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鮑菇分離蛋白的制備、理化功能特性與抗氧化活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2-10 18:33
杏鮑菇(Pleurotus eryngii)是近年來開發(fā)栽培成功的集食藥兩用的大宗食用菌品種。杏鮑菇干物質中蛋白含量約35%,具有抗氧化、抗腫瘤等多種藥理作用,是一種優(yōu)質的食用菌蛋白來源。本論文以市售新鮮杏鮑菇為原料,對杏鮑菇分離蛋白的制備方法、蛋白結構、功能及其產物的抗氧化活性等進行了研究,為杏鮑菇分離蛋白的開發(fā)利用提供理論依據。主要的研究結論如下:(1)采用堿法提取杏鮑菇分離蛋白,經響應面優(yōu)化后得到最佳提取工藝為料液比1:5,pH值10.00,提取時間4.1 h,提取溫度為41 ℃,此時蛋白回收率為(67.09±0.26)%,純度為(73.25±0.17)%。使用復合法得到>100 kDa、50-100 kDa和10-50 kDa三種組分,其中>100 kDa蛋白組分的蛋白回收率為(22.16±1.54)%,純度為(64.87±3.05)%,50-100 kDa蛋白組分和10-50kDa蛋白組分的蛋白回收率分別為(8.35±0.57)%、(13.73±0.19)%,純度分別為(80.23±1.36)%和(79.85±0.51)%。(2)50-100 kDa、10-50 ...
【文章來源】:廣西大學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8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2-1?料液比(m/V)對蛋白回收率的影響??Fig_?2-1?Effect?of?solid-liquid?ratio?on?protein?recov^y?rate??...
Fig.?2-2?Effects?of?pH?values?on?protein?recovery?rate??2.4.2.3不同提取時間對杏鮑菇分離蛋白回收率的影響??在物料中,隨著時間的延長可溶性物質的溶出量隨之增加,稱為擴散定律。從圖2-3??可以看出,隨著提取時間的增加,杏鮑菇分離蛋白的回收率先增加后趨于平緩,在提取??時間為4?h時回收率達到最大值(48.16±0.91)?%,此時與提取時間分別為3?h、6?h時??有顯著性差異(p<0.05)。而后隨著時間的增加,杏鮑菇分離蛋白的回收率卻有所下降。??據研宄發(fā)現,蛋白的溶解過程是蛋白中的一些基團與溶劑(去離子水)發(fā)生溶劑化作用,??在一定時間之后才能達到平衡狀態(tài)【98]。因此提取時間過短,蛋白從不能從原料中完全溶??解。但隨著提取時間的延長,蛋白溶出量達到飽和,因此繼續(xù)延長提取時間,蛋白回收??率不再有明顯的增加。因此杏鮑菇分離蛋白的最佳提取時間值為4?h。??18??
2.4.2.4不同提取溫度對杏鮑菇分離蛋白回收率的影響??隨著溶液溫度升高,蛋白分子之間運動加快,蛋白回收率上升,在不影響蛋白變性??的情況下考察提取溫度對蛋白回收率的影響。從圖2-4可以看出,隨著提取溫度的增加,??杏鮑菇分離蛋白回收率先增大后減少,并在40?°C時達到最大值為(45.38±0.91)?%,??此時與提取溫度分別為30°C、50°C有顯著性差異(p<0.05)。當溫度升高時,杏鮑菇??分離蛋白的回收率有所下降。這可能是因為,在一定溫度范圍內,溫度升高使蛋白分子??立體結構得到伸展,有利于水和蛋白相互作用,蛋白溶解度得到提升。而如果溫度過高??的話,疏水相互作用減弱,蛋白結構過度展開,一些非極性基團暴露,蛋白溶解度降低,??從而導致回收率降低[44]。因此選擇提取杏鮑菇分離蛋白的最佳提取溫度值為40?°C。??19??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再造型杏鮑菇即食脆片的工藝研究[J]. 劉晶晶,冀宏,鄭雪平,朱月明,乙安婷,王倩玉. 食品工業(yè). 2018(10)
[2]杏鮑菇分離蛋白和清蛋白的理化性質及功能分析[J]. 魏君慧,薛媛,馮莉,張若曦,王小晶,雷宏杰,徐懷德. 食品科學. 2018(18)
[3]白靈菇蛋白提取及功能特性和結構分析[J]. 張艷榮,高宇航,劉婷婷,宋云禹,陳丙宇,王大為. 食品科學. 2018(14)
[4]超聲波輔助鹽溶法提取杏鮑菇蛋白的工藝優(yōu)化[J]. 郎田田,雷姝敏,陳紅. 中國調味品. 2018(06)
