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球蛋白堿性肽與Nisin對單增李斯特氏菌的協(xié)同抑菌機制
發(fā)布時間:2022-01-05 05:16
大豆球蛋白堿性肽(GBAP)是從大豆球蛋白中分離純化后所得到的一種具有抗菌能力的堿性多肽;乳酸鏈球菌素(Nisin)是由乳酸鏈球菌(Lactococcus lactis)分泌的一種對人體無毒害作用的多肽類抗菌素。本課題對兩種天然抗菌劑對單增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的協(xié)同抑菌作用及機制進行了研究。結(jié)果如下:(1)GBAP和Nisin對單增李斯特氏菌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GBAP對單增李斯特氏菌的最小抑菌濃度為0.2 mg/m L,Nisin對單增李斯特氏菌的最小抑菌濃度為0.5 mg/m L。GBAP和Nisin聯(lián)用對單增李斯特氏菌表現(xiàn)出協(xié)同抑菌效果,0.05mg/m L GBAP和0.0625 mg/m L Nisin復(fù)配使用即可有效抑制單增李斯特氏菌的生長。抑菌動力學(xué)實驗表明,GBAP和Nisin對單增李斯特氏菌的抑菌方式不同,兩者聯(lián)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各自功能上的不足。(2)Nisin對單增李斯特氏菌細胞膜和細胞形態(tài)具有極強的破壞作用,導(dǎo)致單增李斯特氏菌細胞膜明顯去極化,胞內(nèi)物質(zhì)大量外泄。GBAP對單增李斯特氏菌細胞膜和細胞形態(tài)的影響則較小。但GBAP...
【文章來源】:齊魯工業(yè)大學(xué)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72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AGBAP對單增李斯特氏菌的抗菌效果
齊魯工業(yè)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論文11按照公式2.2計算抗菌活力U:(2.2)A0:為初始吸光值,A:不同時間的吸光值2.4結(jié)果與討論2.4.1GBAP和Nisin單獨使用對單增李斯特氏菌的抑制效果圖2.1A顯示了經(jīng)不同濃度的GBAP抗菌劑處理后單增李斯特氏菌的生長情況。圖2.1A中的1號試管(陽性對照組)和2號試管渾濁,3-7和8號試管(陰性對照組)澄清,表明3-8號試管內(nèi)的單增李斯特氏菌無明顯生長現(xiàn)象,3號管對應(yīng)的GBAP抗菌劑濃度即為最小抑菌濃度。由此得出,GBAP對單增李斯特氏菌的最小抑菌濃度為0.2mg/mL。圖2.1AGBAP對單增李斯特氏菌的抗菌效果Figure2.1ATheantibacterialeffectofGBAPagainstL.monocytogenes圖2.1BNisin對單增李斯特氏菌的抗菌效果Figure2.1BTheantibacterialeffectofNisinagainstL.monocytogenes圖2.1B顯示了經(jīng)不同濃度的Nisin抗菌試劑處理后單增李斯特氏菌的生長00AAAU
Nisin抗菌試劑對單增李斯特氏菌的最小抑菌濃度為0.5mg/mL。實驗結(jié)果表明,GBAP和Nisin兩種抗菌試劑均能有效抑制單增李斯特氏菌的生長,單獨使用時GBAP對單增李斯特氏菌的抑制效果較Nisin更強。2.4.2GBAP和Nisin聯(lián)用對單增李斯特氏菌的抑制效果GBAP和Nisin兩種抗菌劑的協(xié)同抗菌效能,可通過分析兩種抗菌劑對單增李斯特氏菌的分級抑制濃度指數(shù)(FICI)來判定。無色的紅四氮唑,可以將溫性嗜氧菌代謝過程中產(chǎn)生的琥珀酸脫氫酶,還原為紅色的甲月替。因此,酶標孔的顏色變化,可以作為判定單增李斯特氏菌菌是否生長的依據(jù)。圖2.2GBAP和Nisin對單增李斯特氏菌的協(xié)同抑菌效果Figure2.2ThesynergisticantibacterialeffectofGBAPandNisinagainstL.monocytogenes如圖2.2所示,第3排第4列顯示無色,其后的酶標孔出現(xiàn)紅色,表明1/4MIC的GBAP和1/8MIC的Nisin聯(lián)用處理,即可對單增李斯特氏菌的生長產(chǎn)生明顯抑制。根據(jù)分級抑制濃度指數(shù)FICI公式,GBAP和Nisin復(fù)配使用的分級抑制濃度指數(shù)為FICI=0.375,表明GBAP和Nisin抗菌劑具有明顯的協(xié)同作用,GBAP和Nisin兩種抗菌劑復(fù)配使用的協(xié)同抑菌濃度為0.05mg/mLGBAP+0.0625mg/mLNisin。2.4.3GBAP和Nisin單獨使用及聯(lián)用對單增李斯特氏菌的抑菌動力學(xué)通過液體抑菌實驗,測定GBAP,Nisin以及GBAP+Nisin聯(lián)用后對單增李斯特氏菌的抑菌動力學(xué)。如圖2.3所示,可以看出,Nisin的抑菌活性在處理初期隨作用時間的增加呈現(xiàn)上升趨勢,在4-8h間達到活性峰,在8h活性后開始出現(xiàn)下降,且隨處理時間的增加呈下降趨勢。GBAP的抑菌活性隨著處理時間的增長呈持續(xù)的上升趨勢,在0-12h間其活性低于相同時間內(nèi)Nisin的活性,在12h后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Nisin、山梨酸鉀復(fù)合抑制尹家雞翅中腐敗菌的研究[J]. 孫夢桐,林洋,馬歡歡,呂欣然,白鳳翎,張平. 食品研究與開發(fā). 2017(16)
