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業(yè)碳排放與經濟增長脫鉤及影響因素研究——以陜西省為例
本文選題:建筑業(yè) 切入點:碳排放 出處:《環(huán)境工程》2016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為研究建筑業(yè)碳排放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及影響其彈性脫鉤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建筑業(yè)碳排放庫茲涅茨曲線和彈性脫鉤模型,并以陜西省為例進行了實證研究。結果表明:該地區(qū)建筑業(yè)碳排放庫茲涅茨曲線近年來呈"N"形上升趨勢,尚未到達拐點;產業(yè)節(jié)能和產業(yè)減排彈性脫鉤是實現(xiàn)碳排放與經濟發(fā)展脫鉤的主要影響因素。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bon emissions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onstruction industry and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elastic decoupling, the Kuznets curve and elastic decoupling model of carbon emissions from construction industry were established. Taking Shaanx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Kuznets curve of carbon emissions from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this area has an upward trend of "N" shape in recent years and has not yet reached the inflection point. Industrial energy saving and industrial emission reduction elastic decoupling are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decoupling carbon emissions from economic development.
【作者單位】: 長安大學建筑工程學院;長安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清華大學建設管理系;
【基金】:教育部博士點基金(20110205120005) 陜西省社科基金(13D231)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15YJC790015) 陜西省國際合作重點項目(2013KW13-01) 西安市社科攻關項目(15J24)
【分類號】:X799.1;F426.9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梁朝暉;;上海市碳排放的歷史特征與遠期趨勢分析[J];上海經濟研究;2009年07期
2 魏本勇;方修琦;王媛;楊會民;張迪;;基于投入產出分析的中國國際貿易碳排放研究[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4期
3 ;碳排放配給制帶來的啟示[J];節(jié)能與環(huán)保;2009年11期
4 邴紹倩;;食品“碳排放”標準及應對之策[J];現(xiàn)代經濟信息;2009年20期
5 ;國務院宣布我國到2020年降低碳排放40%~45%[J];紙和造紙;2010年02期
6 張雷;黃園淅;李艷梅;程曉凌;;中國碳排放區(qū)域格局變化與減排途徑分析[J];資源科學;2010年02期
7 鞏帥臣;;湖南省碳排放特征及影響因素分析[J];企業(yè)家天地;2010年01期
8 溫景光;;江蘇省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實證分析[J];華東經濟管理;2010年02期
9 王琴;曲建升;曾靜靜;;生存碳排放評估方法與指標體系研究[J];開發(fā)研究;2010年01期
10 孫建衛(wèi);陳志剛;趙榮欽;黃賢金;賴力;;基于投入產出分析的中國碳排放足跡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2010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姚亮;劉晶茹;;中國八大區(qū)域間碳排放轉移研究[A];2010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論壇2010年專刊(一)[C];2010年
2 王寧;;煤炭行業(yè)降低碳排放強度的措施研究[A];第十三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第7分會場-實現(xiàn)“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強度下降40-45%”的途徑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3 黃蕊;王錚;劉慧雅;劉曉;翟石艷;馬曉哲;;中部六省的碳排放趨勢研究[A];地理學核心問題與主線——中國地理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暨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tài)與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慶典論文摘要集[C];2011年
4 高揚;張曉明;周茂松;曾棟鴻;;城市居住社區(qū)交通碳排放特征及交通碳排放評估模型研究——以廣州市為例[A];2012城市發(fā)展與規(guī)劃大會論文集[C];2012年
5 杜寧睿;向澄;黃經南;劉沛;;家庭出行碳排放特征分析及規(guī)劃啟示——以武漢市為例[A];2012城市發(fā)展與規(guī)劃大會論文集[C];2012年
6 秦波;田卉;;社區(qū)空間形態(tài)對居民碳排放的影響[A];城市時代,協(xié)同規(guī)劃——2013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09-綠色生態(tài)與低碳規(guī)劃)[C];2013年
7 魏本勇;王媛;;國際貿易對中國碳排放的影響研究[A];中國地理學會百年慶典學術論文摘要集[C];2009年
8 朱永彬;王錚;;中國經濟模擬與碳排放預測[A];地理學與生態(tài)文明建設——中國地理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9 吳國華;侯進生;;碳排放變化效應分解及其對策——基于山東省數(shù)據(jù):1995-2010[A];第十一屆全國經濟管理院校工業(yè)技術學研究會論文集[C];2012年
10 張彩平;肖序;;碳排放權初始會計確認問題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環(huán)境會計專業(yè)委員會2011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李維;如何教會居民減少碳排放?[N];中國環(huán)境報;2008年
2 華士鎮(zhèn) 門開陽;淺談美國生活方式和美國的碳排放[N];江陰日報;2010年
3 道格·斯特魯克 編譯 李慧;碳排放中和富了誰?[N];中國能源報;2010年
4 記者 羅沙 王洪江;碳排放計算器,重新定義我們的世界和生活[N];新華每日電訊;2010年
5 崔修佳;澳大利亞計劃2012年征收碳排放稅[N];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導報;2011年
6 記者 彭德倩;2030年:本市碳排放有望“下折”[N];解放日報;2011年
7 朱勤 復旦大學公共管理與公共政策研究創(chuàng)新基地;影響碳排放的人口因素探討[N];中國人口報;2011年
8 曹學明;澳政府征碳排放稅計劃引起業(yè)界強烈反應[N];中國冶金報;2011年
9 本報駐堪培拉記者 陳小方;澳大利亞碳排放定價方案出臺[N];光明日報;2011年
10 記者 閆磊;多國反制 歐盟碳排放稅或被迫調整[N];經濟參考報;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夏德建;基于情景分析的發(fā)電側碳排放生命周期計量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2 劉倩晨;考慮碳排放的冷鏈物流研究[D];清華大學;2010年
3 楊波;能源密集型企業(yè)碳排放風險識別、評估與管理[D];浙江財經學院;2010年
4 方勇;中國碳排放水平的區(qū)域差異及影響因素分析[D];江蘇大學;2011年
5 李燕;西北省會城市家庭碳排放及影響因素分析[D];蘭州大學;2012年
6 仇善力;我國對外貿易隱含碳排放的實證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2年
7 付偉;湖北省碳排放影響因素實證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8 關珊;我國現(xiàn)代企業(yè)的碳排放權會計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2年
9 韓茜;北京市人口變動與碳排放關系的定量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2年
10 郭璐;城市家庭通勤碳排放研究[D];長安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58881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qiyeguanlilunwen/1588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