[5]杏鮑菇蛋白質功能特性研究[J]. 史瑞婕,郭豐銘,董亞楠,宋天亮,馮翠萍. 食品科技. 2018(02)
[6]中國居民蛋白質攝入量狀況分析[J]. 羅潔霞,許世衛(wèi). 農業(yè)展望. 2017(10)
[7]世界人口展望: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J]. 烏拉爾·沙爾賽開. 生態(tài)經濟. 2017(09)
[8]杏鮑菇蛋白質提取及功能性質測定[J]. 陳雪洋,劉亞瓊,于振林,劉珊珊. 食品科技. 2017(05)
[9]基于紅外光譜分析熱處理對牛乳蛋白質二級結構的影響[J]. 孫佳悅,錢方,姜淑娟,妥彥峰,牟光慶. 食品科學. 2017(23)
[10]雙孢蘑菇蛋白質提取工藝優(yōu)化及其電泳分析[J]. 王淑玲,劉戰(zhàn)麗. 食品科技. 2016(03)
博士論文
[1]超聲和超聲協同堿預處理對大米蛋白酶解效果影響及過程模擬研究[D]. 李素云.江蘇大學 2017
[2]食用菌/菌糠多糖提取分離構效評價及其應用研究[D]. 張穎.內蒙古農業(yè)大學 2015
[3]杏鮑菇蛋白抗氧化活性、抗增殖活性及免疫調節(jié)活性研究[D]. Alfred Mugambi Mariga.南京農業(yè)大學 2014
[4]噴射蒸煮制備米糠、碎米蛋白及其功能性研究[D]. 夏寧.華南理工大學 2012
[5]鷹嘴豆分離蛋白的制備及其功能性質研究[D]. 張濤.江南大學 2005
[6]食用菌抗病毒蛋白的特性、基因克隆與表達[D]. 付鳴佳.福建農林大學 2002
碩士論文
[1]混菌固態(tài)發(fā)酵玉米秸稈產單細胞蛋白飼料的研究[D]. 張阿強.蘭州交通大學 2017
[2]豬血漿白蛋白的雙水相萃取、純化及鑒定[D]. 賈春曉.廣西大學 2017
[3]超聲輔助酶法水解杏鮑菇制備高F值寡肽液[D]. 漆倩涯.甘肅農業(yè)大學 2017
[4]杏鮑菇蛋白質提取及其功能特性研究[D]. 郭豐銘.山西農業(yè)大學 2017
[5]雙孢蘑菇多糖的提取分離及其免疫調節(jié)作用研究[D]. 趙肖通.天津商業(yè)大學 2017
[6]杏鮑菇脆片工藝優(yōu)化及產品開發(fā)研究[D]. 馬征祥.山東農業(yè)大學 2016
[7]富硒平菇中硒蛋白的提取及特膳食品的開發(fā)[D]. 彭煒.貴州大學 2016
[8]褐蘑菇營養(yǎng)和活性成分分析及體外抗氧化功能研究[D]. 梁曉麗.揚州大學 2015
[9]香菇肽制取工藝優(yōu)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D]. 于曉平.吉林農業(yè)大學 2015
[10]陜北羊肚菌菌絲體活性多肽的分離方法及抗氧化性的研究[D]. 姚堯.延安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533171
【文章來源】:廣西大學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8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2-1?料液比(m/V)對蛋白回收率的影響??Fig_?2-1?Effect?of?solid-liquid?ratio?on?protein?recov^y?rate??...
Fig.?2-2?Effects?of?pH?values?on?protein?recovery?rate??2.4.2.3不同提取時間對杏鮑菇分離蛋白回收率的影響??在物料中,隨著時間的延長可溶性物質的溶出量隨之增加,稱為擴散定律。從圖2-3??可以看出,隨著提取時間的增加,杏鮑菇分離蛋白的回收率先增加后趨于平緩,在提取??時間為4?h時回收率達到最大值(48.16±0.91)?%,此時與提取時間分別為3?h、6?h時??有顯著性差異(p<0.05)。而后隨著時間的增加,杏鮑菇分離蛋白的回收率卻有所下降。??據研宄發(fā)現,蛋白的溶解過程是蛋白中的一些基團與溶劑(去離子水)發(fā)生溶劑化作用,??在一定時間之后才能達到平衡狀態(tài)【98]。因此提取時間過短,蛋白從不能從原料中完全溶??解。但隨著提取時間的延長,蛋白溶出量達到飽和,因此繼續(xù)延長提取時間,蛋白回收??率不再有明顯的增加。因此杏鮑菇分離蛋白的最佳提取時間值為4?h。??18??
