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岡石窟蓮花裝飾紋樣的調查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4-27 17:18
本文關鍵詞:云岡石窟蓮花裝飾紋樣的調查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本文從中國石窟寺研究現(xiàn)狀出發(fā),以云岡石窟裝飾紋樣現(xiàn)有研究成果為基礎,結合多次云岡窟前考古發(fā)掘的相關文字及實物資料,通過調查和測繪,綜合應用考古類型學、圖像學、文獻學等手法,概括總結蓮花紋的圖像來源及文化內涵。同時以考古資料為依據(jù)追溯中國本土蓮花紋應用的時間及樣式,并隨著佛教的傳入融合異域蓮花紋結構元素進行創(chuàng)新,而這種碰撞與交流在云岡早、中晚期開窟造像過程中形成風格迥異的造型特點及時代特征。 筆者以石窟中雕刻位置即窟頂、明窗、拱門、臺座以及石窟壁面裝飾帶等位置為線索,分類考察云岡石窟蓮花裝飾紋樣的數(shù)量、結構、造型特點,進一步分析其類型、分期及時代特征,并總結云岡歷史發(fā)展過程中蓮花圖案的分布狀況及其造型變化,基本理清了云岡石窟蓮花裝飾紋樣的演化脈絡,這有助于石窟分期討論及年代確定。 云岡蓮花裝飾紋樣以其造型樣式大致分為三類,即窟頂、拱門、明窗及地面雕刻盛開的團狀蓮花;洞窟壁面以及柱基等處雕刻的蓮花裝飾帶及覆蓮邊飾;蓮花化生、束蓮柱等組合圖案。其中石窟中團蓮雕刻數(shù)量較多,造型豐富,在云岡早、中晚期工程中普遍存在且演變線索清晰,因此筆者將云岡石窟中的團蓮紋進行類型學研究。依據(jù)團蓮中蓮瓣的重疊與否、蓮瓣內為單瓣或雙瓣、花瓣造型及排列方式的不同,對團蓮紋進行分型分式研究,理清其演變發(fā)展規(guī)律,進而幫助我們理順洞窟之間的先后問題,并有助于對考古發(fā)現(xiàn)中帶有蓮花紋的遺跡遺物做出年代判斷。 此外,筆者對云岡石窟蓮花裝飾紋樣的藝術源流做了深入探討,認為云岡蓮花紋吸收古希臘、印度、涼州、龜茲等佛教植物裝飾元素,同時融匯了鮮卑、中原及南朝裝飾藝術風格,從而形成了蓮花紋樣的平城模式,具有鮮明的異域及中原北方地域特色,其簡潔樸拙、線條渾實的裝飾風格,是異域蓮花紋改梵為夏的轉折期,曾一度成為我國北朝蓮花裝飾紋樣的雕刻范式,并為后期中國蓮花紋造型系統(tǒng)的確立奠定了基礎。這初步解決了云岡石窟蓮花紋樣的造型樣式分類及藝術源流問題,填補了云岡研究的歷史及藝術空白。
【關鍵詞】:云岡石窟 蓮花 藝術 類型 分期
【學位授予單位】:山西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K879.22;J522
【目錄】:
- 目錄4-6
- Contents6-8
- 中文摘要8-9
- ABSTRACT9-11
- 第一章 緒論11-16
- 1.1 云岡石窟的研究背景和現(xiàn)狀11-14
- 1.1.1 云岡石窟的研究背景11
- 1.1.2 云岡石窟的研究現(xiàn)狀11-14
- 1.2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方法14-16
- 1.2.1 研究目的14-15
- 1.2.2 研究方法15-16
- 第二章 云岡石窟的歷史背景及考古發(fā)現(xiàn)16-21
- 2.1 云岡石窟的歷史背景16-19
- 2.1.1 云岡石窟的歷史地理環(huán)境16-17
- 2.1.2 云岡石窟的人文歷史沿革17-19
- 2.2 云岡石窟的考古發(fā)現(xiàn)19-21
- 第三章 蓮花紋圖案的起源與內涵21-24
