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酯熱解制備二苯甲烷二異氰酸酯實驗及模擬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2-01 22:42
作為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工中間體,二苯甲烷二異氰酸酯(MDI)廣泛應用在聚氨酯(PU)、涂料、膠粘劑等行業(yè)。目前,MDI主要通過光氣法生產。其原料光氣劇毒且副產物HCl腐蝕性較強。因此,本文采用具有工業(yè)應用前景的氨基甲酸酯熱解法制備異氰酸酯,系統(tǒng)開展熱解制備工藝、反應機理及反應器放大規(guī)律的研究:(1)以泡沫銅為催化劑,開展了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MDC)在鄰二氯苯溶劑中催化熱解制備MDI的工藝研究。熱解的最優(yōu)條件為:反應溫度250℃,反應物加入量為溶劑加入量的2%,反應時間2 h,催化劑加入量為MDC量的2%,在該條件下,MDI收率達到95.8%。(2)采用DFT方法研究了 MDC非催化熱解及Cu(111)晶面表面催化熱解反應機理。MDC非催化熱解反應路徑分別以兩個共平面的四元環(huán)為過渡態(tài),隨后發(fā)生順式的消去反應,生成甲醇及異氰酸根。MDC分別消去兩分子甲醇的過渡態(tài)能壘分別為120 kJ/mol與116 kJ/mol。Cu(111)晶面催化熱解時發(fā)現Cu親電攻擊羰基O和甲氧基O,協(xié)同活化后出現活化中間體,即甲氧自由基與基體的脫離。計算得到的過渡態(tài)能壘為63 kJ/mol,較非催化過程降低5...
【文章來源】:北京化工大學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7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2?CFD求解的基本流程??Fig.?1-2?basic?flow?of?CFD?solution??1.4.2.2?CFD模擬中攪拌器的處理模型??
?第一章文獻綜述????原料、產品組?t ̄??_部分成分析及分析r??買驗2部分方法的建立?丨f''1?隹色?!??^?^?第??第?\?j,mdg熱解制備?究??i^i#y?mdi實驗及機!?>催化熱解工藝條件優(yōu)化丨??理研究?:?>?反應機理研究?:結??緒?3??I?g??■?_究?筇??▼??圖1-3論文研宄內容與框架??Fig.?1-3?Research?content?and?framework??15??
?第二章實驗部分???次,放入電熱鼓風干燥箱烘箱里千燥12?h,制得泡沫銅催化劑。??2.2A2泡沫銅催化劑的評價??根據熱解反應的特點搭建如圖2-1所示的MDC熱解實驗裝置,MDC熱解反應在??1L攪拌釜式反應器中進行,攪拌槳采用三葉攪拌獎。惰性N2由鋼瓶提供,溫度由精??密溫度控制儀表控制,反應釜內壓力通過背壓閥進行調節(jié)。MDC熱解反應的實驗步??驟如下:??(1)檢漏:打開氮氣進氣流量控制閥,向反應釜中充入氮氣,充氣過程中不斷??調整背壓閥,當反應釜壓力上升至0.6?MPa時,關閉氮氣進氣流量控制閥,停止充入??氮氣,反應2?h后觀察壓力是否有變化,如壓力穩(wěn)定在0.6?MPa,放掉釜內氣體,進??行下一步操作。??(2)加料:稱。常矗玻缍郊淄槎被姿峒柞ィǎ,4'-MDC)、1.71g泡沫銅催??化劑、500mL鄰二氯苯(o-DCB)加入1000?mL熱解反應釜中。??(3)升溫升壓:先將溫度設置為200°C,加熱功率設置為60%,攪拌槳轉速為??340rpni,反應釜內溫度緩慢上升,溫度上升到180°C左右時,到達鄰二氯苯(o-DCB)??沸點,溫度不再上升,觀察塔頂溫度,當塔頂溫度上升到30?°C時,開始升壓,隨著??