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奇股份大股東減持問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0-28 19:28
自實行股權分置改革以來,我國股票市場獲得了快速的發(fā)展,截止至2018年年底,A股市場已擁有3500余家上市公司。在借助資本市場籌集資金同時,許多上市公司大股東在股票獲得解禁之后瘋狂減持,根據萬得數據統(tǒng)計,2016年共有1097家上市公司發(fā)布了減持公告,合計減持市值約2790億元。2017年全年,由于受到空前嚴厲的減持新規(guī)定影響,凈減持的上市公司數量降至947家,但金額仍高達1599.82億元。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在于,限售股解禁給了大股東實現財富增長的一條捷徑,大股東們不必再通過苦心經營從而獲得公司成長帶來的紅利,而是通過減持解禁后股票,更加直接和快速地獲得收益,此外,大股東相對于中小股東擁有巨大的信息優(yōu)勢,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以獲得更大的減持收益,而且監(jiān)管層面對大股東的減持并沒有很好的約束辦法,即使近年來了出臺了十分嚴格的減持規(guī)定,大股東仍然可以采取相應的辦法去規(guī)避監(jiān)管,而且監(jiān)管部門在監(jiān)管力度和懲處措施方面尚有待加強和完善,在較低的違法成本下,一些大股東甚至鋌而走險不惜通過利潤操縱或者違法進行信息披露行為來配合減持行為,以獲得最大化的減持收益。大股東進行減持是法律所賦予他們的權利,但是減持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有時我們可以直接從大股東減持股份的數量來大致判斷一家上市公司的發(fā)展狀況,減持不僅會使得公司股價的波動加劇,還可能對公司的經營以及后續(xù)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帶來不利影響,本文選取了銳奇股份作為案例研究對象,一則因為銳奇股份上市之后業(yè)績經過短暫上升之后便開始下跌,尤其是在2014年大股東完成減持之后,利潤暴跌了百分之九十,二則因為銳奇股份在2015年因為違規(guī)行為收到監(jiān)管部門的懲處也讓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另外,研究表明我國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環(huán)境質量與主板、中小板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通過對銳奇股份的研究,我們可以發(fā)現其在內部控制、人員管理以及公司治理方面存在的明顯不足,這些可以對監(jiān)管層以及投資者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本文第一章論述了學術界關于大股東減持的動機、減持的方式以及減持所帶來的影響等現有研究成果,第二章介紹了減持相關的理論基礎,包括減持相關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大股東減持對股東財富影響的理論基礎等。第三章是案例介紹,包括上市公司的主要業(yè)務,上市公司大股東減持前的經營及財務狀況,以及大股東減持過程的介紹。隨后的兩章是案例分析部分,先分析了銳奇股份大股東減持股份的動機和減持方式,隨后分析了大股東減持對市值管理和公司治理的影響。分析結果表明,銳奇股份大股東存在一定的盈余管理行為,減持給公司的發(fā)展帶來了負面影響,中小股東的利益也由此受到了損害,特別是公司治理水平也并沒有因為大股東的減持得以提升,具體表現在公司治理報告質量的下降、違規(guī)披露行為頻發(fā)以及中小股東參與度嚴重下降等負面變化。第六章是啟示和對策,通過前文對銳奇股份大股東減持的案例的分析,得出了三條啟示,其一是發(fā)現大股東為了規(guī)避監(jiān)管,會不斷利用新的手段使其減持行為更為隱蔽已達到順利減持的目的,當然這些目前已經引起了監(jiān)管部門的重視;其二是大股東對減持的時機方面把握十分精準,這一點不做贅述;其三是大股東減持不一定有利于公司治理,之前有研究表明,減持可以引入外部投資者,而外部投資者參與公司治理可以提升公司的治理水平,但是本文的案例通過三個方面的分析表明這一點在實踐中可能未必如此。最后是三條對策,其一是保護中小股東參與公司治理的權力,并提出一些措施以增強中小股東參與公司治理的意愿;其二是針對監(jiān)管部門提出的關于加強減持監(jiān)管的建議,除了制定具體和嚴格的減持規(guī)定之外,監(jiān)管部門還應針對減持行為設立更長的監(jiān)控期,對題材炒作、發(fā)布利好消息進行更為嚴格的審查,減少大股東為配合減持所采取的違法行為;最后是針對中介機構,中介除了要在行業(yè)準則的框架之內執(zhí)業(yè)外,還應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
【學位單位】:江西財經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F832.51;F426.6
【部分圖文】:
