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鄱陽湖-樂安河段夏季水位變化對河岸帶植物生理生態(tài)特性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3-04-09 15:16
鄱陽湖-樂安河段典型濕地受其特殊的地形條件和氣候條件的影響,夏季存在著明顯的洪水與干旱交替的現象。因此,在河岸帶生長的植物易受到“水淹-干旱”交替脅迫的影響。本研究采用室內盆栽法模擬夏季樂安河河岸帶土壤水分變化格局,以河岸帶優(yōu)勢草本植物羊蹄(Rumex japonicus)、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和空心蓮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等為試驗材料,設置對照組(CK)、浸潤組(INF)、半淹組(HS)、全淹組(FS)等4種不同強度的水淹處理組及后期的對照-對照(CC)、對照-干旱(CD)、浸潤-干旱(ID)、半淹-干旱(HD)、全淹-干旱(FD)等5個不同“水淹-干旱”處理組,研究了三種河岸帶草本植物對夏季河岸帶水位變化的生理生態(tài)響應特征和適應能力,為河岸帶植被恢復物種的篩選和種群的構建提供理論依據。研究結果如下:(1)水淹14d后,INF、HS處理均提高了羊蹄和空心蓮子草的株高和生物量,而對水蓼株高和生物量無明顯影響;在FS處理下,羊蹄的主莖斷裂,葉片腐爛,株高和生物量均顯著(P﹤0.05)下降;而空心蓮子草的株高和生物量分別高...
【文章頁數】:7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 鄱陽湖-樂安河河岸帶的研究現狀
1.2.2 水淹脅迫對植物的生長和生理特性的影響
1.2.3 干旱脅迫對植物的生長和生理特性的影響
1.3 研究目的與意義
1.4 研究內容與目標
1.4.1 研究內容
1.4.2 研究目標
1.5 研究工作技術路線
1.6 特色與創(chuàng)新點
第2章 水淹脅迫對河岸帶草本植物生長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響
2.1 引言
2.2 供試材料與實驗設計
2.2.1 供試材料的采集
2.2.2 供試材料的生物學特性
2.2.3 室內實驗設計
2.3 數據測定與分析
2.3.1 生長指標的測定
2.3.2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測定
2.3.3 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的測定
2.3.4 根系活力的測定
2.3.5 數據處理方法
2.4 結果與分析
2.4.1 不同水淹處理對草本植物生長指標的影響
2.4.1.1 水淹后植物的生存狀況
2.4.1.2 不同水淹處理對植物生長指標的影響
2.4.2 不同水淹處理對草本植物生理指標的影響
2.4.2.1 不同水淹處理對植物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影響
2.4.2.2 不同水淹處理對植物丙二醛的影響
2.4.2.3 不同水淹處理對植物根系活力的影響
2.5 討論
2.6 小結
第3章 前期水淹后期干旱對植物生理生態(tài)特性的影響
3.1 引言
3.2 供試材料和實驗設計
3.3 測定方法
3.3.1 生長指標的測定
3.3.2 葉綠素含量的測定
3.3.3 葉綠素熒光參數的測定
3.3.4 氣體交換參數的測定
3.3.5 生理生化指標的測定
3.3.6 數據處理與分析
3.4 結果與分析
3.4.1 前期水淹后期干旱脅迫對植物形態(tài)特征的影響
3.4.2 前期水淹后期干旱脅迫對植物光合生理的影響
3.4.2.1 前期水淹后期干旱脅迫對植物葉綠素含量的影響
3.4.2.2 前期水淹后期干旱脅迫對植物氣體交換參數的影響
3.4.2.3 前期水淹后期干旱脅迫對植物葉綠素熒光參數的影響
3.4.3 前期水淹后期干旱脅迫對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響
3.4.3.1 前期水淹后期干旱脅迫對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影響
3.4.3.2 前期水淹后期干旱脅迫對丙二醛的影響
3.4.3.3 前期水淹后期干旱脅迫對植物根系活力的影響
3.5 討論
3.6 小結
第4章 復水對河岸帶草本植物生理生態(tài)特性的影響
4.1 引言
4.2 供試材料和實驗設計
4.3 測定方法
4.3.1 各項生理生態(tài)指標的測定
4.3.2 數據處理與分析
4.4 結果與分析
4.4.1 復水對植物形態(tài)特征的影響
4.4.2 復水對植物光合生理的影響
4.4.2.1 復水后植物葉綠素含量的變化
4.4.2.2 復水后植物氣體交換參數的變化
4.4.3 復水對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響
4.4.3.1 復水后植物的滲透調節(jié)物質變化
