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自治視野下農(nóng)村治理法治化推進路徑
本文關鍵詞: 村民自治 農(nóng)村 治理 法治化 法律權威 出處:《領導科學》2017年20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背景下,法治化是農(nóng)村基層治理的基本趨勢。農(nóng)村治理法治化面臨的困境有:基層政府為"維穩(wěn)"而"變通",致使農(nóng)村基層治理缺乏可預期的法律結果;基層司法公信力偏弱使法律在農(nóng)村的適用缺乏應有的權威,難以產(chǎn)生正義共鳴;村級組織權力運行不規(guī)范和宗族勢力的"人多勢眾"影響弱化了村級治理權威。制約農(nóng)村治理法治化的因素包括農(nóng)村資源缺乏整合、村民參與自治偏少、農(nóng)民用法熱情不高等。推進農(nóng)村治理法治化要融合基層政府的權力資源與村域內(nèi)部的精英資源;通過創(chuàng)新民主機制推進基層協(xié)商民主治理;以提高村干部法律意識為切入點,培育法治土壤。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romoting the rule of law in an all-round way, the rule of law is the basic trend of rural grass-roots governance.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the legalization of rural governance are as follows: the grass-roots government is "flexible" for "maintaining stability", resulting in the lack of predictable legal results in rural grass-roots governance; The weakness of judicial credibility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mak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aw in rural areas lack due authority, and it is difficult to produce justice resonance; The non-standard operation of village organization power and the influence of clan power weaken the authority of village governance. The factors that restrict the rule of law in rural governance include the lack of integration of rural resources and the lack of villagers' participation in autonomy. To promote the rule of law in rural governance, we should combine the power resources of grass-roots governments with the elite resources within the village domain; promote democratic governance through innovation of democratic mechanisms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and improve the legal awareness of village cadres as a starting point. Cultivate the soil for the rule of law.
【作者單位】: 中共湖南益陽市委黨校;
【基金】:湖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農(nóng)村基層治理法治化研究”(項目編號:14YBA382)
【分類號】:D422.6;D638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李儲學;;法治視角下社會治理機制創(chuàng)新的四個維度[J];領導科學;2016年35期
2 周鐵濤;;農(nóng)村基層治理法治化研究——基于湖南益陽農(nóng)村的調(diào)查與思考[J];領導科學;2016年35期
3 邱國良;;多元與權威:農(nóng)村社區(qū)轉(zhuǎn)型與居民信任[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4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曹益平;;村民自治視野下農(nóng)村治理法治化推進路徑[J];領導科學;2017年20期
2 曹益平;;農(nóng)村治理法治化與農(nóng)民法律意識培育[J];黨政干部論壇;2017年06期
3 曹益平;;欠發(fā)達地區(qū)農(nóng)村法治建設:現(xiàn)狀·問題·路徑——基于湖南省益陽市農(nóng)村的調(diào)查與思考[J];中共云南省委黨校學報;2017年02期
4 黃立豐;;斷裂、延續(xù)與重構:“村改居”后新型農(nóng)村社區(qū)黨建模式的適應性轉(zhuǎn)變——一個“雙軌制”的分析框架[J];社會主義研究;2017年02期
5 封玫;邱國良;;城鄉(xiāng)社區(qū)的共性邏輯與治理路徑——基于四類社區(qū)的比較研究[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06期
6 周鐵濤;;村級組織推進農(nóng)村法治化治理的困境和路徑[J];行政管理改革;2016年11期
7 王展;;鄉(xiāng)村社區(qū)的治理邏輯:一個混合型權威結構的理論視角[J];新視野;2016年05期
8 邱國良;張妍;;論社區(qū)空間的差異及其再造[J];社會工作;2016年04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鐵濤;;基層治理法治化與民間組織發(fā)展——基于湖南桃江縣農(nóng)村的調(diào)查與思考[J];山東行政學院學報;2015年01期
2 韓松;;論政府公權力對農(nóng)民集體土地所有權的侵害及其治理[J];河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學報;2012年06期
3 何包鋼;王春光;;中國鄉(xiāng)村協(xié)商民主:個案研究[J];社會學研究;2007年03期
4 胡偉;;民主與參與:走出貌合神離的困境?——評卡羅爾·帕特曼的參與民主理論[J];政治學研究;2007年01期
5 毛丹,任強;中國農(nóng)村社會分層研究的幾個問題[J];浙江社會科學;2003年03期
6 李全生;農(nóng)村社會分層標準淺析[J];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7 俞可平;全球治理引論[J];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02年01期
8 程同順;村民自治中的鄉(xiāng)村關系及其出路[J];調(diào)研世界;2001年07期
9 鄒農(nóng)儉;當代中國農(nóng)村社會分層標準研究[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3期
10 黨國印;;中國鄉(xiāng)村權勢階層崛起[J];中國國情國力;1998年05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李綿;;我國公共政策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14年07期
,本文編號:153985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1539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