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C/黃麻地膜制備工藝優(yōu)化
發(fā)布時間:2021-08-26 15:41
研究了以羧甲基纖維素(CMC)和黃麻落麻纖維為原料的麻地膜制備工藝。采用二次通用旋轉組合設計,探索了不同制備工藝下的麻地膜性能運用Design Expert軟件計算得出各工藝因子與各麻地膜性能指標之間的回歸方程。建立目標函數后采用隨機方向搜索法求解最優(yōu)工藝參數,得到麻地膜制備的綜合最優(yōu)工藝為:CMC/黃麻58/42,培烘溫度136℃,時間49 min。在該工藝下地膜的干、濕抗張指數分別達到15.115 3、3.094 7 N·m/g,濕伸長率為1.18%,透氣量為56.16 mm/s,透濕量為110.129 g/(m2·h)。地膜濕強顯著提高,保熵性得到改善。
【文章來源】:上海紡織科技. 2020,48(01)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6 頁
【部分圖文】:
不同工藝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對干抗張指數的影響
由圖1(a)可知:當黃麻質量分數較小時,隨著溫度的升高,地膜的干抗張指數逐漸增大;當黃麻質量分數較大時,溫度從120℃增大到130℃,地膜的干抗張指數隨之增大;超過130℃后,干抗張指數逐漸減小;隨著黃麻質量分數的增加,地膜的干抗張指數整體呈現減小趨勢。如圖1(b)所示,隨著黃麻質量分數增大,地膜的干抗張指數也呈減小趨勢;隨著時間的增加,干抗張指數略微增大。如圖1(c)所示:當焙烘時間較短時,隨著溫度升高,地膜的干抗張指數增大,但溫度超過140℃后增勢不明顯;當焙烘時間較長時,干抗張指數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當溫度較低時,地膜的干抗張指數隨著時間的延長而顯著增大,但溫度升高后,干抗張指數隨著時間的延長而逐漸減小。由圖1可知,理論上,當黃麻質量分數為20%,焙烘溫度為140℃,時間為50 min時,干抗張指數相對最優(yōu),能達到20.39 N·m/g。圖3 不同工藝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對濕伸長率的影響
圖2 不同工藝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對濕抗張指數的影響由圖2(a)可知:隨著黃麻質量分數和溫度的增大,地膜的濕抗張指數隨之減小。圖2(b)反映了黃麻質量分數和時間的交互作用對濕抗張指數的影響。當焙烘時間較短時,地膜的濕抗張指數隨著黃麻質量分數的增大而減小;隨著時間延長,當黃麻質量分數從20%增加到45%,濕抗張指數增大;當黃麻質量分數繼續(xù)增大時,濕抗張指數隨之減小;當黃麻質量分數較小時,地膜的濕抗張指數隨著時間的延長而減小,且焙烘一定時間后,該因素對濕抗張指數的影響變得不明顯;當黃麻質量分數較大時,濕抗張指數隨時間的延長而增大。從圖2(c)可知:地膜的濕抗張指數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此時,濕抗張指數隨著時間的延長僅略有增大。由圖2可以得出,當黃麻質量分數為20%,焙烘溫度為120℃,時間為35 min時,理論上濕抗張指數能達到最大值,為4.35 N·m/g。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麻增強型淀粉基復合膜的制備與力學性能研究[J]. 劉明洋,張斌,郁崇文,高丙文,張云川. 產業(yè)用紡織品. 2018(10)
[2]黃麻/棉非織造農用地膜的性能研究[J]. 何俊俊,楊建忠,張譯文,崔雙科. 紡織科學與工程學報. 2018(04)
[3]可降解黃麻/棉地膜的制備與性能研究[J]. 王思意,楊建平,郁崇文. 產業(yè)用紡織品. 2018(08)
[4]薄型黃麻/低熔點纖維復合地膜材料的研制[J]. 羅慧,張磊,林志行,劉劍,陳云媚,靳向煜,王洪. 紡織學報. 2013(05)
[5]采用陽離子聚合物和羧甲基纖維素制備濕擦拭紙[J]. 衛(wèi)曉林. 國際造紙. 2012(06)
[6]環(huán)保型麻地膜研究新進展[J]. 王朝云. 中國麻業(yè)科學. 2009(S1)
[7]羧甲基纖維素鈉的性質及其在造紙工業(yè)中的應用[J]. 李黨國. 黑龍江造紙. 2008(03)
