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新文化運動早期上海報紙副刊文化生態(tài)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 文藝副刊 社會新聞欄 訪員制度 黑幕文化 《時事新報·學(xué)燈》 出處:《江蘇社會科學(xué)》2015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五四新文化運動早期,上海報紙副刊由于受到營業(yè)化思潮的影響,副刊整體在思想趣味和文化品格上呈現(xiàn)出媚俗化的不良傾向!稌r事新報》副刊《報馀叢載》就是在這種歷史生態(tài)和演變邏輯的影響下首倡黑幕文化。黑幕文化的惡性發(fā)展在破壞社會文化生態(tài)的同時,也受到了新文化運動弄潮兒、進步讀者乃至北洋政府的普遍批判和制裁!稌r事新報》為了挽回危局,在研究系張東蓀等人的帶領(lǐng)下,創(chuàng)辦了我國現(xiàn)代第一個學(xué)術(shù)性文化副刊——《學(xué)燈》,裁撤了以黑幕文化為特色的《報馀叢載》。這不但說明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影響日益壯大,已經(jīng)滲透到了報紙文藝副刊,而且也反映出研究系知識分子在新的文化潮流下應(yīng)時而變的積極態(tài)度。
[Abstract]: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May 4th New Culture Movement, the Shanghai newspaper supplement was influenced by the trend of thought of business. The supplement as a whole shows an unhealthy tendency of vulgarization in terms of its ideological interest and cultural character. The supplement of the New Journal of current Affairs, the remaining contents of the newspaper, is the first to promote the black cultur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is historical ecology and evolutionary logic. At the same time, the malignant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ecology is destroyed. They were also criticized and sanctioned by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progressive readers and even the Beiyang government. In order to save the crisis, Zhang Dongsun, a research department, led the newspaper. The first academic cultural supplement of modern China "Learning Lamp" was founded, and the "newspaper surplus load", characterized by black culture, was abolished. This not only shows that the influence of the May 4th New Culture Movement is growing day by day. It has permeated the newspaper literary supplement and also reflected the positive attitude of the intellectual of the research department in the new cultural trend.
【作者單位】: 南京理工大學(xué);
【分類號】:D231
【正文快照】: 中國的報紙之有副刊,人們一般認為最早是1897年11月24日隨報附送的上海英商中文報紙《字林滬報》的附張《消閑報》[1]。從這個階段起,一直到五四時期,報紙副刊的重要性逐漸顯現(xiàn)。最初其作用主要是在正張缺乏稿件時來補充版面,所以在當時就被老百姓稱為“報屁股”、“報尾巴”,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芳;;明代神魔小說編創(chuàng)研究述評[J];安徽文學(xué)(下半月);2008年07期
2 董皎怡;;中國神話不發(fā)達的原因[J];安徽文學(xué)(下半月);2011年04期
3 付震震;;論因果報應(yīng)觀念對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的影響[J];安康學(xué)院學(xué)報;2010年04期
4 胡正強;謝六逸的報刊編輯思想[J];編輯之友;2003年03期
5 黃秋燕;;性格決定命運——從《鶯鶯傳》、《李娃傳》的結(jié)局分析女主人公性格的形成原因[J];北方文學(xué)(下半月);2010年01期
6 向世俊子;;《水石緣》定位探討—駁《紅樓夢》仿作說[J];北方文學(xué)(下半月);2012年04期
7 吳娟;;論《冤魂志》與儒釋之關(guān)系[J];承德民族師專學(xué)報;2008年01期
8 華陽;;論謝六逸對新聞教育工作的貢獻[J];成功(教育);2011年03期
9 王勇;;論魏晉“雜傳”的小說化[J];重慶廣播電視大學(xué)學(xué)報;2012年02期
10 歐蕾;;寫在重拍《紅樓夢》之際——以36集電視劇《紅樓夢》為參照[J];大家;2010年0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李鈞;;公共空間與生活詩學(xué)——30年代的市民社會與市民小說摭談[A];都市文化研究(第3輯)——閱讀城市: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C];2007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崔英姬;中韓家族小說比較研究[D];吉林大學(xué);2011年
2 陳剛;唐前蓬萊神話流變考[D];華中師范大學(xué);2011年
3 黎俊祥;近代史料筆記研究[D];安徽大學(xué);2011年
