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公安論文 >

論文化與犯罪的起源

發(fā)布時間:2018-12-14 07:17
【摘要】:文化與犯罪都起源于原始社會,說明從歷史淵源上,文化與犯罪是不可分的。如果說,在文明社會犯罪在本質(zhì)上是向獸性的復歸,那么在原始社會,犯罪就是人類獸性的隨意表露。因此,原始社會的犯罪必然更司空見慣,更被認為是社會的正常現(xiàn)象。由犯罪起源可知,從本源上講,犯罪與私有制和階級斗爭沒有直接的關系。私有制和階級斗爭能增加一些新的犯罪類型,能加劇某些犯罪,但不能決定犯罪的起源。
[Abstract]:Both culture and crime originated in primitive society, which shows that culture and crime are inseparable from history. If crime in civilized society is essentially a return to animal nature, then in primitive society, crime is a casual manifestation of human animality. Therefore, the crime of primitive society must be more common, but also considered a normal phenomenon of society. From the origin of crime, there is no dir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crime and private ownership and class struggle. Private ownership and class struggle can add some new types of crime, can aggravate some crimes, but can not determine the origin of crime.
【作者單位】: 山東警察學院
【分類號】:D91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符有明;淺論民間禁忌的現(xiàn)代意識[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廣三,吳長征;犯罪進化論[J];法學評論;2002年01期

2 馬文元,任克勤;廣州毒品問題突出的主要原因[J];公安大學學報;1999年02期

3 王志強;預防犯罪規(guī)律的博弈論分析[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2003年04期

4 李曉明;犯罪本源·犯罪起源·犯罪本質(zhì)——犯罪觀理論的三大支柱[J];江蘇公安?茖W校學報;2000年05期

5 譚永紅;經(jīng)濟全球化與犯罪發(fā)展態(tài)勢[J];山東社會科學;2003年03期

6 劉廣三,吳長征;犯罪進化論[J];山東公安?茖W校學報;2001年01期

7 張彥;計算機犯罪的多因素分析與犯罪社會學的發(fā)展[J];社會學研究;2003年05期

8 鄭杭生,郭星華;當代中國犯罪現(xiàn)象的一種社會學探討——“犯罪成本”與“犯罪獲利”[J];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96年04期

9 張孟英;積極探索高校預防職務犯罪工作新機制[J];天府新論;2004年S1期

10 馬姝;犯罪概念的理性分析——兼論犯罪學與刑法學的學科關系[J];湘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9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朱友君;黃曉寧;管賢敏;任波;;流動人口中青少年犯罪的經(jīng)濟、心理成因及其預防——以寧波市為視閾的實證研究[A];秩序與進步:社會建設、社會政策與和諧社會研究——浙江省社會學學會成立二十周年紀念暨2007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金星;論誘惑偵查[D];吉林大學;2004年

2 高維儉;刑事三元結(jié)構(gòu)論[D];北京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龔建民;試論流動人口犯罪[D];湘潭大學;2006年

2 張海峰;妨害婚姻家庭犯罪論綱[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3 翁連金;論防治職務犯罪的制度建設與完善[D];福州大學;2004年

4 鄭懷瑾;網(wǎng)絡犯罪場研究[D];福州大學;2005年

5 王海濤;試論對犯罪的情境預防——犯罪控制的第三條道路[D];北京大學;2005年

6 屈迎昕;青少年犯罪的文化思考[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7 向紅;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成因及對策探析[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8 畢文利;國家工作人員職務犯罪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4年

9 王海洲;緩刑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10 錢斌;預防職務犯罪立法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5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世香;;“文化中隊”美名揚——記甘肅省蘭州市保安服務總公司第十一中隊[J];中國保安;2010年07期

2 王燕飛;;《犯罪學研究導論》批判性疏議[J];刑事法評論;2010年02期

3 梁利;;探析犯罪控制途徑和犯罪控制計劃[J];法制與社會;2011年23期

4 ;浙大法學院學生訪問未教所[J];杭州(生活品質(zhì)版);2011年Z1期

5 王賽;;龍勃羅梭的犯罪學思想述評[J];遼寧警專學報;2011年05期

6 葉少云;;如何樹立警察新形象[J];民主與法制;2011年12期

7 王建新;;環(huán)境犯罪數(shù)量不斷上升趨勢預測[J];北方環(huán)境;2011年06期

8 肖軒;吳佳偉;李福;;世博璀璨賀黨慶 上海市公安消防總隊隆重舉行紀念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0周年《難忘精彩——吳學華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消防安保影像集》首發(fā)和捐贈儀式[J];新安全 東方消防;2011年07期

9 ;傳銷為何久打而不消?[J];今日中國論壇;2011年09期

10 張學兵;吳學華;;消防安全 宣傳先行 全民教育 責任重大——寫在上海全面宣貫《全民消防安全宣傳教育綱要》之際[J];新安全 東方消防;2011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永升;;關于犯罪概念的多向性思考[A];犯罪學論叢(第一卷)[C];2003年

2 李永升;;關于犯罪概念的多向性思考[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二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3 趙廷光;;馬克思主義犯罪觀與傳統(tǒng)犯罪概念[A];犯罪學論叢(第一卷)[C];2003年

4 李明琪;;對犯罪概念的再認識[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四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5年

5 于阜民;;犯罪學的犯罪范疇[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二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6 張應立;;農(nóng)民犯罪的概念及發(fā)展趨勢辨析[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六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7年

7 于阜民;;犯罪學的犯罪范疇[A];犯罪學論叢(第二卷)[C];2004年

8 蘇明月;;質(zhì)疑“犯罪有益”——一個對迪爾凱姆犯罪概念的語義與邏輯分析[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三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9 張純利;;宗教與犯罪[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三屆會員代表會議——暨第十一屆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C];2002年

10 于阜民;;犯罪現(xiàn)象范疇論綱——兼論犯罪學與刑法學研究對象分野[A];犯罪學論叢(第三卷)[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東營市人民檢察院;緊密聯(lián)系實際 預防職務犯罪[N];東營日報;2008年

2 趙寶成;無意游宦海 有志理華章[N];檢察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楊維林;經(jīng)濟犯罪的法律規(guī)制[D];吉林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譚遠宏;犯罪學視野下的犯罪概念探析[D];吉林大學;2007年

2 韓振興;對犯罪根源認識的再思考[D];吉林大學;2007年

3 張保玲;涉稅犯罪成因分析[D];吉林大學;2005年

4 張文山;消防改革的對策研究[D];鄭州大學;2004年

5 賀勁松;職務犯罪的心理預防[D];吉林大學;2007年

6 周慧雅;未成年人犯罪成因及立法預防[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7 歐陽艷飛;刑訊逼供犯罪的危害、成因及防治對策[D];湘潭大學;2006年

8 王澤海;國際恐怖主義犯罪若干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6年

9 文竹;陜西省青少年犯罪預防與治理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8年

10 李潤松;計算機網(wǎng)絡犯罪及其偵查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37817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gongan/237817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d4976***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