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旌镶c鹽鹽漬土的地質雷達探測適用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11-18 22:57
為了研究粗粒混合鈉鹽鹽漬土的地質雷達探測適用性,在室內制作了2.0 m×1.0 m×1.5 m的人工模型箱,通過人工配制的方式調配了4組具有不同含水率和含鹽量的模型填土;采用900 MHz的屏蔽式天線對模型填土進行探測并由此獲得相應的探測圖像,通過圖像特征對探測適用性進行初步判定。為了對初步判定進行驗證,以西安市楊凌北部黃土臺塬區(qū)為實驗場地進行現場探測,綜合分析表明:含水率是影響探測適用性的主要因素,當含水率大于35%時,不論含鹽量多少,探測圖像都模糊不清,均具有"斑點狀"特征,難以進行有效判讀,且回波主頻集中,主頻不超過中心頻率的1/3,低頻特征明顯;當含水率低于20%時,含鹽量的增加會顯著提高電磁反射的強度,探測圖像反射明顯,圖像清晰可見,可判性良好。該研究成果可能為粗;旌镶c鹽鹽漬土的地質雷達現場探測提供相關參考。
【文章頁數】:9 頁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4012240
【文章頁數】:9 頁
【部分圖文】:
圖1 基本探測原理示意
地質雷達由控制主機、通訊電纜和發(fā)射天線三者組成?刂浦鳈C是核心部件,用于設定探測系統(tǒng)的參數,是地質雷達的決策性“大腦”;通訊電纜是控制主機與發(fā)射天線的連接件,是信號的傳送媒介;發(fā)射天線是電磁波的發(fā)射裝置(任長安,2018;張馳,2018)。在實施探測時,發(fā)射天線將根據控制主機的設....
圖2 技術路線
需要說明的是,為了防止取土后原始土料的水分產生蒸發(fā),取土后立即用事先準備好的塑料薄膜對土料進行包封處理,然后放入泡沫箱以防止車輛顛簸對土料的結構造成擾動破壞。此外,為了防止土料受到外界雜質的影響以保證取土的有效性,土料的取土深度范圍為0.5~1.5m。2.2模型實驗
圖3 探測圖像(ω=5%)
探測所得圖像數量較大,由于篇幅所限,僅列出部分典型探測圖像。圖3~6分別為第4組模型填土在含水率為5%、10%、30%和35%時的探測圖像,圖7為與圖6相對應的頻譜圖像,圖中ω表示含水率。圖4探測圖像(ω=10%)
圖4 探測圖像(ω=10%)
圖3探測圖像(ω=5%)對比分析圖3、圖4和圖5,可見圖3、圖4的反射圖像清晰,反射信號平穩(wěn),層狀反射信號明顯,由此可知填土內部壓實度較好,且圖4的反射強度明顯強于圖3。圖5的反射強度明顯弱于圖3、圖4,反射信號開始出現模糊特征,層狀不明顯。
本文編號:401224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projectlw/dqwllw/4012240.html
上一篇:基于離散Gabor變換的磁暴識別
下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