[2]單核細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主要毒力因子及其致病機理[J]. 崔煥忠,喬立橋,王義沖. 中國畜牧獸醫(yī). 2010(01)
本文編號:3569801
【文章來源】:齊魯工業(yè)大學(xué)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72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AGBAP對單增李斯特氏菌的抗菌效果
齊魯工業(yè)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論文11按照公式2.2計算抗菌活力U:(2.2)A0:為初始吸光值,A:不同時間的吸光值2.4結(jié)果與討論2.4.1GBAP和Nisin單獨使用對單增李斯特氏菌的抑制效果圖2.1A顯示了經(jīng)不同濃度的GBAP抗菌劑處理后單增李斯特氏菌的生長情況。圖2.1A中的1號試管(陽性對照組)和2號試管渾濁,3-7和8號試管(陰性對照組)澄清,表明3-8號試管內(nèi)的單增李斯特氏菌無明顯生長現(xiàn)象,3號管對應(yīng)的GBAP抗菌劑濃度即為最小抑菌濃度。由此得出,GBAP對單增李斯特氏菌的最小抑菌濃度為0.2mg/mL。圖2.1AGBAP對單增李斯特氏菌的抗菌效果Figure2.1ATheantibacterialeffectofGBAPagainstL.monocytogenes圖2.1BNisin對單增李斯特氏菌的抗菌效果Figure2.1BTheantibacterialeffectofNisinagainstL.monocytogenes圖2.1B顯示了經(jīng)不同濃度的Nisin抗菌試劑處理后單增李斯特氏菌的生長00AAAU
Nisin抗菌試劑對單增李斯特氏菌的最小抑菌濃度為0.5mg/mL。實驗結(jié)果表明,GBAP和Nisin兩種抗菌試劑均能有效抑制單增李斯特氏菌的生長,單獨使用時GBAP對單增李斯特氏菌的抑制效果較Nisin更強。2.4.2GBAP和Nisin聯(lián)用對單增李斯特氏菌的抑制效果GBAP和Nisin兩種抗菌劑的協(xié)同抗菌效能,可通過分析兩種抗菌劑對單增李斯特氏菌的分級抑制濃度指數(shù)(FICI)來判定。無色的紅四氮唑,可以將溫性嗜氧菌代謝過程中產(chǎn)生的琥珀酸脫氫酶,還原為紅色的甲月替。因此,酶標孔的顏色變化,可以作為判定單增李斯特氏菌菌是否生長的依據(jù)。圖2.2GBAP和Nisin對單增李斯特氏菌的協(xié)同抑菌效果Figure2.2ThesynergisticantibacterialeffectofGBAPandNisinagainstL.monocytogenes如圖2.2所示,第3排第4列顯示無色,其后的酶標孔出現(xiàn)紅色,表明1/4MIC的GBAP和1/8MIC的Nisin聯(lián)用處理,即可對單增李斯特氏菌的生長產(chǎn)生明顯抑制。根據(jù)分級抑制濃度指數(shù)FICI公式,GBAP和Nisin復(fù)配使用的分級抑制濃度指數(shù)為FICI=0.375,表明GBAP和Nisin抗菌劑具有明顯的協(xié)同作用,GBAP和Nisin兩種抗菌劑復(fù)配使用的協(xié)同抑菌濃度為0.05mg/mLGBAP+0.0625mg/mLNisin。2.4.3GBAP和Nisin單獨使用及聯(lián)用對單增李斯特氏菌的抑菌動力學(xué)通過液體抑菌實驗,測定GBAP,Nisin以及GBAP+Nisin聯(lián)用后對單增李斯特氏菌的抑菌動力學(xué)。如圖2.3所示,可以看出,Nisin的抑菌活性在處理初期隨作用時間的增加呈現(xiàn)上升趨勢,在4-8h間達到活性峰,在8h活性后開始出現(xiàn)下降,且隨處理時間的增加呈下降趨勢。GBAP的抑菌活性隨著處理時間的增長呈持續(xù)的上升趨勢,在0-12h間其活性低于相同時間內(nèi)Nisin的活性,在12h后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Nisin、山梨酸鉀復(fù)合抑制尹家雞翅中腐敗菌的研究[J]. 孫夢桐,林洋,馬歡歡,呂欣然,白鳳翎,張平. 食品研究與開發(fā). 2017(16)
[2]單核細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主要毒力因子及其致病機理[J]. 崔煥忠,喬立橋,王義沖. 中國畜牧獸醫(yī). 2010(01)
本文編號:356980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projectlw/swxlw/356980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