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風力機錐體結(jié)構(gòu)抗冰性能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7-01 19:45
為降低海冰對結(jié)構(gòu)碰撞造成的損傷,提出在風力機與海平面交界處安置抗冰錐體;贛atlock與Ralston方法建立海冰與結(jié)構(gòu)碰撞載荷計算模型,通過開發(fā)海冰載荷計算模塊并將其與開源軟件FAST結(jié)合,建立海上風力機在湍流風與海冰實時耦合下的動力學仿真模型。結(jié)果表明:未安裝錐體時,塔基剪切力最大值、均值和標準差均隨海冰厚度和海冰移速的增加而增大,其中海冰厚度對最大值和均值的影響較為顯著,而海冰移速對標準差的影響較大;安裝錐體后,塔基剪切力最大值與均值分別減小67.8%與41.6%,其標準差顯著減小并趨于穩(wěn)定,從而使得結(jié)構(gòu)疲勞載荷降低。
【文章來源】:動力工程學報. 2018,38(09)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7 頁
【部分圖文】:
圖1安裝錐體前后海上風力機的示意圖(a)
碎極限應(yīng)變率/s-10.01海冰移速/(m·s-1)0.3海冰厚度/m0.5水的密度/(kg·m-3)1000海冰密度/(kg·m-3)900等[20]采用彈簧阻尼系統(tǒng)建立了柔性結(jié)構(gòu)強迫冰激振動模型。通過觀測位于虎克灣海洋結(jié)構(gòu)的冰力變化,Mat-lock等[20]將結(jié)構(gòu)位移對海冰載荷的反饋作用引入冰激振動模型,提出冰-錐相互作用模型。如圖2所示,采用等距排列的線性冰齒表示海冰,結(jié)構(gòu)與海圖2Matlock冰-錐作用力模型Fig.2Matlockmodelofice-structureinteraction冰之間的作用視為彈簧阻尼振子,其中m為質(zhì)量,c為阻尼。冰齒與振子逐一接觸,產(chǎn)生線彈性力,即為強迫振動下結(jié)構(gòu)所受的海冰載荷。每個冰齒存在形變極限,超過極限后會發(fā)生斷裂、破碎,可忽略其對之后冰齒與振子的影響。假設(shè)彈簧振子初始位置為x,第N段冰齒形變量為Δ。Δ=z(t)-x(t)-P(N-1)(1)式中:t為時間;x(t)為彈簧振子位置;P為相鄰冰齒間距;z(t)為冰齒位移。z(t)可表示為:z(t)=νicet+z0(2)式中:νice為冰齒移速;z0為冰齒初始位置。海冰載荷Fice表示為:Fice=KiceΔ,0<Δ<Δmax0,Δ≤0或Δ=Δ烅烄烆max(3)式中:Kice為彈簧剛度;Δmax為冰齒極限形變量。2.
)0.3(18)式中:u(z)為高度z處的風速;uhub為輪轂高度處的風速;zhub為輪轂高度。由空間相干模型獲得水平風速,同一高度相鄰兩點滿足下式:Sg,h(f)=C(Δr,f)Sg,g槡(f)·Sh,h(f)(19)式中:f為頻率;Sg,g(f)和Sh,h(f)分別為節(jié)點g和h的功率譜密度;Sg,h(f)為交叉譜密度;C(Δr,f)為光譜相干系數(shù)。圖3為風力機輪轂高度處的風速時域分布。4結(jié)果與分析分別計算海冰厚度為0.5m、海冰移速為0.3m/s、無錐體時風力機在不同工況下的塔基剪切力,風力機分別在風冰耦合、湍流風和海冰作用下的塔基剪切力如圖4所示。圖3風力機輪轂高度處的風速時域分布Fig.3Windspeedvariationintimedomainathubheightofwindturbine圖4不同工況下的塔基剪切力Fig.4Shearforceontowerbaseunderdifferentworkingconditions圖5給出了不同工況下風力機塔基剪切力的最大值、均值和標準差。由圖4和圖5可知,塔基剪切力隨時間波動劇烈,在風冰耦合作用下塔基剪切力最大值、均值和標準差均達到最大。由塔基剪切力最大值可知,湍流風作用對塔基剪切力的影響大于海冰載荷;由塔基剪切力均值可知,海冰與湍流風作用對風力機塔基的影響效果相當;由塔基剪切力標準差可知,與海冰作用相比,風力機在湍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單樁基礎(chǔ)海上風力機遭遇船舶撞擊的動力響應(yīng)分析[J]. 周紅杰,李春,丁勤衛(wèi),郝文星. 水資源與水工程學報. 2017(03)
[2]高速強湍流風況下的風力機結(jié)構(gòu)動力學響應(yīng)[J]. 楊陽,李春,繆維跑,葉柯華,葉舟. 動力工程學報. 2016(08)
[3]湍流風場與地震激勵聯(lián)合作用下的風力機結(jié)構(gòu)動力學響應(yīng)[J]. 楊陽,李春,繆維跑,葉舟,吳攀. 振動與沖擊. 2015(21)
[4]風波聯(lián)合作用下5MW海上風力機的疲勞載荷特性分析[J]. 安利強,孫少華,周邢銀. 可再生能源. 2014(07)
[5]泥沙對海上風力機單樁式塔架的作用分析[J]. 駱少明,劉波宏,李德源,袁茂圣. 太陽能學報. 2013(11)
[6]海上風力機塔架在風波聯(lián)合作用下的動力響應(yīng)數(shù)值分析[J]. 李德源,劉勝祥,張湘?zhèn)? 機械工程學報. 2009(12)
[7]冰力作用下錐體的合理結(jié)構(gòu)形式及在柱體上設(shè)計錐體的合理性探討[J]. 史慶增,彭忠. 中國海上油氣. 2005(05)
博士論文
