿文;;中國科技期刊史研究評述[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7年01期
8 王睿;宇文高峰;姚樹峰;姚遠;;中國近現代科技期刊起源與發(fā)展的特點[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7年06期
9 劉陽;;戊戌時期科技興農思想論要[J];理論界;2009年02期
10 劉陽;;晚期維新派科技興農思想論要[J];蘭州學刊;2010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汪孝芝;;落實“科學發(fā)展觀”與企業(yè)科技期刊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關系[A];第7屆中國科技期刊青年編輯學術研討會暨中國科技期刊的經營與發(fā)展論壇文集[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魏露苓;晚清西方農業(yè)科技的認識傳播與推廣(1840-1911)[D];暨南大學;2006年
2 馮志杰;中國近代科技出版史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侯偉;從晚清和制漢字新詞的傳播看中日文化交流[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3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章楷;務農會、《農學報》、《農學叢書》及羅振玉其人[J];中國農史;1985年01期
2 楊直民;;中國傳統(tǒng)農學與實驗農學的重要交匯——就清末《農學叢書》談起[J];農業(yè)考古;1984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劉玉苓;;路\淙似涫耓A];杜牧文學成就與思想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2 喬志航;;學術與政治沖突中的王國維[A];東方叢刊(2004年第2輯 總第四十八輯)[C];2004年
3 石興邦;;《路\囊拍珛X注》序[A];三秦文化研究會年,
本文編號:88305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rwzj/883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