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一種咪鮮胺膠囊懸浮劑的制備及其性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5-09 04:01
【摘要】:咪鮮胺(prochloraz)是由Boots Co研制、艾格福公司于1977年開發(fā)的咪唑類高效、低毒、廣譜殺菌劑。對子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防效顯著,與其它種類的農藥混用,也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如今市售的咪鮮胺劑型有乳油、可濕性粉劑、懸浮劑、種衣劑等。本論文擬將咪鮮胺制備成膠囊懸浮劑,旨在增強其緩釋性能,提高光穩(wěn)定性,延長持效期。為此,本實驗從以下幾方面對咪鮮胺進行了新劑型的制備和性能研究,主要研究內容和結果如下:本研究使用共沉淀法制備出納米四氧化三鐵,通過透射電鏡表征可以發(fā)現制備的四氧化三鐵近乎球形,粒徑大約5-10 nm;并在納米氧化鐵表面成功修飾了PEI,明顯提高在水中的分散性能。該材料可用于制備Pickering乳狀液,使得膠囊也帶有材料的優(yōu)良特性。以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IPDI)和PEI-Fe_3O_4為壁材,咪鮮胺為芯材,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備5%咪鮮胺膠囊懸浮劑。通過對制劑穩(wěn)定性、膠囊粒徑大小、包封率等參數的測定確定了最佳配方。其配方及制備方法是:1.將咪鮮胺溶于二甲苯中并在其中以3:2的比例加入乳化劑33#和500#以及IPDI形成油相。2.將PEI修飾氧化鐵分散于少量醋酸溶液中備用。3.將油相逐漸加入水相中形成乳液。4.在乳液中加入PEI修飾氧化鐵的分散溶液,并在10℃下反應6h,最后加入適量黃原膠,分散均勻后制得咪鮮胺膠囊懸浮劑。利用高效液相色譜儀,建立了咪鮮胺的液相色譜檢測方法,咪鮮胺濃度與峰面積的回歸方程為y=124.28x+102.11,相關系數R~2=0.9997;該方法平均回收率為91.32%,在70%-110%之間;檢測方法的精確度較高標準偏差為2.14,變異系數為2.2。采用生物顯微鏡、透射電鏡、原子力顯微鏡、激光粒度分析儀等對5%咪鮮胺膠囊懸浮劑進行表征,結果表明:膠囊表面帶有顆粒,其形狀近乎球形,粒徑約為101.8 nm,改變pH會影響膠囊粒徑,膠囊在酸性環(huán)境下的粒徑為140 nm,堿性條件下為115 nm。制劑中咪鮮胺含量約為4.87%,載藥量約為30.35%,包封率約為89.01%,懸浮率約為95%,分散性優(yōu),熱貯穩(wěn)定性和冷貯穩(wěn)定較好。咪鮮胺膠囊懸浮劑有較小的接觸角和較大的黏附功,葉面展布性、潤濕性良好。膠囊能明顯降低咪鮮胺的光解速率,且有一定的回收潛力。實驗在室內不同條件下,利用透析袋法測試了咪鮮胺膠囊懸浮劑的釋放性能。通過實驗發(fā)現,咪鮮胺膠囊懸浮劑具有緩釋性能。膠囊在酸性環(huán)境下的釋放更快,當釋放介質的pH變?yōu)樗嵝詴r,膠囊存在一定的突釋現象,說明膠囊對酸敏感。通過釋放動力學方程的擬合,發(fā)現不同條件下的咪鮮胺膠囊懸浮劑的釋放曲線與Peppas模型擬合度均為最高。不同條件下,Peppas模型中的擴散指數n均位于0.43~0.85之間,因此其釋放機制屬于Fickian擴散和骨架溶蝕。實驗對5%咪鮮胺膠囊懸浮劑和25%咪鮮胺乳油在不同條件下對柑橘炭疽病菌的抑制情況進行了測定。結果顯示,咪鮮胺膠囊懸浮劑的抑制率呈現一種先升高后降低的情況,其抑制率上升與藥物的緩釋有關,抑制率下降的原因是咪鮮胺的光解。第7天時,咪鮮胺膠囊懸浮劑的抑制率已經超過并明顯高于乳油,且在酸性條件下咪鮮胺膠囊懸浮劑呈現出更高的抑制效率。說明5%咪鮮胺膠囊懸浮劑具有良好的緩釋性能及防光解性能,利于增長咪鮮胺持效期,降低光解。
【圖文】:

一種咪鮮胺膠囊懸浮劑的制備及其性能研究


界面聚合法反應流程圖

一種咪鮮胺膠囊懸浮劑的制備及其性能研究


原位聚合法反應流程圖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O657.72;TQ450.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梁艷輝;陳翠翠;董玉軒;;農藥微膠囊劑型國內外專利分析[J];農藥科學與管理;2015年06期

2 管磊;王曉坤;王偉昌;劉峰;;以聚氨酯為囊壁材料農藥微膠囊研究進展[J];農藥科學與管理;2015年06期

3 宋永平;周同磊;李曉剛;;農藥微膠囊囊材研究進展[J];廣東化工;2014年22期

4 吳畏;曹元桂;;毒死蜱農藥微膠囊劑制備工藝研究[J];廣州化工;2013年22期

5 朱欣妍;尹明明;陳福良;;甲維鹽聚乳酸微球緩釋性能及室內毒力的初步測定[J];農藥;2013年09期

6 周小敏;于秋生;陳正行;;復合凝聚法制備阿維菌素微膠囊[J];江蘇農業(yè)科學;2013年06期

7 耿鵬;陳少華;胡美英;瞿菲;張彥博;安國棟;;馬克斯克魯維酵母對柑橘采后綠霉病的抑制效果[J];華中農業(yè)大學學報;2011年06期

8 焦永康;康占海;龐民好;赤國彤;;10%吡蟲啉微膠囊懸浮劑的研制及其對棉蚜的防治效果[J];河北農業(yè)大學學報;2011年06期

9 許艷玲;蘇智揚;楊春強;于鑫;;乙基纖維素/多效唑微膠囊的制備與表征[J];天津農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10 郭瑞峰;黃彬彬;楊曉偉;吳祖建;吳剛;;毒死蜱-聚乳酸微球的制備及其性能評價[J];農藥學學報;2011年04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郭鵬;Am真菌與草莓共生關系研究[D];河北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65556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projectlw/hxgylw/265556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01d8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