[8]農用薄膜應用現狀及可降解農膜研究進展[J]. 呂江南,王朝云,易永健. 中國麻業(yè)科學. 2007(03)
[9]低緊度紙的濕抗張強度(恒速拉伸法)[J]. 張景彥. 天津造紙. 1987(01)
本文編號:3364510
【文章來源】:上海紡織科技. 2020,48(01)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6 頁
【部分圖文】:
不同工藝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對干抗張指數的影響
由圖1(a)可知:當黃麻質量分數較小時,隨著溫度的升高,地膜的干抗張指數逐漸增大;當黃麻質量分數較大時,溫度從120℃增大到130℃,地膜的干抗張指數隨之增大;超過130℃后,干抗張指數逐漸減小;隨著黃麻質量分數的增加,地膜的干抗張指數整體呈現減小趨勢。如圖1(b)所示,隨著黃麻質量分數增大,地膜的干抗張指數也呈減小趨勢;隨著時間的增加,干抗張指數略微增大。如圖1(c)所示:當焙烘時間較短時,隨著溫度升高,地膜的干抗張指數增大,但溫度超過140℃后增勢不明顯;當焙烘時間較長時,干抗張指數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當溫度較低時,地膜的干抗張指數隨著時間的延長而顯著增大,但溫度升高后,干抗張指數隨著時間的延長而逐漸減小。由圖1可知,理論上,當黃麻質量分數為20%,焙烘溫度為140℃,時間為50 min時,干抗張指數相對最優(yōu),能達到20.39 N·m/g。圖3 不同工藝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對濕伸長率的影響
圖2 不同工藝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對濕抗張指數的影響由圖2(a)可知:隨著黃麻質量分數和溫度的增大,地膜的濕抗張指數隨之減小。圖2(b)反映了黃麻質量分數和時間的交互作用對濕抗張指數的影響。當焙烘時間較短時,地膜的濕抗張指數隨著黃麻質量分數的增大而減小;隨著時間延長,當黃麻質量分數從20%增加到45%,濕抗張指數增大;當黃麻質量分數繼續(xù)增大時,濕抗張指數隨之減小;當黃麻質量分數較小時,地膜的濕抗張指數隨著時間的延長而減小,且焙烘一定時間后,該因素對濕抗張指數的影響變得不明顯;當黃麻質量分數較大時,濕抗張指數隨時間的延長而增大。從圖2(c)可知:地膜的濕抗張指數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此時,濕抗張指數隨著時間的延長僅略有增大。由圖2可以得出,當黃麻質量分數為20%,焙烘溫度為120℃,時間為35 min時,理論上濕抗張指數能達到最大值,為4.35 N·m/g。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麻增強型淀粉基復合膜的制備與力學性能研究[J]. 劉明洋,張斌,郁崇文,高丙文,張云川. 產業(yè)用紡織品. 2018(10)
[2]黃麻/棉非織造農用地膜的性能研究[J]. 何俊俊,楊建忠,張譯文,崔雙科. 紡織科學與工程學報. 2018(04)
[3]可降解黃麻/棉地膜的制備與性能研究[J]. 王思意,楊建平,郁崇文. 產業(yè)用紡織品. 2018(08)
[4]薄型黃麻/低熔點纖維復合地膜材料的研制[J]. 羅慧,張磊,林志行,劉劍,陳云媚,靳向煜,王洪. 紡織學報. 2013(05)
[5]采用陽離子聚合物和羧甲基纖維素制備濕擦拭紙[J]. 衛(wèi)曉林. 國際造紙. 2012(06)
[6]環(huán)保型麻地膜研究新進展[J]. 王朝云. 中國麻業(yè)科學. 2009(S1)
[7]羧甲基纖維素鈉的性質及其在造紙工業(yè)中的應用[J]. 李黨國. 黑龍江造紙. 2008(03)
[8]農用薄膜應用現狀及可降解農膜研究進展[J]. 呂江南,王朝云,易永健. 中國麻業(yè)科學. 2007(03)
[9]低緊度紙的濕抗張強度(恒速拉伸法)[J]. 張景彥. 天津造紙. 1987(01)
本文編號:336451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projectlw/qgylw/3364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