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技術觀的環(huán)境倫理尺度
[Abstract]:Marx's view of technology contains the standard of technology that should be established by environmental ethics today. The first is to transcend alienation thinking and shape the standard of freedom of technology: the label of alienation thinking makes technology dissimilation, showing the freedom of technology can overcome the alienation of technology; second, surmount the thinking of economic man and shape the human standard of technology: technology is human, The third is to transcend abstract thinking and shape the space-time scale of technology: technology is a historical existence in a certain society, and its application should conform to the law of space-time evolution.
【作者單位】: 山西大學;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唯物史觀視野下整體主義環(huán)境倫理思想研究”(12BZX073),負責人薛勇民
【分類號】:B82-058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建,陳國躍;環(huán)境倫理與普遍倫理[J];唯實;2001年05期
2 陳愛華;環(huán)境倫理何以可能[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3 鄭慧子;環(huán)境倫理的科學基礎[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4 yP素珍;;解讀環(huán)境倫理的新視角:實踐哲學[J];蘭州學刊;2007年02期
5 陳少峰;論環(huán)境倫理與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之關系[J];道德與文明;2000年01期
6 佑素珍;將環(huán)境倫理的理念引入環(huán)保實踐──讀《走向深層的環(huán)!芬粫鳾J];哲學動態(tài);2001年12期
7 周海林;理性危機與可持續(xù)性倫理基礎[J];自然辯證法通訊;2003年04期
8 Eugene C.Hargrove,郭輝;西方環(huán)境倫理學在非西方國家中的地位:西方面對東方[J];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9 李愛年;環(huán)境倫理──環(huán)境保護的靈魂[J];湖南社會科學;2001年01期
10 胡建,陳國躍;環(huán)境倫理:經濟發(fā)展的人文動力[J];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報;2001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安紅衛(wèi);;哈貝馬斯交往行為理論對重構環(huán)境倫理的啟示[A];第二屆中國科技哲學及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論文集(碩士卷)[C];2008年
2 趙峰;;自然契約——走向自覺的環(huán)境倫理[A];第二屆中國科技哲學及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論文集(碩士卷)[C];2008年
3 王淑芹;;倫理學研究的拓展——環(huán)境倫理、制度倫理的發(fā)展[A];中國倫理學三十年——中國倫理學會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匯編[C];2009年
4 余謀昌;;傳播環(huán)境倫理,,建設生態(tài)文明[A];《中國生態(tài)文明建設》論壇論文集[C];2008年
5 李光祿;;試析循環(huán)經濟的倫理基礎[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環(huán)經濟立法研究——2005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論文集(第二冊)[C];2005年
6 錢喜陽;;論實用對內在價值的超越——實用主義的環(huán)境倫理研究[A];第三屆全國科技哲學暨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文集[C];2010年
7 曾建平;丁玲;;環(huán)境人權:倫理學維度的審視[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8 徐少錦;;當代中國水倫理初探[A];中國倫理學會會員代表大會暨第12屆學術討論會論文匯編[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田海平;從環(huán)境倫理爭論中能開出哲學轉變嗎?[N];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9年
2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 楊通進;環(huán)境倫理在爭論中走向深入[N];社會科學報;2009年
3 盧風;環(huán)境倫理的證立[N];學習時報;2003年
4 王南林;可持續(xù)發(fā)展環(huán)境倫理觀[N];光明日報;2002年
5 鄂倫;環(huán)境·科技·倫理[N];湖北日報;2000年
6 胡善風;環(huán)境倫理觀——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石[N];光明日報;2002年
7 ;中國倫理學的發(fā)展與時代主題[N];光明日報;2003年
8 葛晨虹 丁萬華;中國倫理學十年來熱點透視[N];學習時報;2002年
9 陳愛華 東南大學科學技術倫理研究所;統籌協調多元環(huán)境倫理關系[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10 韓立新;從相互性到人性:環(huán)境倫理的一條新思路[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張?zhí)鞎?自然價值的重估與詩意的棲居[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2 王妍;環(huán)境倫理:人與自然關系和諧的倫理支點[D];吉林大學;2008年
3 薛勇民;環(huán)境倫理學的后現代詮釋[D];山西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俊;和諧環(huán)境倫理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0年
2 安紅衛(wèi);全球化背景下重建環(huán)境倫理的可能路徑[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3 格廣民;環(huán)境倫理與科技發(fā)展關系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1年
4 宋佳怡;低碳經濟視角下我國環(huán)境倫理實踐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12年
5 徐文明;環(huán)境倫理論域中的環(huán)境人權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3年
6 洪丹;環(huán)境倫理的制度化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13年
7 李姍;從個體論到整體論的環(huán)境倫理[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2年
8 李婧;農藥污染地下水的倫理探析[D];東北大學;2008年
9 楊全民;環(huán)境倫理爭論的文化意義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3年
10 劉志玲;環(huán)境倫理的當代反思[D];四川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14917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149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