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取代苯基-4H-1,2,4-三氮唑-3-胺的合成及對肺癌細胞的抑制活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7-07 15:49
研究背景:氨基三唑類化合物具有廣泛的生物學和藥理學性質(zhì),如抗菌、抗氧化、抗微生物、抗病毒、抗癌等。三唑環(huán)是生物體內(nèi)組氨酸和組胺的基本組成結構,是這兩種物質(zhì)表達生物活性和發(fā)生生物學作用的主要基團。作為許多酶的活性中心功能基團,并與許多重要的生物化學反應相關聯(lián)的三唑環(huán)結構,在生命活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據(jù)已報導的文獻記載,三唑環(huán)也是許多藥品制備的活性基底。由于三唑環(huán)的這種生物學特性,其衍生物在醫(yī)藥領域(尤其是抗腫瘤方面)的發(fā)展中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目的與意義:本研究通過結合計算機輔助設計合成的方式,設計并合成了氨基三唑類衍生物(TA),篩選能夠抑制腫瘤細胞增殖,降低毒副作用的活性結構。探索氨基三唑衍生物對肺癌細胞增殖抑制作用、誘導凋亡作用,為抗肺癌藥物研究提供參考依據(jù)。方法:經(jīng)過縮合反應、硫取代、聯(lián)胺取代,以及合環(huán)等4步化學反應,合成11個4,5-取代苯基-4H-1,2,4-三氮唑-3-胺衍生物。通過MTT法、細胞熒光染色、流式細胞術、蛋白免疫印跡法,觀察誘導細胞凋亡作用及其機制。結果:通過系列化學反應順利得到11個目標化合物,且合成的11個4,5-取代苯基-4H-1,2,4-三氮唑-3-...
【文章頁數(shù)】:9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獻綜述
1.1 癌癥的概述
1.2 肺癌的現(xiàn)狀
1.3 肺癌的發(fā)病因素
1.3.1 遺傳因素
1.3.2 性別因素
1.3.3 吸煙
1.3.4 電離輻射
1.3.5 其他因素
1.4 肺癌的治療方法
1.4.1 化學治療
1.4.2 手術治療
1.4.3 放射治療
1.4.4 分子靶向治療
1.5 細胞凋亡
1.6 氨基三唑類衍生物的研究進展
1.6.1 抗菌作用
1.6.2 抗氧化作用
1.6.3 抗炎作用
1.6.4 抗腫瘤作用
1.7 氨基三唑結構類抗癌化合物
1.8 目的與意義
第二章 氨基三唑衍生物的設計
2.1 先導化合物的發(fā)現(xiàn)
2.2 先導化合物分子對接模擬
2.3 氨基三唑衍生物的結構設計
2.4 技術路線
第三章 藥物合成
3.1 實驗材料
3.2 儀器設備
3.3 實驗內(nèi)容
3.3.1 中間體N-(4-取代)苯甲酰胺(1a-1k)的合成
3.3.2 中間體N-(4-取代)硫代苯甲酰胺(2a-2k)的合成
3.3.3 中間體N-取代苯基-N'-氨基取代苯甲脒(3a-3k)的合成
3.3.4 目標化合物三唑類衍生物(4a-4k)的合成
3.4 結果分析
3.4.1 硫代反應條件篩選
3.4.2 圖譜分析
3.5 討論
3.5.1 化學合成
3.5.2 氨基三唑系列衍生物結構及其特征分析
第四章 抗腫瘤活性篩選
4.1 實驗材料
4.1.1 細胞株的來源
4.1.2 實驗試劑
4.1.3 試劑配制
4.2 儀器設備
4.3 實驗內(nèi)容
4.3.1 MTT 細胞毒性檢測
4.3.2 細胞核紅藍雙染實驗
4.3.3 流式細胞儀凋亡檢測
4.3.4 蛋白免疫印記實驗
4.4 結果與分析
4.4.1 MTT細胞毒性結果分析
4.4.2 細胞核紅藍雙染結果分析
4.4.3 流式細胞儀檢測結果分析
4.4.4 蛋白免疫印記結果分析
4.5 討論
第五章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個人簡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肺癌患者免疫狀況與手術的關系[J]. 肖永光,王博,毛志福. 腫瘤學雜志. 2019(03)
[2]循環(huán)腫瘤細胞與腫瘤轉(zhuǎn)移的關系及在靶向治療中的作用[J]. 郭文慧,潘云,李艷. 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 2019(03)
[3]191例腫瘤相關性疲勞患者的中醫(yī)病機研究[J]. 關潔珊,羅智杰,林麗珠. 世界中醫(yī)藥. 2019(02)
[4]非小細胞肺癌再程放療聯(lián)合化療的臨床療效觀察[J]. 王永雄,李國苗. 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 2019(08)