- 3.1 蓮花紋之起源21
- 3.2 蓮花紋之內涵21-24
- 第四章 云岡石窟蓮花紋分布現(xiàn)狀調查及分期特點24-45
- 4.1 云岡石窟蓮花紋分布現(xiàn)狀調查24-33
- 4.1.1 臺座中的蓮花紋雕刻24-26
- 4.1.2 裝飾帶中的蓮花紋雕刻26-28
- 4.1.3 方格中的蓮花紋雕刻28-29
- 4.1.4 窟頂中的蓮花紋雕刻29-32
- 4.1.5 拱門及明窗中的蓮花紋雕刻32-33
- 4.2 云岡石窟蓮花裝飾紋樣的造型及分期特點33-43
- 4.2.1 臺座中的蓮花紋造型及分期特點33-35
- 4.2.2 裝飾帶中的蓮花紋造型及分期特點35-37
- 4.2.3 方格中的蓮花紋造型及分期特點37-39
- 4.2.4 窟頂中的蓮花紋造型及分期特點39-41
- 4.2.5 拱門及明窗中的蓮花紋造型及分期特點41-43
- 4.3 本章總結43-45
- 第五章 云岡石窟團蓮裝飾紋樣的類型學分析及年代分期45-56
- 5.1 云岡石窟團蓮紋雕刻統(tǒng)計45-51
- 5.2 云岡石窟團蓮裝飾紋樣的類型學分析51-54
- 5.3 云岡石窟團蓮裝飾紋樣的年代分期54-55
- 5.4 本章總結55-56
- 第六章 云岡石窟蓮花裝飾紋樣的源流56-67
- 6.1 早期本土蓮花紋的發(fā)展及造型特點56-58
- 6.2 西來與本土文化融合而成的云岡蓮花裝飾紋樣風格58-60
- 6.3 “平城模式”推動云岡蓮花裝飾藝術的蔓延60-66
- 6.3.1 北朝時期蓮花紋“平城模式”的推廣60-61
- 6.3.2 云岡蓮花裝飾藝術推動蓮紋造型多樣化趨勢及多領域的廣泛應用61-66
- 6.4 本章總結66-67
- 結語67-69
- 參考文獻69-70
- 致謝70-72
- 個人簡況及聯(lián)系方式72-7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焯;;云岡石窟的歷史與藝術[J];中國文化遺產;2007年05期
2 張華;云岡石窟窟頂?shù)耧棃D案[J];敦煌研究;2003年04期
3 王雁卿;;云岡石窟的忍冬紋裝飾[J];敦煌研究;2008年04期
4 何青;;來自蓮花瓣間的聲響——佛教對蓮花紋樣及內涵的影響[J];黃河之聲;2010年08期
5 宿白;;云岡石窟分期試論[J];考古學報;1978年01期
6 張淑蘅;;中國本土蓮花圖紋的生成及象征意義[J];時代文學(上半月);2011年02期
7 張曉霞;佛教對傳統(tǒng)蓮紋的影響[J];蘇州大學學報(工科版);2004年03期
8 陳路,趙家榮,倪學明,徐立銘;古蓮的研究現(xiàn)狀及意義(一)[J];生物學通報;1999年11期
9 徐蘋芳;;中國石窟寺考古學的創(chuàng)建歷程——讀宿白先生《中國石窟寺研究》[J];文物;1998年02期
10 李雪芹;云岡石窟雕刻中的動物[J];文物季刊;1999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袁承志;風格與象征——魏晉南北朝蓮花圖像研究[D];清華大學;2004年
2 張曉霞;中國古代植物裝飾紋樣發(fā)展源流[D];蘇州大學;2005年
本文關鍵詞:云岡石窟蓮花裝飾紋樣的調查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3106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kgx/331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