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兼氧預處理-厭氧發(fā)酵產氣特性研究及聯合裝置設計
發(fā)布時間:2021-07-02 11:14
我國生物質資源儲量巨大,但存在利用率低下且極易造成環(huán)境污染等問題。秸稈厭氧發(fā)酵產氣技術是秸稈資源化利用的重要且有效的途徑,但由于秸稈本身的結構其分子結構中存在大量高鍵能的氫鍵在分解過程中難于被破解,造成厭氧發(fā)酵反應效率低下。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生物質原料轉化成更為清潔的能源,在利用前要盡可能地對其進行預處理。生物預處理可有效破壞秸稈內部穩(wěn)定的晶體結構并使其結構中的氫鍵盡可能斷裂,分解成為更多可易利用的小分子有機物。同時在其預處理分解過程中,由于存在大量微生物代謝作用而伴隨著可觀的生物熱的產生。雖然目前國內外對復合菌預處理技術有較多研究,但相關的代謝產生熱量的利用卻鮮有涉及。與此同時針對復合菌預處理后的玉米秸稈相關的厭氧發(fā)酵特性、產氣效果研究及反應條件優(yōu)化并未開展。針對該預處理原料產生的生物熱高效利用的預處理與厭氧聯合發(fā)酵設備的設計和研究還有待開展,相關的反應特性和反應效果研究還未有涉及;谏鲜鰡栴},利用實驗室自行設計并完成的30L預處理發(fā)酵裝置和自動化厭氧發(fā)酵裝置對相關問題進行試驗與探究。選擇對發(fā)酵影響較大的預處理方式、發(fā)酵反應溫度、反應器攪拌速率以及試驗碳氮比四個方面進行單因素試驗,...
【文章來源】:河南農業(yè)大學河南省
【文章頁數】:9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螺桿擠壓連續(xù)汽爆裝置
圖 1-2 覆膜槽生物反應器結構示意圖ig.1-2 A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structure of a film mulched tank bioreactor
圖 1-2 覆膜槽生物反應器結構示意圖Fig.1-2 A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structure of a film mulched tank bioreactor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不同土著菌及其復合菌對玉米秸稈降解的影響[J]. 焦有宙,高贊,李剛,李鵬飛,李攀攀. 農業(yè)工程學報. 2015(23)
[2]秸稈厭氧發(fā)酵產沼氣技術現狀進展[J]. 袁志慧,尤朝陽,王磊,張路廣. 環(huán)?萍. 2015(02)
[3]中國作物秸稈資源量估算與利用狀況研究進展[J]. 彭春艷,羅懷良,孔靜. 中國農業(yè)資源與區(qū)劃. 2014(03)
[4]大中型沼氣工程熱工行為分析[J]. 邢慧娟,秦朝葵,張楊竣,田春燕. 熱科學與技術. 2013(03)
[5]地源熱泵式中、高溫厭氧發(fā)酵加溫系統(tǒng)比選分析[J]. 呂濤,石惠嫻,朱洪光,徐凱,范旻,馬潔瓊. 安徽農業(yè)科學. 2013(14)
[6]秸稈制甲烷預處理技術研究進展[J]. 周立霞,黃沖,潘一,楊雙春. 當代化工. 2013(03)
[7]微生物好氧分解生物質能量回收利用研究[J]. 余延順,韓成付,楊建魯. 建筑科學. 2012(S2)
[8]秸稈焚燒導致南京及周邊地區(qū)2次空氣污染事件的成因比較[J]. 蘇繼峰,朱彬,周韜,任雅斌. 生態(tài)與農村環(huán)境學報. 2012(01)
[9]城市有機垃圾車庫式干發(fā)酵技術[J]. 李超,盧向陽,田云,劉志丹,盛利偉,李劍. 可再生能源. 2012(01)
[10]玉米秸稈蒸汽爆破用于厭氧發(fā)酵的技術評價[J]. 李剛,李東亮,王許濤,國超. 農業(yè)工程學報. 2011(01)
博士論文
[1]不同控制條件下堆肥過程中腐殖質的轉化機制研究[D]. 孫向平.中國農業(yè)大學 2013
[2]復雜結構可靠性分析及設計研究[D]. 劉成立.西北工業(yè)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氯化鐵與白腐菌聯合預處理光合產氫用秸稈實驗研究[D]. 向廣帥.河南農業(yè)大學 2015
[2]農作物秸稈資源量估算、分布與利用潛力研究[D]. 車莉.大連理工大學 2014
[3]產氣腸桿菌暗發(fā)酵及其與光合細菌聯合制氫工藝研究[D]. 赫倚風.河南農業(yè)大學 2014
[4]螺桿式蒸汽爆破機加工特性研究[D]. 李義杰.華南理工大學 2013
[5]太陽能熱管沼氣發(fā)酵加熱系統(tǒng)研究[D]. 杜雙力.河南農業(yè)大學 2013
[6]玉米秸稈預處理及對發(fā)酵產氫效果影響研究[D]. 曾召剛.鄭州大學 2010