[5]阿帕替尼聯(lián)合靜脈化療治療晚期肺癌相關惡性胸腔積液的療效觀察[J]. 楊燕峰,潘琴,王純. 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 2019(06)
[6]廣泛期小細胞肺癌放射治療研究進展[J]. 常曉松,甄鵬,王俊杰. 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 2019(06)
[7]多原發(fā)惡性腫瘤臨床特點及發(fā)病機制的研究進展[J]. 陳學燕,李利亞. 中日友好醫(yī)院學報. 2019(01)
[8]完全電視胸腔鏡手術與胸腔鏡輔助小切口手術治療早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比較[J]. 解少強,吳遠林,王永富. 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 2019(01)
[9]胸部CT灌注成像對周圍型肺癌分期及腫瘤壞死的評估價值[J]. 韓朋飛,黨治國.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9(01)
[10]中國城市癌癥早診早治項目進展[J]. 陳萬青,李霓,石菊芳,任建松,陳宏達,李江,代敏,赫捷. 中國腫瘤. 2019(01)
碩士論文
[1]2-十二亞砜-1,4-萘醌誘導胃癌細胞凋亡機制的研究[D]. 劉暢.黑龍江八一農(nóng)墾大學 2018
[2]螺[4,5]癸烷衍生物的設計、合成及體外抗腫瘤活性初篩[D]. 劉媚鈺.黑龍江八一農(nóng)墾大學 2018
[3]7-羥基-4-苯基香豆素含三氮唑類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腫瘤活性研究[D]. 劉傳峰.延邊大學 2018
[4]新型磺胺類含氮衍生物的設計、合成及抗腫瘤活性評價[D]. 趙若含.鄭州大學 2018
[5]新型芳雜環(huán)連三氮唑類衍生物的抗腫瘤活性及機制的研究[D]. 侯玉輝.鄭州大學 2018
[6][1,2,4]三氮唑并[1,5-a]嘧啶類LSD1抑制劑的設計、合成及其抗腫瘤活性評價[D]. 王帥.鄭州大學 2017
[7]新型磺胺三氮唑衍生物的設計、合成及抗腫瘤活性評價[D]. 劉英超.鄭州大學 2017
[8]氮雜環(huán)卡賓鈀配合物對咪唑及香豆素類中藥活性成分的結構修飾研究[D]. 姚云.廣東藥科大學 2016
[9]參芪扶正注射液聯(lián)合GP方案治療Ⅲ/Ⅳ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療效分析[D]. 林彩虹.中國中醫(yī)科學院 2014
[10]含苯并咪唑環(huán)的噁二唑和三唑并噻二嗪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D]. 李麗娜.遼寧師范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656718
【文章頁數(shù)】:9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獻綜述
1.1 癌癥的概述
1.2 肺癌的現(xiàn)狀
1.3 肺癌的發(fā)病因素
1.3.1 遺傳因素
1.3.2 性別因素
1.3.3 吸煙
1.3.4 電離輻射
1.3.5 其他因素
1.4 肺癌的治療方法
1.4.1 化學治療
1.4.2 手術治療
1.4.3 放射治療
1.4.4 分子靶向治療
1.5 細胞凋亡
1.6 氨基三唑類衍生物的研究進展
1.6.1 抗菌作用
1.6.2 抗氧化作用
1.6.3 抗炎作用
1.6.4 抗腫瘤作用
1.7 氨基三唑結構類抗癌化合物
1.8 目的與意義
第二章 氨基三唑衍生物的設計
2.1 先導化合物的發(fā)現(xiàn)
2.2 先導化合物分子對接模擬
2.3 氨基三唑衍生物的結構設計
2.4 技術路線
第三章 藥物合成
3.1 實驗材料
3.2 儀器設備
3.3 實驗內(nèi)容
3.3.1 中間體N-(4-取代)苯甲酰胺(1a-1k)的合成
3.3.2 中間體N-(4-取代)硫代苯甲酰胺(2a-2k)的合成
3.3.3 中間體N-取代苯基-N'-氨基取代苯甲脒(3a-3k)的合成
3.3.4 目標化合物三唑類衍生物(4a-4k)的合成
3.4 結果分析
3.4.1 硫代反應條件篩選
3.4.2 圖譜分析
3.5 討論
3.5.1 化學合成
3.5.2 氨基三唑系列衍生物結構及其特征分析
第四章 抗腫瘤活性篩選
4.1 實驗材料
4.1.1 細胞株的來源
4.1.2 實驗試劑
4.1.3 試劑配制
