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民生的經濟邏輯基礎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5-16 14:57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民生的概念不斷的豐富和外延。民生可以分為物質內容和精神內容,其中物質內容主要取決于物質財富(使用價值)的多少和財富的多樣性,精神內容更多地表現(xiàn)為一種對客觀物質財富的主觀滿足感,改善民生在于物質內容的改進和精神內容的提升。結合馬克思唯物史觀和當前中國的基本國情,本文側重研究通過物質內容的改進來實現(xiàn)改善民生。通過對改善民生的相關理論進行梳理和總結,本文提出以生產方式(含生產力、生產關系)作為改善民生的經濟邏輯基礎。主要理由有:其一,改善民生需要以物質財富的增長和分配為基礎。生產方式從本質上決定了物質財富的增長和分配,從而影響民生的改善。其二,根據(jù)馬克思唯物史觀的觀點,民生的精神內容對客觀物質財富的反應,最終由生產方式決定。由此,生產方式同時決定了民生的物質內容和精神內容,能夠更好地反映社會經濟發(fā)展的演進和民生改善的過程。因此,本文提出以生產方式作為改善民生的經濟邏輯基礎。生產方式作為改善民生的經濟邏輯基礎,生產方式主要通過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影響民生的改善。在生產力方面,本文從物質財富(總量、結構)和生產效率(節(jié)約勞動時間、合理利用資源)兩方面,結合當前的生產...
【文章來源】:福州大學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7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2 民生概念界定
1.2.1 概念
1.2.2 本文側重點
1.3 相關研究綜述
1.3.1 改善民生的相關文獻綜述
1.3.2 生產方式的相關理論評述
1.4 研究內容和創(chuàng)新點
1.4.1 主要研究內容
1.4.2 可能的創(chuàng)新點
第二章 改善民生的相關理論及經濟邏輯基礎
2.1 改善民生的相關理論
2.1.1 古典經濟學
2.1.2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
2.1.3 福利經濟學
2.1.4 制度經濟學
2.1.5 可持續(xù)發(fā)展理論
2.1.6 科學發(fā)展觀及“中國夢”思想
2.2 改善民生的經濟邏輯基礎
2.2.1 改善民生的西方經濟邏輯基礎
2.2.2 改善民生的馬克思政治經濟邏輯基礎
2.2.3 以生產方式作為改善民生的經濟邏輯基礎
2.3 本章小結
第三章 改善民生的生產力分析
3.1 生產力的發(fā)展對改善民生的影響分析
3.1.1 物質財富
3.1.2 生產效率
3.2 改善民生視角下生產力發(fā)展的影響因素分析
3.2.1 生產資料對生產發(fā)展的影響
3.2.2 勞動者對生產發(fā)展的影響
3.2.3 科技進步對生產發(fā)展的影響
3.2.4 民生視角下生產資料、勞動者和科技進步的協(xié)調發(fā)展
3.3 生產資料、勞動者和科技進步與生產力的實證分析
3.3.1 變量選取與數(shù)據(jù)來源
3.3.2 計量過程與結果
3.4 科技進步是提高生產力與改善民生的根本路徑
3.4.1 要素稟賦驅動出現(xiàn)瓶頸
3.4.2 轉向科技進步的創(chuàng)新驅動
3.5 本章小結
第四章 改善民生的生產關系分析
4.1 生產關系對改善民生的影響分析——所有制視角
4.1.1 生產資料所有制性質決定財富分配
4.1.2 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決定財富分配
4.1.3 小結
4.2 所有制變動對改善民生影響的實證分析
4.2.1 變量選取與數(shù)據(jù)來源
4.2.2 計量過程與結果
4.3 基于生產要素所有者平等的財富分配
4.3.1 完整的勞動力產權
4.3.2 勞動力產權的特點
4.3.3 產權制度對生產要素所有者保護的區(qū)別
4.3.4 生產要素所有者對企業(yè)財富分配的分析
4.4 完善生產關系實現(xiàn)改善民生
4.4.1 實現(xiàn)公有制形式多樣化
4.4.2 實現(xiàn)非公有制形式多樣化
4.4.3 保障生產要素所有者平等
4.5 本章小結
第五章 主要結論與展望
5.1 主要結論
5.2 展望與不足
參考文獻
致謝
個人簡歷、在學期間的研究成果及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生產資料所有制決定財富的分配——兼評皮凱蒂《21世紀資本論》[J]. 周新城.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15(02)
[2]認識資本邏輯規(guī)律 促進人的發(fā)展研究[J]. 黃麗馨. 經濟研究導刊. 2014(32)
[3]民生改善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考察[J]. 張祚,魯陽,馮成驍. 統(tǒng)計與決策. 2014(18)
[4]經濟增長與收入的公平分配——引入社會福利因素的動態(tài)分析[J]. 陳享光,李克歌. 學習與探索. 2014(09)
[5]從改善民生看基本公共服務體制改革[J]. 黃誠. 求索. 2014(08)
[6]論以人為目的包容性發(fā)展戰(zhàn)略的生態(tài)倫理意蘊[J]. 林昆勇,任春曉. 改革與戰(zhàn)略. 2014(06)