壓力的增加溫度隨之上升,調節(jié)壓力控制反應釜內溫度穩(wěn)定在260?°C,此時壓力約為??0_35?MPa。??(4)反應:溫度到達260?°C,壓力達到0.35MPa開始計時,中間每隔30min取??樣,反應5h。??(5)反應結束:反應完成后,將溫度設置為-50°C,取下加熱套,讓其自然降溫。??Stirring??indicator??Pressure???1?Pre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三葉后掠-HEDT組合槳攪拌釜內流場的模擬及實驗[J]. 周勇軍,袁名岳,徐昊鵬,何華,孫建平. 化工學報. 2019(12)
[2]MDI市場分析及前景展望[J]. 戚桂超,遲洪泉. 中國石油和化工經濟分析. 2018(07)
[3]多步冪法修正的內外迭代法的收斂性分析[J]. 李思雨.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17(29)
[4]滑移網格法在滑閥三維瞬態(tài)流場解析的適用性分析[J]. 姜濤,夏明杰,王安麟. 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10)
[5]Sb2O3催化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苯酯無溶劑熱分解制備二苯甲烷二異氰酸酯[J]. 王慶印,楊先貴,馬飛,姚潔,劉紹英,曾毅,王公應. 分子催化. 2013(03)
[6]納米Cu2O催化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苯酯無溶劑熱分解制備二苯甲烷二異氰酸酯[J]. 王慶印,康武魁,張毅,楊先貴,姚潔,陳彤,王公應. 催化學報. 2013(03)
[7]聚氨酯涂料中13種二異氰酸酯類單體的氣相色譜檢測方法[J]. 韓偉,王利兵,趙青,李寧濤,于艷軍,賈曉川. 分析化學. 2010(09)
[8]乙醇衍生新方法對異氰酸酯類產品的定性、定量分析研究[J]. 姚星星,李會泉,柳海濤,關雪. 分析測試學報. 2010(07)
[9]TDI預聚物與MDI預聚物及其制品的性能比較[J]. 趙蕾,郭曉笑. 山西化工. 2010(02)
[10]聚合MDI2010年市場展望[J]. 葛子健. 聚氨酯. 2010 (02)
碩士論文
[1]異氰酸酯和水的反應過程及動力學研究[D]. 楊偉濤.浙江大學 2017
[2]不同二異氰酸酯的反應性研究[D]. 唐燕飛.安徽建筑大學 2013
[3]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分解制備二苯甲烷二異氰酸酯的研究[D]. 關雪.北京化工大學 2009
[4]攪拌釜傳熱過程的研究[D]. 雷照.浙江大學 2008
[5]非光氣法合成二苯甲烷二異氰酸酯(MDI)的研究[D]. 鄭志花.中北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527195
【文章來源】:北京化工大學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7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2?CFD求解的基本流程??Fig.?1-2?basic?flow?of?CFD?solution??1.4.2.2?CFD模擬中攪拌器的處理模型??
?第一章文獻綜述????原料、產品組?t ̄??_部分成分析及分析r??買驗2部分方法的建立?丨f''1?隹色?!??^?^?第??第?\?j,mdg熱解制備?究??i^i#y?mdi實驗及機!?>催化熱解工藝條件優(yōu)化丨??理研究?:?>?反應機理研究?:結??緒?3??I?g??■?_究?筇??▼??圖1-3論文研宄內容與框架??Fig.?1-3?Research?content?and?framework??15??