4.2 儀器設備
4.3 實驗內(nèi)容
4.3.1 MTT 細胞毒性檢測
4.3.2 細胞核紅藍雙染實驗
4.3.3 流式細胞儀凋亡檢測
4.3.4 蛋白免疫印記實驗
4.4 結果與分析
4.4.1 MTT細胞毒性結果分析
4.4.2 細胞核紅藍雙染結果分析
4.4.3 流式細胞儀檢測結果分析
4.4.4 蛋白免疫印記結果分析
4.5 討論
第五章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個人簡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肺癌患者免疫狀況與手術的關系[J]. 肖永光,王博,毛志福. 腫瘤學雜志. 2019(03)
[2]循環(huán)腫瘤細胞與腫瘤轉(zhuǎn)移的關系及在靶向治療中的作用[J]. 郭文慧,潘云,李艷. 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 2019(03)
[3]191例腫瘤相關性疲勞患者的中醫(yī)病機研究[J]. 關潔珊,羅智杰,林麗珠. 世界中醫(yī)藥. 2019(02)
[4]非小細胞肺癌再程放療聯(lián)合化療的臨床療效觀察[J]. 王永雄,李國苗. 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 2019(08)
[5]阿帕替尼聯(lián)合靜脈化療治療晚期肺癌相關惡性胸腔積液的療效觀察[J]. 楊燕峰,潘琴,王純. 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 2019(06)
[6]廣泛期小細胞肺癌放射治療研究進展[J]. 常曉松,甄鵬,王俊杰. 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 2019(06)
[7]多原發(fā)惡性腫瘤臨床特點及發(fā)病機制的研究進展[J]. 陳學燕,李利亞. 中日友好醫(yī)院學報. 2019(01)
[8]完全電視胸腔鏡手術與胸腔鏡輔助小切口手術治療早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比較[J]. 解少強,吳遠林,王永富. 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 2019(01)
[9]胸部CT灌注成像對周圍型肺癌分期及腫瘤壞死的評估價值[J]. 韓朋飛,黨治國.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9(01)
[10]中國城市癌癥早診早治項目進展[J]. 陳萬青,李霓,石菊芳,任建松,陳宏達,李江,代敏,赫捷. 中國腫瘤. 2019(01)
碩士論文
[1]2-十二亞砜-1,4-萘醌誘導胃癌細胞凋亡機制的研究[D]. 劉暢.黑龍江八一農(nóng)墾大學 2018
[2]螺[4,5]癸烷衍生物的設計、合成及體外抗腫瘤活性初篩[D]. 劉媚鈺.黑龍江八一農(nóng)墾大學 2018
[3]7-羥基-4-苯基香豆素含三氮唑類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腫瘤活性研究[D]. 劉傳峰.延邊大學 2018
[4]新型磺胺類含氮衍生物的設計、合成及抗腫瘤活性評價[D]. 趙若含.鄭州大學 2018
[5]新型芳雜環(huán)連三氮唑類衍生物的抗腫瘤活性及機制的研究[D]. 侯玉輝.鄭州大學 2018
[6][1,2,4]三氮唑并[1,5-a]嘧啶類LSD1抑制劑的設計、合成及其抗腫瘤活性評價[D]. 王帥.鄭州大學 2017
[7]新型磺胺三氮唑衍生物的設計、合成及抗腫瘤活性評價[D]. 劉英超.鄭州大學 2017
[8]氮雜環(huán)卡賓鈀配合物對咪唑及香豆素類中藥活性成分的結構修飾研究[D]. 姚云.廣東藥科大學 2016
[9]參芪扶正注射液聯(lián)合GP方案治療Ⅲ/Ⅳ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療效分析[D]. 林彩虹.中國中醫(yī)科學院 2014
[10]含苯并咪唑環(huán)的噁二唑和三唑并噻二嗪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D]. 李麗娜.遼寧師范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65671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projectlw/hxgylw/365671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