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憲法對我國居住證制度的規(guī)制
發(fā)布時間:2017-08-16 13:35
本文關鍵詞:論憲法對我國居住證制度的規(guī)制
【摘要】:本文運用憲法學的相關理論和現(xiàn)有研究成果,綜合運用規(guī)范分析法、比較研究法、案例(事例)分析法等方法,對我國居住證的制度設計與實踐問題進行了系統(tǒng)分析。除導論和結束語外,正文共分四大部分,結構如下: 第一章是對我國居住證制度的概述。文章簡要回顧了我國戶籍制度改革歷程,深入分析了居住證制度產生的歷史背景和實施居住證制度的必然性;闡述了居住證的概念和居住證制度的主要特點;分析了確立居住證制度的主要規(guī)范。 第二章是對我國居住證制度主要內容的全面闡述。文章對各地已出臺的有關居住證制度的法規(guī)、規(guī)章和其它規(guī)范性文件進行全面梳理,概括歸納了流動人口享有的相關權利,明確了居住證制度的適用對象和條件。在此基礎上,文章重點對居住證制度的基本原則、權益保障的特點、制度性質與功能進行了分析。 第三章是對我國居住證制度的合憲性分析。文章認為,居住證制度符合憲法人權保障基本原則和憲法市場經濟規(guī)范要求,體現(xiàn)了憲法平等權的基本要求和憲法重視知識分子的政策。文章從人權保障宗旨不強,差別待遇層次較多以及未規(guī)定選舉權等三個方面,深入分析了我國居住證制度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四章是完善我國居住證制度的對策與建議。建議由全國人大或國務院制定全國性的流動人口居住證管理辦法,成立流動人口服務和管理專門機構,不斷完善流動人口管理與服務的配套立法。文章重點闡述了居住證制度立法的基本原則、總體框架設計和具體實施路徑。
【關鍵詞】:戶籍制度 居住證制度 流動人口 權益保障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政法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D631.42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導論9-14
- 一、選題的背景和意義9-11
- 二、研究現(xiàn)狀11-12
- 三、研究結構12-13
- 四、本文創(chuàng)新點13-14
- 第一章 我國居住證制度概述14-20
- 一、居住證的含義和特征14-15
- 二、我國居住證制度的發(fā)展過程15-17
- 三、確立居住證制度的主要規(guī)范17-20
- 第二章 我國居住證制度的主要內容20-29
- 一、基本原則20-21
- 二、適用對象21-22
- 三、性質和功能22-24
- 四、適用條件24-25
- 五、相關待遇(相對人權利)25-27
- 六、法律責任27-29
- 第三章 我國居住證制度的合憲性分析29-48
- 一、體現(xiàn)憲法精神的內容29-33
- (一) 符合憲法人權保障的內容29-31
- (二) 符合憲法市場經濟的內容31-32
- (三) 體現(xiàn)憲法重視知識分子政策32-33
- 二、值得檢討的相關內容33-48
- (一) 人權保障的宗旨不強33-38
- (二) 差別待遇層次較多38-44
- (三) 選舉權未得到確認和有效保障44-48
- 第四章 完善我國居住證制度的對策建議48-56
- 一、按照憲法精神,制定國家法律法規(guī)48-52
- (一) 堅持把公平正義作為流動人口立法的首要宗旨48-49
- (二) 制定全國性流動人口居住證管理辦法49-51
- (三) 完善流動人口居住證服務和管理的配套立法51-52
- 二、行政機關切實按照憲法和法律精神推進居住證制度的改革和 完善52-54
- (一) 成立流動人口服務和管理專門機構52-53
- (二) 分層次保障流動人口權益的實現(xiàn)53-54
- 三、增加權利種類,縮小與本地居民待遇差別54-56
- 結束語56-57
- 參考文獻57-61
【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楊瑞清;劉海霞;;中部崛起背景下流動人口管理制度探析——以江西省流動人口管理制度創(chuàng)新為視角[J];江西警察學院學報;2012年05期
,本文編號:68361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gongan/683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