4 李鈞;生態(tài)文化學(xué)與30年代小說主題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xué);2006年
5 李秀萍;文學(xué)研究會與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制度[D];首都師范大學(xué);2006年
6 鄭峰;多歧之路:商務(wù)印書館編譯所知識分子研究(1902-1932)[D];復(fù)旦大學(xué);2008年
7 木村淳哉;中國明代四大小說在日本的傳播研究[D];復(fù)旦大學(xué);2009年
8 許道軍;歷史記憶:建構(gòu)與模型——中國現(xiàn)代歷史小說類型研究[D];上海大學(xué);2010年
9 陳驍;清代《紅樓夢》的圖像世界[D];中國美術(shù)學(xué)院;2012年
10 申明秀;明清世情小說雅俗流變及地域性研究[D];復(fù)旦大學(xué);201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劉香;《李卓吾先生批評三國志》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xué);2010年
2 劉云鵬;唐人小說的政治觀照方式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xué);2010年
3 李晶云;《女聊齋志異》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xué);2011年
4 方佳茹;《新編五代史平話指示代詞、疑問代詞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xué);2011年
5 沈亞男;伍光建譯《俠隱記》研究[D];北京大學(xué);2011年
6 龔瑞怡;《聊齋志異》與士人社會交往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xué);2011年
7 易玨;超越困境的可能性探求[D];中央民族大學(xué);2011年
8 王珂;唐前志人小說所彰顯的史家精神及敘史筆法[D];湖南師范大學(xué);2011年
9 羅瑞;翻譯中的規(guī)范[D];中南大學(xué);2010年
10 楊舟;1929年-1949年復(fù)旦大學(xué)新聞教育發(fā)展述評[D];復(fù)旦大學(xué);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鄭千山;報紙副刊怎樣更好地貼近讀者[J];創(chuàng)造;2003年08期
2 丁鐘文;辦好公安類報紙副刊需要把握的幾個問題[J];公安學(xué)刊(浙江公安高等?茖W(xué)校學(xué)報);2005年04期
3 申菏亮;;發(fā)揮報紙副刊促進軍營文化建設(shè)的作用[J];軍事記者;2008年03期
4 李星;張益誠;;淺析報紙副刊的新聞性趨向[J];法制與社會;2008年23期
5 彭偉步;;論泰國華文報紙副刊的變遷與困境[J];東南亞縱橫;2010年02期
6 詹克權(quán);;報紙副刊文化探源[J];安徽警官職業(yè)學(xué)院學(xué)報;2006年06期
7 李放眉;當代報紙副刊地位之崛起——兼及“報紙就是新聞紙”辨析[J];理論與當代;1996年04期
8 ;本刊主辦單位:中國報紙副刊研究會成員、會員單位名單[J];紀實;2008年04期
9 范力;;報紙副刊的“新”與“文”[J];理論界;2012年06期
10 ;紀實[J];紀實;2008年1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周根苗;;淺析新時期報紙副刊的四大優(yōu)勢[A];安徽文學(xué)論文集(第2集)[C];2004年
2 徐敏;;現(xiàn)代書話產(chǎn)生要素分析[A];中國社會科學(xué)研究論叢2013卷第1輯[C];2013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2007年度山西報紙副刊年賽見分曉[N];山西日報;2008年
2 記者 熊玲 實習生 張潔;省報紙副刊研究會年會在元謀召開[N];云南日報;2008年
3 本報記者;2008年度山西報紙副刊年賽結(jié)果揭曉[N];長治日報;2009年
4 記者 羅翠蘭;省報紙副刊研究會年會召開[N];江西日報;2009年
5 記者 羅翠蘭;中國報紙副刊研究會年會舉行[N];江西日報;2010年
6 黃鶯;淺談職工類報紙副刊的變化與讀者的定位[N];貴州政協(xié)報;2011年
7 記者 羅文霞;江西省報紙副刊研究會2011年會在九江召開[N];九江日報;2011年
8 劉玉琴;報紙副刊:價值引領(lǐng)與文化擔當[N];人民日報;2013年
9 蘇印榮;求新求變才能辦好報紙副刊[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4年
10 潘寧;用運營思維打造報紙副刊的“百草園”[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4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1條
1 張苑琛;傳承文脈 開拓未來[D];華東師范大學(xué);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呂曉敢;江西省報紙副刊的現(xiàn)狀與走向[D];江西師范大學(xué);2010年
2 李遠怡;論中國報紙副刊內(nèi)涵的演變及發(fā)展前瞻[D];四川大學(xué);2004年
3 周倩;報紙副刊現(xiàn)狀研究[D];西北大學(xué);2011年
4 金星;當代報紙副刊變革及其發(fā)展趨勢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xué);2005年
5 宋麗娟;報紙副刊在新媒介環(huán)境下的發(fā)展思路[D];武漢大學(xué);2005年
6 孫曉晨;新時期報紙副刊的發(fā)展及其功能的拓展[D];廣西大學(xué);2003年
7 侯璐;報紙副刊的文化價值[D];暨南大學(xué);2012年
8 顧憶青;翻譯史視野中的報紙副刊[D];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2013年
9 盧楠楠;新時期我國都市報副刊現(xiàn)狀及其文化使命[D];東北師范大學(xué);2011年
10 陳姣;《山西晚報》副刊現(xiàn)狀研究[D];山西大學(xué);2012年
,本文編號:145183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1451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