[1]水平軸風力機三維空氣動力學計算模型研究[D]. 王強.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 2014
碩士論文
[1]基于FAST軟件的大型風力發(fā)電機組系統(tǒng)建模與控制研究[D]. 熊海洋.重慶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259756
【文章來源】:動力工程學報. 2018,38(09)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7 頁
【部分圖文】:
圖1安裝錐體前后海上風力機的示意圖(a)
碎極限應(yīng)變率/s-10.01海冰移速/(m·s-1)0.3海冰厚度/m0.5水的密度/(kg·m-3)1000海冰密度/(kg·m-3)900等[20]采用彈簧阻尼系統(tǒng)建立了柔性結(jié)構(gòu)強迫冰激振動模型。通過觀測位于虎克灣海洋結(jié)構(gòu)的冰力變化,Mat-lock等[20]將結(jié)構(gòu)位移對海冰載荷的反饋作用引入冰激振動模型,提出冰-錐相互作用模型。如圖2所示,采用等距排列的線性冰齒表示海冰,結(jié)構(gòu)與海圖2Matlock冰-錐作用力模型Fig.2Matlockmodelofice-structureinteraction冰之間的作用視為彈簧阻尼振子,其中m為質(zhì)量,c為阻尼。冰齒與振子逐一接觸,產(chǎn)生線彈性力,即為強迫振動下結(jié)構(gòu)所受的海冰載荷。每個冰齒存在形變極限,超過極限后會發(fā)生斷裂、破碎,可忽略其對之后冰齒與振子的影響。假設(shè)彈簧振子初始位置為x,第N段冰齒形變量為Δ。Δ=z(t)-x(t)-P(N-1)(1)式中:t為時間;x(t)為彈簧振子位置;P為相鄰冰齒間距;z(t)為冰齒位移。z(t)可表示為:z(t)=νicet+z0(2)式中:νice為冰齒移速;z0為冰齒初始位置。海冰載荷Fice表示為:Fice=KiceΔ,0<Δ<Δmax0,Δ≤0或Δ=Δ烅烄烆max(3)式中:Kice為彈簧剛度;Δmax為冰齒極限形變量。2.
)0.3(18)式中:u(z)為高度z處的風速;uhub為輪轂高度處的風速;zhub為輪轂高度。由空間相干模型獲得水平風速,同一高度相鄰兩點滿足下式:Sg,h(f)=C(Δr,f)Sg,g槡(f)·Sh,h(f)(19)式中:f為頻率;Sg,g(f)和Sh,h(f)分別為節(jié)點g和h的功率譜密度;Sg,h(f)為交叉譜密度;C(Δr,f)為光譜相干系數(shù)。圖3為風力機輪轂高度處的風速時域分布。4結(jié)果與分析分別計算海冰厚度為0.5m、海冰移速為0.3m/s、無錐體時風力機在不同工況下的塔基剪切力,風力機分別在風冰耦合、湍流風和海冰作用下的塔基剪切力如圖4所示。圖3風力機輪轂高度處的風速時域分布Fig.3Windspeedvariationintimedomainathubheightofwindturbine圖4不同工況下的塔基剪切力Fig.4Shearforceontowerbaseunderdifferentworkingconditions圖5給出了不同工況下風力機塔基剪切力的最大值、均值和標準差。由圖4和圖5可知,塔基剪切力隨時間波動劇烈,在風冰耦合作用下塔基剪切力最大值、均值和標準差均達到最大。由塔基剪切力最大值可知,湍流風作用對塔基剪切力的影響大于海冰載荷;由塔基剪切力均值可知,海冰與湍流風作用對風力機塔基的影響效果相當;由塔基剪切力標準差可知,與海冰作用相比,風力機在湍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單樁基礎(chǔ)海上風力機遭遇船舶撞擊的動力響應(yīng)分析[J]. 周紅杰,李春,丁勤衛(wèi),郝文星. 水資源與水工程學報. 2017(03)
[2]高速強湍流風況下的風力機結(jié)構(gòu)動力學響應(yīng)[J]. 楊陽,李春,繆維跑,葉柯華,葉舟. 動力工程學報. 2016(08)
[3]湍流風場與地震激勵聯(lián)合作用下的風力機結(jié)構(gòu)動力學響應(yīng)[J]. 楊陽,李春,繆維跑,葉舟,吳攀. 振動與沖擊. 2015(21)
[4]風波聯(lián)合作用下5MW海上風力機的疲勞載荷特性分析[J]. 安利強,孫少華,周邢銀. 可再生能源. 2014(07)
[5]泥沙對海上風力機單樁式塔架的作用分析[J]. 駱少明,劉波宏,李德源,袁茂圣. 太陽能學報. 2013(11)
[6]海上風力機塔架在風波聯(lián)合作用下的動力響應(yīng)數(shù)值分析[J]. 李德源,劉勝祥,張湘?zhèn)? 機械工程學報. 2009(12)
[7]冰力作用下錐體的合理結(jié)構(gòu)形式及在柱體上設(shè)計錐體的合理性探討[J]. 史慶增,彭忠. 中國海上油氣. 2005(05)
博士論文
[1]水平軸風力機三維空氣動力學計算模型研究[D]. 王強.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 2014
碩士論文
[1]基于FAST軟件的大型風力發(fā)電機組系統(tǒng)建模與控制研究[D]. 熊海洋.重慶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25975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projectlw/xnylw/325975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