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邏輯論文 >

試論克里普克與萊布尼茨在可能個體上的思想差異

發(fā)布時間:2017-09-15 06:16

  本文關(guān)鍵詞:試論克里普克與萊布尼茨在可能個體上的思想差異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可能世界 可能個體 現(xiàn)實個體


【摘要】:克里普克的模態(tài)形而上學思想可追溯至萊布尼茨。但克里普克認為,可能世界中的個體就是指現(xiàn)實世界中的個體,同一個體可以跨世界存在并且在不同的可能世界中可以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質(zhì),甚至是相互矛盾的性質(zhì)。萊布尼茨則認為可能世界中的個體與現(xiàn)實世界中的個體并不是同一個體,個體與世界是一一對應的,每一個可能個體的概念都包含了關(guān)于它的全部真理。正是這種差異造成了今天關(guān)于可能世界的形而上學問題上的許多學術(shù)爭端。
【作者單位】: 南京大學哲學系;
【關(guān)鍵詞】可能世界 可能個體 現(xiàn)實個體
【分類號】:B81-095
【正文快照】: 克里普克首創(chuàng)了可能世界語義學,為模態(tài)邏輯的發(fā)展開創(chuàng)了全新的局面?死锲湛藢Α翱赡苁澜纭边@個概念的使用意味著他與萊布尼茨之間有著某種淵源。萊布尼茨于17世紀在他的著作當中為了神學目的提出了他的可能世界的形而上學思想。本文下面要闡述的是克里普克關(guān)于可能世界的形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碧波;;淺析克里普克自然種類的本質(zhì)屬性[J];當代小說(下半月);2009年10期

2 龍小平,高錄壽;克里普克《命名與必然性》研究[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3 夏素敏;;解讀克里普克的“必然觀”[J];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4 葉峰;;關(guān)于克里普克模態(tài)性的一個自然主義解釋[J];哲學研究;2008年01期

5 劉葉濤;;克里普克的語言哲學[J];外語學刊;2009年03期

6 張文琴;;析克里普克解悖方案[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0年04期

7 陳波;;反駁克里普克的認知論證[J];學術(shù)界;2011年05期

8 胡揚;;論模態(tài)論證:為克里普克一辯——向陳波教授請教[J];哲學分析;2013年02期

9 葉峰;;克里普克反駁類型等同理論的模態(tài)證論中的超自然自我(英文)[J];自然辯證法通訊;2013年03期

10 蔣岳春;;克里普克“歷史因果指稱論”解讀[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13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葉峰;;克里普克模態(tài)性的一個自然主義解釋[A];2007年全國現(xiàn)代邏輯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2 張立英;;克里普克有關(guān)語言哲學的一些理論[A];2007年現(xiàn)代邏輯與邏輯史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3 劉葉濤;;克里普克論指稱的轉(zhuǎn)移[A];2007年全國現(xiàn)代邏輯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4 劉葉濤;;克里普克論指稱的轉(zhuǎn)移[A];2007年全國哲學學科建設(shè)論壇論文集[C];2007年

5 黃展驥;;略評“層級”、“三值”、“間隙”、“情景”諸方案——“自涉”悖論雜談[A];2003年邏輯研究專輯[C];2003年

6 劉葉濤;;克里普克論同一與專名的嚴格性[A];第二屆海峽兩岸邏輯教學學術(shù)會議專輯[C];2006年

7 劉葉濤;;標準米尺有一米長嗎?——對克里普克先驗偶然真理理論的批判性考察[A];2010年全國應用邏輯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10年

8 劉葉濤;;克里普克的邏輯悖論研究[A];2004年邏輯研究專輯[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郭鵬 孔祥潤;虛構(gòu)的角色并不是幽靈般的實體[N];社會科學報;2012年

2 張?zhí)锟?八分睡眠更長壽[N];中國消費者報;2004年

3 中國社科院文學所 鄒明華;專名與傳說的真實性問題[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4年

4 西安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雒自新;“信念之謎”實驗忽視語境[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聶大海;語言指稱的同一性與必然性[D];吉林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珊珊;克里普克專名理論研究[D];燕山大學;2008年

2 符佳;克里普克專名指稱理論述評[D];西南大學;2009年

3 范貴云;克里普克的專名理論[D];蘇州大學;2010年

4 陳娜;克里普克的“信念之謎”研究[D];湘潭大學;2009年

5 張文琴;克里普克解悖方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6 余軍成;克里普克的歷史因果命名理論探析[D];西南大學;2007年

7 朱雷;關(guān)于克里普克的歷史因果命名理論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8 郝若飛;克里普克名稱理論研究[D];河北大學;2014年

9 白林秋;塞爾與克里普克專名理論比較研究[D];燕山大學;2009年

10 何玉北;克里普克名稱理論研究[D];河北大學;2010年

,

本文編號:85479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ljx/85479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e71f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