2016年05月 銳奇股份生產的國內首款無刷鋰電鉆BL7系列上市(3)銳奇股份組織架構圖3-1 銳奇股份組織架構(4)銳奇股份股權結構上市之前,銳奇股份總股本為6315萬股,首次擬發(fā)行2105萬股,占發(fā)行后股本25%。發(fā)行后,股東及持股比例如表3-3所示。表3-3 銳奇股份上市后股權分布股東名稱 持股數量(萬股) 持股比例一、有限售條件流通股 6315 75%吳明廳 3000 47.5%股東大會監(jiān)事會董事會經理層董事會秘書 董事會專門委員會研發(fā)部采購部生產運營部質量管理部營銷中心財務部綜合管理部證券部
的585.44點,在之后的近一年中逐漸攀升至1432.96點,當時距離銳奇股份首發(fā)解禁(2013年10月13日)僅三日之遙,隨后創(chuàng)業(yè)板指開始小幅震蕩,銳奇股份的大股東面對市場的不確定性并未在解禁到來之日立即進行減持,如圖4-1所示。應媛琳選擇了2014年1月10日和2014年9月2日、吳曉依選擇了2014年9月4日、吳明廳選擇了2014年11月11日,這些日期對應了三個時點,分別是1月10日的1353.30、9月2日的1465.03以及11月11日的1461.51。這三個時點雖然不是階段頂點,但是均處于相對高點,尤其是前兩次減持,創(chuàng)業(yè)板指數均位于十日線上方。由此我們可以推測出公司大股東減持時會有意回避股價的大幅波動,以獲得較高的減持收益。圖4-1 銳奇股份大股東減持時創(chuàng)業(yè)板指(399006)走勢4.2銳奇股份大股東減持策略分析4.2.1利用信息披露配合減持通過分析銳奇股份大股東減持前后的信息披露行為,我們發(fā)現該公司大股東存在“內部人交易”的嫌疑。首先,應媛琳減持股份的前一天也即2013年1月9日,公司披露了瑞浦投資進行股權質押的的公告,雖然股權質押不算重大的利好消息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2860505
【學位單位】:江西財經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F832.51;F426.6
【部分圖文】:
2016年05月 銳奇股份生產的國內首款無刷鋰電鉆BL7系列上市(3)銳奇股份組織架構圖3-1 銳奇股份組織架構(4)銳奇股份股權結構上市之前,銳奇股份總股本為6315萬股,首次擬發(fā)行2105萬股,占發(fā)行后股本25%。發(fā)行后,股東及持股比例如表3-3所示。表3-3 銳奇股份上市后股權分布股東名稱 持股數量(萬股) 持股比例一、有限售條件流通股 6315 75%吳明廳 3000 47.5%股東大會監(jiān)事會董事會經理層董事會秘書 董事會專門委員會研發(fā)部采購部生產運營部質量管理部營銷中心財務部綜合管理部證券部
的585.44點,在之后的近一年中逐漸攀升至1432.96點,當時距離銳奇股份首發(fā)解禁(2013年10月13日)僅三日之遙,隨后創(chuàng)業(yè)板指開始小幅震蕩,銳奇股份的大股東面對市場的不確定性并未在解禁到來之日立即進行減持,如圖4-1所示。應媛琳選擇了2014年1月10日和2014年9月2日、吳曉依選擇了2014年9月4日、吳明廳選擇了2014年11月11日,這些日期對應了三個時點,分別是1月10日的1353.30、9月2日的1465.03以及11月11日的1461.51。這三個時點雖然不是階段頂點,但是均處于相對高點,尤其是前兩次減持,創(chuàng)業(yè)板指數均位于十日線上方。由此我們可以推測出公司大股東減持時會有意回避股價的大幅波動,以獲得較高的減持收益。圖4-1 銳奇股份大股東減持時創(chuàng)業(yè)板指(399006)走勢4.2銳奇股份大股東減持策略分析4.2.1利用信息披露配合減持通過分析銳奇股份大股東減持前后的信息披露行為,我們發(fā)現該公司大股東存在“內部人交易”的嫌疑。首先,應媛琳減持股份的前一天也即2013年1月9日,公司披露了瑞浦投資進行股權質押的的公告,雖然股權質押不算重大的利好消息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戚擁軍;袁小利;尹開國;;創(chuàng)業(yè)板公司高管減持過程中的盈余管理[J];財會月刊;2015年09期
2 王建文;國艷玲;王麗娜;韓飛飛;;重要股東市場行為引導下的利益趨同與壕溝防守效應[J];中國管理科學;2015年03期
3 王化成;曹豐;葉康濤;;監(jiān)督還是掏空:大股東持股比例與股價崩盤風險[J];管理世界;2015年02期
4 曹國華;林川;;大非減持與真實盈余管理[J];數理統(tǒng)計與管理;2014年01期
5 陸位忠;林川;;現金股利分配傾向、公司業(yè)績與大股東減持規(guī)模[J];財貿研究;2013年03期
6 曹國華;林川;;基于股東侵占模型的大股東減持行為研究[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2年05期
7 蔡寧;;信息優(yōu)勢、擇時行為與大股東內幕交易[J];金融研究;2012年05期
8 沈紅波;酈金梁;屠亦婷;;上市公司大小非減持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J];中國工業(yè)經濟;2011年01期
9 林振興;屈文洲;;大股東減持定價與擇機——基于滬深股市大宗交易的實證研究[J];證券市場導報;2010年10期
10 伍利娜;朱春艷;;股權分置改革的審計治理效應[J];審計研究;2010年05期
本文編號:286050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qiyeguanlilunwen/2860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