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井陘柿莊宋金墓葬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8-13 21:07
【摘要】:井陘縣是太行山麓之交通要沖,有著四省通衢之地理優(yōu)勢,宋金時期井陘與北方游牧民族的來往密切,其境內并存著漢文化與少數民族文化的豐富遺存,井陘柿莊宋金墓葬就是其中重要的一處宋金時期富裕階層的家族墓葬群。這一家族墓葬在漢文化為主體的基礎上也體現著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的特征,是研究宋金時期華北地區(qū)社會生活及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例證。本文主要分為五章。第一章首先界定了本文的研究對象及相關概念,接著對相關的學術史進行梳理,明確研究方法與理論指導,指出本文的創(chuàng)新點與不足。第二章對柿莊宋金墓葬的基本形態(tài)進行分析,歸納出其選址排列規(guī)則及墓葬基本特征,還對隨葬品進行了分析研究。柿莊宋金墓葬選址于群山環(huán)繞的河岸臺地之上,合乎當時的風水之說;遵循昭穆之制,形成了規(guī)則排列的家族墓葬群。柿莊宋金墓葬多為磚室墓,依墓室平面形狀不同可分為方形墓、圓形墓、多角形墓三類。所有墓葬皆由墓道、墓門、甬道、墓室四部分組成,形制大多與中原地區(qū)同期墓葬相似。第三章主要研究墓葬內的裝飾特征。柿莊宋金墓葬墓內裝飾多樣,有磚雕、仿木構件、建筑彩畫與人物壁畫。仿木結構雕磚造型小巧精準、構造復雜,建筑彩畫數量繁多、線條優(yōu)美,還原了宋金時期的建筑風貌;壁畫尤其豐富,雖筆風粗獷,但題材多樣,是墓主人生活的真實再現。第四章對墓內豐富多樣的人物壁畫進行詳細剖析,通過壁畫內容一窺華北地區(qū)宋金時期的社會生活。壁畫數量較多,題材多樣,造型生動,不僅有中原地區(qū)宋代雕磚壁畫墓常見的啟門圖、宴飲圖、伎樂圖等題材,也有反映少數民族生活生產狀況的蘆雁圖與放牧圖,還有道教思想的體現。由此可以看出,北宋末年的井陘地區(qū),在北方游牧民族的影響下,逐漸吸納了少數民族的文化元素,這是宋金時期井陘地區(qū)漢族與少數民族文化交融的重要實例。第五章探討了幾個與柿莊宋金墓葬群相關的問題。首先通過對柿莊宋金墓葬的隨葬品及細節(jié)特征的分析,結合其塋域內出土的唐尹欽惠墓志及現存的元師氏族譜記,對柿莊宋金墓葬的族屬問題作了分析,推斷其墓主人家族是當地的地主富戶尹氏家族。另外,結合金石文資料,本文簡單考證了尹氏家族在金代改為師氏的來龍去脈。最后,本文初步分析了墓內隨葬的瓷器與井陘窯的關系,由于井陘窯遺址考古發(fā)掘資料不完備,柿莊宋金墓葬出土的瓷器為研究井陘窯在宋金時期的燒造提供了資料。結語部分歸納總結全文思路與觀點,提出文章研究的不足之處。
【學位授予單位】: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K878.8
【圖文】:
該墓所處的地理環(huán)境址靠山臨水,地勢地貌合乎堪輿理論,應為當時 圖 2 1 墓葬位置示意圖 (采自井陘縣文物保護管理所:《井陘柿莊宋墓群發(fā)現唐代紀年墓》,《文物春秋》2013 年第 6 期,第 36-37 頁。)
柿莊墓區(qū)墓葬分布圖
北孤臺墓區(qū)墓葬分布圖
本文編號:2792523
【學位授予單位】: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K878.8
【圖文】:
該墓所處的地理環(huán)境址靠山臨水,地勢地貌合乎堪輿理論,應為當時 圖 2 1 墓葬位置示意圖 (采自井陘縣文物保護管理所:《井陘柿莊宋墓群發(fā)現唐代紀年墓》,《文物春秋》2013 年第 6 期,第 36-37 頁。)
柿莊墓區(qū)墓葬分布圖
北孤臺墓區(qū)墓葬分布圖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張堆生;張增午;苗東生;郝士衛(wèi);宋占詩;梁生廷;高有福;張廣宇;楊天吉;張振海;;河南林州市李家池宋代壁畫墓清理簡報[J];華夏考古;2010年04期
2 雷玉華;唐宋喪期考──兼論風水術對唐宋時期喪葬習俗的影響[J];四川文物;1999年03期
3 郭太原;段宏振;;河北宋遼金時代考古簡論[J];文物春秋;2007年02期
4 林文勛;;中國古代“富民社會”的形成及其歷史地位[J];中國經濟史研究;2006年02期
5 康金喜;胡秋明;杜鮮明;謝會斌;;井陘柿莊宋墓群發(fā)現唐代紀年墓[J];文物春秋;2013年06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李增輝;宋元瓷枕研究[D];中國人民大學;2013年
2 閆曉英;山西長治地區(qū)金代墓室壁畫研究[D];山西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79252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kgx/2792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