[7]太陽能加熱的戶用沼氣發(fā)酵裝置的設計與實驗研究[D]. 武磊.蘭州理工大學 2009
[8]太陽能熱管加熱系統(tǒng)在生態(tài)校園沼氣工程中的應用研究[D]. 王曉超.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08
[9]堆漚預處理提高稻草厭氧消化產氣量的實驗研究與機理探討[D]. 方文杰.北京化工大學 2007
[10]好氧堆肥過程中的物料和能量平衡的計算與研究[D]. 宇鵬.華中科技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260362
【文章來源】:河南農業(yè)大學河南省
【文章頁數】:9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螺桿擠壓連續(xù)汽爆裝置
圖 1-2 覆膜槽生物反應器結構示意圖ig.1-2 A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structure of a film mulched tank bioreactor
圖 1-2 覆膜槽生物反應器結構示意圖Fig.1-2 A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structure of a film mulched tank bioreactor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不同土著菌及其復合菌對玉米秸稈降解的影響[J]. 焦有宙,高贊,李剛,李鵬飛,李攀攀. 農業(yè)工程學報. 2015(23)
[2]秸稈厭氧發(fā)酵產沼氣技術現狀進展[J]. 袁志慧,尤朝陽,王磊,張路廣. 環(huán)?萍. 2015(02)
[3]中國作物秸稈資源量估算與利用狀況研究進展[J]. 彭春艷,羅懷良,孔靜. 中國農業(yè)資源與區(qū)劃. 2014(03)
[4]大中型沼氣工程熱工行為分析[J]. 邢慧娟,秦朝葵,張楊竣,田春燕. 熱科學與技術. 2013(03)
[5]地源熱泵式中、高溫厭氧發(fā)酵加溫系統(tǒng)比選分析[J]. 呂濤,石惠嫻,朱洪光,徐凱,范旻,馬潔瓊. 安徽農業(yè)科學. 2013(14)
[6]秸稈制甲烷預處理技術研究進展[J]. 周立霞,黃沖,潘一,楊雙春. 當代化工. 2013(03)
[7]微生物好氧分解生物質能量回收利用研究[J]. 余延順,韓成付,楊建魯. 建筑科學. 2012(S2)
[8]秸稈焚燒導致南京及周邊地區(qū)2次空氣污染事件的成因比較[J]. 蘇繼峰,朱彬,周韜,任雅斌. 生態(tài)與農村環(huán)境學報. 2012(01)
[9]城市有機垃圾車庫式干發(fā)酵技術[J]. 李超,盧向陽,田云,劉志丹,盛利偉,李劍. 可再生能源. 2012(01)
[10]玉米秸稈蒸汽爆破用于厭氧發(fā)酵的技術評價[J]. 李剛,李東亮,王許濤,國超. 農業(yè)工程學報. 2011(01)
博士論文
[1]不同控制條件下堆肥過程中腐殖質的轉化機制研究[D]. 孫向平.中國農業(yè)大學 2013
[2]復雜結構可靠性分析及設計研究[D]. 劉成立.西北工業(yè)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氯化鐵與白腐菌聯合預處理光合產氫用秸稈實驗研究[D]. 向廣帥.河南農業(yè)大學 2015
[2]農作物秸稈資源量估算、分布與利用潛力研究[D]. 車莉.大連理工大學 2014
[3]產氣腸桿菌暗發(fā)酵及其與光合細菌聯合制氫工藝研究[D]. 赫倚風.河南農業(yè)大學 2014
[4]螺桿式蒸汽爆破機加工特性研究[D]. 李義杰.華南理工大學 2013
[5]太陽能熱管沼氣發(fā)酵加熱系統(tǒng)研究[D]. 杜雙力.河南農業(yè)大學 2013
[6]玉米秸稈預處理及對發(fā)酵產氫效果影響研究[D]. 曾召剛.鄭州大學 2010
[7]太陽能加熱的戶用沼氣發(fā)酵裝置的設計與實驗研究[D]. 武磊.蘭州理工大學 2009
[8]太陽能熱管加熱系統(tǒng)在生態(tài)校園沼氣工程中的應用研究[D]. 王曉超.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08
[9]堆漚預處理提高稻草厭氧消化產氣量的實驗研究與機理探討[D]. 方文杰.北京化工大學 2007
[10]好氧堆肥過程中的物料和能量平衡的計算與研究[D]. 宇鵬.華中科技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26036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projectlw/xnylw/326036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