4.4.3.2 復水后植物的丙二醛變化
4.4.3.3 復水后植物的根系活力變化
4.5 討論
4.6 小結
第5章 結論與展望
5.1 結論
5.1.1 水淹脅迫下植物的生長和生理、生態(tài)適應性
5.1.2 前期水淹、后期干旱脅迫下植物的生理、生態(tài)適應性
5.1.3 復水條件下植物的生長和生理、生態(tài)適應性
5.2 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1 植物光合熒光參數及氣體交換參數意義
附錄2 水淹試驗實施圖片
碩士期間論文發(fā)表情況及參加科研項目情況
致謝
本文編號:3787249
【文章頁數】:7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 鄱陽湖-樂安河河岸帶的研究現狀
1.2.2 水淹脅迫對植物的生長和生理特性的影響
1.2.3 干旱脅迫對植物的生長和生理特性的影響
1.3 研究目的與意義
1.4 研究內容與目標
1.4.1 研究內容
1.4.2 研究目標
1.5 研究工作技術路線
1.6 特色與創(chuàng)新點
第2章 水淹脅迫對河岸帶草本植物生長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響
2.1 引言
2.2 供試材料與實驗設計
2.2.1 供試材料的采集
2.2.2 供試材料的生物學特性
2.2.3 室內實驗設計
2.3 數據測定與分析
2.3.1 生長指標的測定
2.3.2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測定
2.3.3 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的測定
2.3.4 根系活力的測定
2.3.5 數據處理方法
2.4 結果與分析
2.4.1 不同水淹處理對草本植物生長指標的影響
2.4.1.1 水淹后植物的生存狀況
2.4.1.2 不同水淹處理對植物生長指標的影響
2.4.2 不同水淹處理對草本植物生理指標的影響
2.4.2.1 不同水淹處理對植物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影響
2.4.2.2 不同水淹處理對植物丙二醛的影響
2.4.2.3 不同水淹處理對植物根系活力的影響
2.5 討論
2.6 小結
第3章 前期水淹后期干旱對植物生理生態(tài)特性的影響
3.1 引言
3.2 供試材料和實驗設計
3.3 測定方法
3.3.1 生長指標的測定
3.3.2 葉綠素含量的測定
3.3.3 葉綠素熒光參數的測定
3.3.4 氣體交換參數的測定
3.3.5 生理生化指標的測定
3.3.6 數據處理與分析
3.4 結果與分析
3.4.1 前期水淹后期干旱脅迫對植物形態(tài)特征的影響
3.4.2 前期水淹后期干旱脅迫對植物光合生理的影響
3.4.2.1 前期水淹后期干旱脅迫對植物葉綠素含量的影響
3.4.2.2 前期水淹后期干旱脅迫對植物氣體交換參數的影響
3.4.2.3 前期水淹后期干旱脅迫對植物葉綠素熒光參數的影響
3.4.3 前期水淹后期干旱脅迫對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響
3.4.3.1 前期水淹后期干旱脅迫對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影響
3.4.3.2 前期水淹后期干旱脅迫對丙二醛的影響
3.4.3.3 前期水淹后期干旱脅迫對植物根系活力的影響
3.5 討論
3.6 小結
第4章 復水對河岸帶草本植物生理生態(tài)特性的影響
4.1 引言
4.2 供試材料和實驗設計
4.3 測定方法
4.3.1 各項生理生態(tài)指標的測定
4.3.2 數據處理與分析
4.4 結果與分析
4.4.1 復水對植物形態(tài)特征的影響
4.4.2 復水對植物光合生理的影響
4.4.2.1 復水后植物葉綠素含量的變化
4.4.2.2 復水后植物氣體交換參數的變化
4.4.3 復水對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響
4.4.3.1 復水后植物的滲透調節(jié)物質變化
4.4.3.2 復水后植物的丙二醛變化
4.4.3.3 復水后植物的根系活力變化
4.5 討論
4.6 小結
第5章 結論與展望
5.1 結論
5.1.1 水淹脅迫下植物的生長和生理、生態(tài)適應性
5.1.2 前期水淹、后期干旱脅迫下植物的生理、生態(tài)適應性
5.1.3 復水條件下植物的生長和生理、生態(tài)適應性
5.2 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1 植物光合熒光參數及氣體交換參數意義
附錄2 水淹試驗實施圖片
碩士期間論文發(fā)表情況及參加科研項目情況
致謝
本文編號:378724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projectlw/swxlw/3787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