?第二章實驗部分???次,放入電熱鼓風干燥箱烘箱里千燥12?h,制得泡沫銅催化劑。??2.2A2泡沫銅催化劑的評價??根據熱解反應的特點搭建如圖2-1所示的MDC熱解實驗裝置,MDC熱解反應在??1L攪拌釜式反應器中進行,攪拌槳采用三葉攪拌獎。惰性N2由鋼瓶提供,溫度由精??密溫度控制儀表控制,反應釜內壓力通過背壓閥進行調節(jié)。MDC熱解反應的實驗步??驟如下:??(1)檢漏:打開氮氣進氣流量控制閥,向反應釜中充入氮氣,充氣過程中不斷??調整背壓閥,當反應釜壓力上升至0.6?MPa時,關閉氮氣進氣流量控制閥,停止充入??氮氣,反應2?h后觀察壓力是否有變化,如壓力穩(wěn)定在0.6?MPa,放掉釜內氣體,進??行下一步操作。??(2)加料:稱。常矗玻缍郊淄槎被姿峒柞ィǎ,4'-MDC)、1.71g泡沫銅催??化劑、500mL鄰二氯苯(o-DCB)加入1000?mL熱解反應釜中。??(3)升溫升壓:先將溫度設置為200°C,加熱功率設置為60%,攪拌槳轉速為??340rpni,反應釜內溫度緩慢上升,溫度上升到180°C左右時,到達鄰二氯苯(o-DCB)??沸點,溫度不再上升,觀察塔頂溫度,當塔頂溫度上升到30?°C時,開始升壓,隨著??壓力的增加溫度隨之上升,調節(jié)壓力控制反應釜內溫度穩(wěn)定在260?°C,此時壓力約為??0_35?MPa。??(4)反應:溫度到達260?°C,壓力達到0.35MPa開始計時,中間每隔30min取??樣,反應5h。??(5)反應結束:反應完成后,將溫度設置為-50°C,取下加熱套,讓其自然降溫。??Stirring??indicator??Pressure???1?Pre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三葉后掠-HEDT組合槳攪拌釜內流場的模擬及實驗[J]. 周勇軍,袁名岳,徐昊鵬,何華,孫建平. 化工學報. 2019(12)
[2]MDI市場分析及前景展望[J]. 戚桂超,遲洪泉. 中國石油和化工經濟分析. 2018(07)
[3]多步冪法修正的內外迭代法的收斂性分析[J]. 李思雨.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17(29)
[4]滑移網格法在滑閥三維瞬態(tài)流場解析的適用性分析[J]. 姜濤,夏明杰,王安麟. 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10)
[5]Sb2O3催化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苯酯無溶劑熱分解制備二苯甲烷二異氰酸酯[J]. 王慶印,楊先貴,馬飛,姚潔,劉紹英,曾毅,王公應. 分子催化. 2013(03)
[6]納米Cu2O催化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苯酯無溶劑熱分解制備二苯甲烷二異氰酸酯[J]. 王慶印,康武魁,張毅,楊先貴,姚潔,陳彤,王公應. 催化學報. 2013(03)
[7]聚氨酯涂料中13種二異氰酸酯類單體的氣相色譜檢測方法[J]. 韓偉,王利兵,趙青,李寧濤,于艷軍,賈曉川. 分析化學. 2010(09)
[8]乙醇衍生新方法對異氰酸酯類產品的定性、定量分析研究[J]. 姚星星,李會泉,柳海濤,關雪. 分析測試學報. 2010(07)
[9]TDI預聚物與MDI預聚物及其制品的性能比較[J]. 趙蕾,郭曉笑. 山西化工. 2010(02)
[10]聚合MDI2010年市場展望[J]. 葛子健. 聚氨酯. 2010 (02)
碩士論文
[1]異氰酸酯和水的反應過程及動力學研究[D]. 楊偉濤.浙江大學 2017
[2]不同二異氰酸酯的反應性研究[D]. 唐燕飛.安徽建筑大學 2013
[3]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分解制備二苯甲烷二異氰酸酯的研究[D]. 關雪.北京化工大學 2009
[4]攪拌釜傳熱過程的研究[D]. 雷照.浙江大學 2008
[5]非光氣法合成二苯甲烷二異氰酸酯(MDI)的研究[D]. 鄭志花.中北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52719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projectlw/hxgylw/3527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