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系列殺人案件信息披露的理論基礎
發(fā)布時間:2018-04-05 07:12
本文選題:系列殺人案件 切入點:信息披露 出處:《江西社會科學》2005年12期
【摘要】:長期以來,我國警方在系列殺人案件信息披露上是以破案率為出發(fā)點,而不是以公民的生命安全為最高目標,導致目標錯位。為此,公安機關(guān)要建立起“公民生命高于警方破案”的理念,尊重公民生命,維護公民知情權(quán),構(gòu)建起制度性的系列殺人案件信息披露機制。
[Abstract]:For a long time, th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a series of homicide cases in our country is based on the detection rate, not on the life safety of citizens, which leads to the mismatch of the targets.Therefore, the public security organ should establish the idea of "citizen's life is higher than police's solving a case", respect citizen's life, safeguard citizen's right to know, and construct systematic information disclosure mechanism of series of homicide cases.
【作者單位】:
【基金】:江西省社會科學“十五”規(guī)劃(2005年)規(guī)劃項目(05sh13)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D917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邢華平;有限政府論之哲學基礎探略[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2 程妮;我國政府信息公開制度初探[J];圖書與情報;2005年02期
3 羅克全;“善良的”還是“無害的”——諾齊克政治哲學中的道德約束[J];長春市委黨校學報;2001年06期
4 賈中海;資質(zhì)才能與分配正義[J];長春市委黨校學報;2002年04期
5 王立;政治設計與政治證明——政治合法性證明的兩種理論方式[J];中共長春市委黨校學報;2005年01期
6 孫君芳;;誠信政府的訴求:公民行政知情權(quán)立法[J];成都行政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7 姜希玉;;社會公正的內(nèi)涵分析[J];滄桑;2006年04期
8 屠興勇;;分配正義的兩種不同詮釋——羅爾斯與諾齊克之對話[J];長江論壇;2006年02期
9 王永亮;解讀"凱利事件"對中國媒體的啟示[J];傳媒觀察;2004年03期
10 余丙南;論透明政府[J];池州師專學報;2004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5條
1 王新;;市場經(jīng)濟——文化整合的出路[A];秩序與進步:社會建設、社會政策與和諧社會研究——浙江省社會學學會成立二十周年紀念暨2007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張e,
本文編號:171371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gongan/1713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