[7]中國居民主觀幸福感影響因素分析——一個綜合分析框架[J]. 徐映梅,夏倫.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 2014(02)
[8]勞動力產權:理論與現(xiàn)實[J]. 程承坪. 當代經濟研究. 2014(02)
[9]失業(yè)對主觀幸福感影響研究進展[J]. 王海成. 經濟學動態(tài). 2013(11)
[10]我國居民主觀幸福感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基于CGSS2010年數(shù)據(jù)[J]. 陳婉婷,張秀梅. 調研世界. 2013(10)
本文編號:3189897
【文章來源】:福州大學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7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2 民生概念界定
1.2.1 概念
1.2.2 本文側重點
1.3 相關研究綜述
1.3.1 改善民生的相關文獻綜述
1.3.2 生產方式的相關理論評述
1.4 研究內容和創(chuàng)新點
1.4.1 主要研究內容
1.4.2 可能的創(chuàng)新點
第二章 改善民生的相關理論及經濟邏輯基礎
2.1 改善民生的相關理論
2.1.1 古典經濟學
2.1.2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
2.1.3 福利經濟學
2.1.4 制度經濟學
2.1.5 可持續(xù)發(fā)展理論
2.1.6 科學發(fā)展觀及“中國夢”思想
2.2 改善民生的經濟邏輯基礎
2.2.1 改善民生的西方經濟邏輯基礎
2.2.2 改善民生的馬克思政治經濟邏輯基礎
2.2.3 以生產方式作為改善民生的經濟邏輯基礎
2.3 本章小結
第三章 改善民生的生產力分析
3.1 生產力的發(fā)展對改善民生的影響分析
3.1.1 物質財富
3.1.2 生產效率
3.2 改善民生視角下生產力發(fā)展的影響因素分析
3.2.1 生產資料對生產發(fā)展的影響
3.2.2 勞動者對生產發(fā)展的影響
3.2.3 科技進步對生產發(fā)展的影響
3.2.4 民生視角下生產資料、勞動者和科技進步的協(xié)調發(fā)展
3.3 生產資料、勞動者和科技進步與生產力的實證分析
3.3.1 變量選取與數(shù)據(jù)來源
3.3.2 計量過程與結果
3.4 科技進步是提高生產力與改善民生的根本路徑
3.4.1 要素稟賦驅動出現(xiàn)瓶頸
3.4.2 轉向科技進步的創(chuàng)新驅動
3.5 本章小結
第四章 改善民生的生產關系分析
4.1 生產關系對改善民生的影響分析——所有制視角
4.1.1 生產資料所有制性質決定財富分配
4.1.2 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決定財富分配
4.1.3 小結
4.2 所有制變動對改善民生影響的實證分析
4.2.1 變量選取與數(shù)據(jù)來源
4.2.2 計量過程與結果
4.3 基于生產要素所有者平等的財富分配
4.3.1 完整的勞動力產權
4.3.2 勞動力產權的特點
4.3.3 產權制度對生產要素所有者保護的區(qū)別
4.3.4 生產要素所有者對企業(yè)財富分配的分析
4.4 完善生產關系實現(xiàn)改善民生
4.4.1 實現(xiàn)公有制形式多樣化
4.4.2 實現(xiàn)非公有制形式多樣化
4.4.3 保障生產要素所有者平等
4.5 本章小結
第五章 主要結論與展望
5.1 主要結論
5.2 展望與不足
參考文獻
致謝
個人簡歷、在學期間的研究成果及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生產資料所有制決定財富的分配——兼評皮凱蒂《21世紀資本論》[J]. 周新城.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15(02)
[2]認識資本邏輯規(guī)律 促進人的發(fā)展研究[J]. 黃麗馨. 經濟研究導刊. 2014(32)
[3]民生改善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考察[J]. 張祚,魯陽,馮成驍. 統(tǒng)計與決策. 2014(18)
[4]經濟增長與收入的公平分配——引入社會福利因素的動態(tài)分析[J]. 陳享光,李克歌. 學習與探索. 2014(09)
[5]從改善民生看基本公共服務體制改革[J]. 黃誠. 求索. 2014(08)
[6]論以人為目的包容性發(fā)展戰(zhàn)略的生態(tài)倫理意蘊[J]. 林昆勇,任春曉. 改革與戰(zhàn)略. 2014(06)
[7]中國居民主觀幸福感影響因素分析——一個綜合分析框架[J]. 徐映梅,夏倫.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 2014(02)
[8]勞動力產權:理論與現(xiàn)實[J]. 程承坪. 當代經濟研究. 2014(02)
[9]失業(yè)對主觀幸福感影響研究進展[J]. 王海成. 經濟學動態(tài). 2013(11)
[10]我國居民主觀幸福感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基于CGSS2010年數(shù)據(jù)[J]. 陳婉婷,張秀梅. 調研世界. 2013(10)
本文編號:318989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ljx/318989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