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州羅城城墻遺址(望京門段)出土黑釉瓷器的初步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0-08-13 15:38
【摘要】:明州羅城城墻(望京門段)始建于晚唐時期,歷經多次的倒塌和修建,遺留下數量繁多、類型豐富的瓷器和瓷片,主要釉色包括青釉、青白釉、黑釉、醬釉、白釉、米黃釉和窯變釉等,其中,黑釉瓷片的產地主要來自福建和江西等窯口。本文搜集并統(tǒng)計了該遺址考古發(fā)掘出土的黑釉瓷器,按不同窯口進行類型分析,在此基礎上歸納出各窯口黑釉器的總體特征,然后從四個方面對該城墻遺址為何出土如此多黑釉瓷進行了初步的探討。本文內容共分為四章節(jié):第一章,介紹城墻遺址的地層堆積情況和出土有黑釉瓷器的遺跡概況;第二章,介紹該城墻遺址出土的黑釉瓷器并對其進行初步分析,黑釉器出土數量雖較多,但器型類型總體較單一,裝飾紋樣也較少,本章按不同窯口(福清東張窯,南平茶洋窯,吉安吉州窯,建陽建窯和不明窯口)對出土的這批黑釉瓷器進行類型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歸納出各窯口黑釉器的造型、胎質、釉色、裝飾等特征;第三章,探討該城墻遺址出土眾多黑釉瓷器的可能原因,主要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初步分析:1.唐宋時期人們飲茶方式的變化和茶技的發(fā)展促使黑釉盞這種器型的誕生;2.建窯的崛起與仿建產品的風行;3.東張窯的興盛;4.明州港在海內外陶瓷貿易中的中轉站地位。結語。綜述整篇論文內容,并提出不足。
【學位授予單位】:廈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K876.3
【圖文】:
地層和遺跡分布情況明了。逡逑1、西區(qū)逡逑現以T31北壁為例進行介紹(圖1):逡逑y邐邐邐包磚邐城墻墻體逡逑4邐7^邋護坡逡逑0邐1米逡逑I邋I邋I逡逑圖1邋T31北壁剖面圖逡逑第①a層:土質疏松,為黃色沙土,厚約10?15cm,該層位分布于整個探逡逑方,正式發(fā)掘前已大部分被清除。未出土包含物。該層位為現代堆積層,因公園逡逑填土形成,年代為現代。逡逑第①b層:土質疏松,為灰黑色沙土,夾雜密集碎石、瓦片、碎磚以及不少逡逑現代建筑垃圾,厚約10?75cm,該層位分布于整個探方。出土包含物主要為青逡逑花瓷片,裝飾花卉紋等,可辨碗、碟、杯等器型。另有少量青瓷殘片等。該層位逡逑為近現代堆積層,是現代居住活動所致,年代為現代。逡逑第②a層:土質堅硬
第⑥層下為生土,灰白色淤泥,純凈無包含物出土。逡逑2、東區(qū)逡逑現以T53東壁為例進行介紹(圖2):逡逑」f邐?邐1邐'—邐77邐^""""邐p代下水吁逡逑北邋_邐^逡逑^邐邋H14邐\邐y邋V5:逡逑梁邋'邐邐^逡逑圖2邋T53東壁剖面圖逡逑第①b層:土質疏松,為灰黑色沙土,夾雜密集碎石、瓦片、碎磚以及不少逡逑4逡逑
圖5東張窯B型敞口盞逡逑
本文編號:2792194
【學位授予單位】:廈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K876.3
【圖文】:
地層和遺跡分布情況明了。逡逑1、西區(qū)逡逑現以T31北壁為例進行介紹(圖1):逡逑y邐邐邐包磚邐城墻墻體逡逑4邐7^邋護坡逡逑0邐1米逡逑I邋I邋I逡逑圖1邋T31北壁剖面圖逡逑第①a層:土質疏松,為黃色沙土,厚約10?15cm,該層位分布于整個探逡逑方,正式發(fā)掘前已大部分被清除。未出土包含物。該層位為現代堆積層,因公園逡逑填土形成,年代為現代。逡逑第①b層:土質疏松,為灰黑色沙土,夾雜密集碎石、瓦片、碎磚以及不少逡逑現代建筑垃圾,厚約10?75cm,該層位分布于整個探方。出土包含物主要為青逡逑花瓷片,裝飾花卉紋等,可辨碗、碟、杯等器型。另有少量青瓷殘片等。該層位逡逑為近現代堆積層,是現代居住活動所致,年代為現代。逡逑第②a層:土質堅硬
第⑥層下為生土,灰白色淤泥,純凈無包含物出土。逡逑2、東區(qū)逡逑現以T53東壁為例進行介紹(圖2):逡逑」f邐?邐1邐'—邐77邐^""""邐p代下水吁逡逑北邋_邐^逡逑^邐邋H14邐\邐y邋V5:逡逑梁邋'邐邐^逡逑圖2邋T53東壁剖面圖逡逑第①b層:土質疏松,為灰黑色沙土,夾雜密集碎石、瓦片、碎磚以及不少逡逑4逡逑
圖5東張窯B型敞口盞逡逑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方憶;;宋元時期浙江地區(qū)的黑瓷生產及其相關問題初探[J];東方博物;2014年04期
2 張偉;;宋代明州港在東亞貿易圈中的地位[J];中國港口;2014年09期
3 張文江;李育遠;袁勝文;;吉州窯遺址近幾年考古調查發(fā)掘的主要收獲[J];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4年06期
4 李鑫;;唐宋時期明州港對外陶瓷貿易發(fā)展及貿易模式新觀察——爪哇海域沉船資料的新啟示[J];故宮博物院院刊;2014年02期
5 周國富;;“甬為茶港”與“杭為茶都”珠聯(lián)璧合[J];文化交流;2013年09期
6 竺濟法;;寧波“海上茶路”啟航地論述——歷時1200余年,一直為中國茶葉、茶具出口主要港口,甬為茶港、中國茶港名副其實[J];中國茶葉;2013年07期
7 劉紫微;張志剛;吳偉;華佳捷;丁敏菊;張成功;李鏵;;宋代福建黑釉的施釉工藝[J];理化檢驗(物理分冊);2011年04期
8 胡小軍;;宋代分茶、斗茶技藝與建窯黑釉瓷茶盞研究[J];茶葉科學;2010年06期
9 趙榮華;趙照;;南宋吉州窯瓷的最新發(fā)現[J];收藏家;2010年03期
10 劉水清;;建窯建盞的造型文化探析[J];中國陶瓷;2008年01期
本文編號:279219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kgx/2792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