2.4.2.4不同提取溫度對杏鮑菇分離蛋白回收率的影響??隨著溶液溫度升高,蛋白分子之間運動加快,蛋白回收率上升,在不影響蛋白變性??的情況下考察提取溫度對蛋白回收率的影響。從圖2-4可以看出,隨著提取溫度的增加,??杏鮑菇分離蛋白回收率先增大后減少,并在40?°C時達到最大值為(45.38±0.91)?%,??此時與提取溫度分別為30°C、50°C有顯著性差異(p<0.05)。當溫度升高時,杏鮑菇??分離蛋白的回收率有所下降。這可能是因為,在一定溫度范圍內,溫度升高使蛋白分子??立體結構得到伸展,有利于水和蛋白相互作用,蛋白溶解度得到提升。而如果溫度過高??的話,疏水相互作用減弱,蛋白結構過度展開,一些非極性基團暴露,蛋白溶解度降低,??從而導致回收率降低[44]。因此選擇提取杏鮑菇分離蛋白的最佳提取溫度值為40?°C。??19??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再造型杏鮑菇即食脆片的工藝研究[J]. 劉晶晶,冀宏,鄭雪平,朱月明,乙安婷,王倩玉. 食品工業(yè). 2018(10)
[2]杏鮑菇分離蛋白和清蛋白的理化性質及功能分析[J]. 魏君慧,薛媛,馮莉,張若曦,王小晶,雷宏杰,徐懷德. 食品科學. 2018(18)
[3]白靈菇蛋白提取及功能特性和結構分析[J]. 張艷榮,高宇航,劉婷婷,宋云禹,陳丙宇,王大為. 食品科學. 2018(14)
[4]超聲波輔助鹽溶法提取杏鮑菇蛋白的工藝優(yōu)化[J]. 郎田田,雷姝敏,陳紅. 中國調味品. 2018(06)
[5]杏鮑菇蛋白質功能特性研究[J]. 史瑞婕,郭豐銘,董亞楠,宋天亮,馮翠萍. 食品科技. 2018(02)
[6]中國居民蛋白質攝入量狀況分析[J]. 羅潔霞,許世衛(wèi). 農業(yè)展望. 2017(10)
[7]世界人口展望: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J]. 烏拉爾·沙爾賽開. 生態(tài)經濟. 2017(09)
[8]杏鮑菇蛋白質提取及功能性質測定[J]. 陳雪洋,劉亞瓊,于振林,劉珊珊. 食品科技. 2017(05)
[9]基于紅外光譜分析熱處理對牛乳蛋白質二級結構的影響[J]. 孫佳悅,錢方,姜淑娟,妥彥峰,牟光慶. 食品科學. 2017(23)
[10]雙孢蘑菇蛋白質提取工藝優(yōu)化及其電泳分析[J]. 王淑玲,劉戰(zhàn)麗. 食品科技. 2016(03)
博士論文
[1]超聲和超聲協同堿預處理對大米蛋白酶解效果影響及過程模擬研究[D]. 李素云.江蘇大學 2017
[2]食用菌/菌糠多糖提取分離構效評價及其應用研究[D]. 張穎.內蒙古農業(yè)大學 2015
[3]杏鮑菇蛋白抗氧化活性、抗增殖活性及免疫調節(jié)活性研究[D]. Alfred Mugambi Mariga.南京農業(yè)大學 2014
[4]噴射蒸煮制備米糠、碎米蛋白及其功能性研究[D]. 夏寧.華南理工大學 2012
[5]鷹嘴豆分離蛋白的制備及其功能性質研究[D]. 張濤.江南大學 2005
[6]食用菌抗病毒蛋白的特性、基因克隆與表達[D]. 付鳴佳.福建農林大學 2002
碩士論文
[1]混菌固態(tài)發(fā)酵玉米秸稈產單細胞蛋白飼料的研究[D]. 張阿強.蘭州交通大學 2017
[2]豬血漿白蛋白的雙水相萃取、純化及鑒定[D]. 賈春曉.廣西大學 2017
[3]超聲輔助酶法水解杏鮑菇制備高F值寡肽液[D]. 漆倩涯.甘肅農業(yè)大學 2017
[4]杏鮑菇蛋白質提取及其功能特性研究[D]. 郭豐銘.山西農業(yè)大學 2017
[5]雙孢蘑菇多糖的提取分離及其免疫調節(jié)作用研究[D]. 趙肖通.天津商業(yè)大學 2017
[6]杏鮑菇脆片工藝優(yōu)化及產品開發(fā)研究[D]. 馬征祥.山東農業(yè)大學 2016
[7]富硒平菇中硒蛋白的提取及特膳食品的開發(fā)[D]. 彭煒.貴州大學 2016
[8]褐蘑菇營養(yǎng)和活性成分分析及體外抗氧化功能研究[D]. 梁曉麗.揚州大學 2015
[9]香菇肽制取工藝優(yōu)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D]. 于曉平.吉林農業(yè)大學 2015
[10]陜北羊肚菌菌絲體活性多肽的分離方法及抗氧化性的研究[D]. 姚堯.延安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53317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projectlw/qgylw/353317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