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重效應下的數(shù)字出版人才培養(yǎng)探析
本文選題:數(shù)字出版 + 雙重效應; 參考:《出版廣角》2016年19期
【摘要】:隨著技術進步和資本運營加速,數(shù)字出版給內容生產(chǎn)方式、產(chǎn)品傳播渠道、讀者(用戶)體驗方式等方面帶來了雙重效應。在此背景下,出版業(yè)在招聘、用人、育人三個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了亟待解決的問題。明確培養(yǎng)方向,校企聯(lián)合,重構考核評價體系,可以放大數(shù)字出版的正向效應,避免負向影響。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capital operation, digital publishing has brought double effects to the production mode of content, the channel of product dissemination and the experience of readers (users). In this context, the publishing industry in recruitment, employment, education three links have emerged an urgent problem. In order to enlarge the positive effect of digital publishing and avoid the negative influence, it is clear that the direction of cultivation, the combination of school and enterprise,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evaluation system can amplify the positive effect of digital publishing.
【作者單位】: 北京印刷學院數(shù)字出版與傳媒研究院;中國編輯學會;
【分類號】:G238;G230.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陳超南;論網(wǎng)絡傳播中的雙重效應——民主與支配[J];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01年01期
2 陸楠;;2009年:危險和機遇的雙重效應(上)[J];電子設計技術;2009年01期
3 劉昕;;高校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的雙重效應[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06年02期
4 徐美珠;史楊;;網(wǎng)絡信息技術對公民政治參與的雙重效應分析[J];中共石家莊市委黨校學報;2006年07期
5 蔣建新;王勇;;對網(wǎng)絡輿論雙重效應的政治學透析[J];西安政治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6 王志丹;董志文;;智能手機對高校學生學習方式影響的雙重效應分析[J];科技創(chuàng)業(yè)家;2013年05期
7 ;[J];;年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7條
1 記者 蒙志軍;通過激活A股市場實現(xiàn)雙重效應[N];湖南日報;2009年
2 雷曼兄弟;均衡政策收獲雙重效應[N];證券日報;2007年
3 劉炳福邋張若欽;價格導向的雙重效應[N];吉林日報;2007年
4 楊汝。ㄗ髡呦滴渚虒幨兄ш犞ш犻L);正確認識批評與表揚的雙重效應[N];咸寧日報;2005年
5 徐聰;實力和政策的雙重效應[N];人民日報;2010年
6 本報記者 李賢 本報通訊員 黃樺;“磁石黨建”凸顯“雙重效應”[N];廣西日報;2013年
7 徐瑞哲;正視“人肉搜索”的雙重效應[N];解放日報;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劉麗桃;倫理視域下網(wǎng)絡圍觀的雙重效應探析[D];浙江財經(jīng)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92251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chubanfaxing/1922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