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農業(yè)論文 > 園藝論文 >

桃種質資源多酚類物質評價及其QTL定位

發(fā)布時間:2024-07-11 03:10
  桃果肉細膩,風味芳香,營養(yǎng)豐富。除了傳統(tǒng)的糖、酸、維生素等營養(yǎng)成分外,近年來發(fā)現桃富含酚類化合物。酚類化合物是重要的活性物質,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目前從桃果實中分離鑒定出33種酚類,分屬花色素苷類、黃烷醇類、酚酸類和黃酮醇類。因此,明確不同桃種質的主要酚類組分,不僅可以篩選特異種質,發(fā)掘優(yōu)異基因,而且能夠加快富含多酚品種的育種進程,提高育種效率。本試驗用液質的方法測定了2014年和2015年不同桃種質果實10種多酚組分的含量,用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方法評價不同品種的抗氧化能力,篩選出特異種質。同時,從果肉顏色和花色素苷積累模式及相關基因表達模式深入研究我國特異的紅肉桃種質。最后,用全基因組重測序數據對10種多酚組分進行GWAS分析,發(fā)掘關鍵QTLs位點。經過分析,獲得的主要結果如下:1.不同桃品種酚類物質的遺傳多樣性及抗氧化能力分析:不同桃種質的主要多酚組分分別為矢車菊素-葡萄糖苷、兒茶素、原花青素B1、新綠原酸和綠原酸。在2015年的187份種質中,總酚含量變異范圍在6.50 mg/kg658.50 mg/kg之間,平均值為127.64 mg/kg,‘香桃’...

【文章頁數】:7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英文縮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桃果實多酚研究現狀
    1.2 桃多酚研究進展
        1.2.1 花色素苷的合成
        1.2.2 影響花色素苷合成的因素
        1.2.3 花色素苷的轉錄調控
    1.3 紅肉桃研究進展
        1.3.1 紅肉桃的資源類型
        1.3.2 紅肉性狀的遺傳
        1.3.3 紅肉性狀的分子機制
        1.3.4 桃紅肉性狀的標記
    1.4 研究方法介紹
        1.4.1 基于連鎖不平衡的全基因組關聯(lián)分析
            1.4.1.1 關聯(lián)分析原理
            1.4.1.2 全基因組關聯(lián)分析在桃上的應用
    1.5 選題的目的與意義
第二章 桃種質資源多酚組分的分析及特異種質發(fā)掘
    2.1 材料與試劑
        2.1.1 試劑與儀器
        2.1.2 材料
    2.2 方法
        2.2.1 多酚的提取
        2.2.2 多酚組分的檢測
        2.2.3 抗氧化能力測定
    2.3 統(tǒng)計分析
    2.4 結果與分析
        2.4.1 連續(xù)兩年多酚數據的相關性分析
        2.4.2 2015 年187份桃果實多酚組分分析
        2.4.3 不同果肉顏色種質多酚組分的差異分析
        2.4.4 DPPH自由基清除率與10種多酚組分的相關性分析
    2.5 討論
        2.5.1 桃果實主要多酚組分的分析
        2.5.2 桃果實酚類組分對抗氧化能力的貢獻分析
    2.6 本章小結
第三章 紅肉桃花色苷兩類積累模式與相關基因表達差異分析
    3.1 材料與方法
        3.1.1 試材及取樣
        3.1.2 總花色素苷提取及測定
        3.1.3 總RNA的提取及qRT- PCR檢測
        3.1.4 統(tǒng)計分析
    3.2 結果與分析
        3.2.1 桃種質果實發(fā)育期果肉顏色和總花色素苷含量的動態(tài)變化
        3.2.2 桃種質果實發(fā)育期果肉花色素苷合成結構基因的表達分析
        3.2.3 桃種質果實發(fā)育期果肉花色素苷合成調節(jié)基因的表達分析
        3.2.4 不同類型紅肉桃花色素苷含量及其相關基因表達量的比較
    3.3 討論
        3.3.1 紅肉桃果肉花色素苷積累的動態(tài)變化
        3.3.2 PpCHS和PpUFGT是桃果肉花色素苷合成關鍵的結構基因
        3.3.3 PpMYB10.1 在桃果肉花色素苷合成中起到關鍵作用
        3.3.4 兩類紅肉桃品種的遺傳背景分析
    3.4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基于全基因組重測序的多酚組分的GWAS分析
    4.1 材料與試劑
        4.1.1 試劑與儀器
        4.1.2 材料
    4.2 方法
        4.2.1 多酚的提取
        4.2.2 多酚組分的檢測
        4.2.3 分子標記SNP的選擇
        4.2.4 群體結構系數(Q)、主成分分析系數(P)和親緣關系系數(K)的分析
        4.2.5 數據統(tǒng)計份析
        4.2.6 QTL定位
    4.3 結果與分析
        4.3.1 群體結構分析
        4.3.2 全基因組關聯(lián)作圖的模型比較
        4.3.3 全基因組關聯(lián)分析定位QTL
        4.3.4 花色素苷的全基因組關聯(lián)分析
        4.3.5 紅肉性狀候選基因預測
    4.4 討論
        4.4.1 10 種多酚組分的QTL定位
        4.4.2 紅肉性狀候選基因
    4.5 本章小結
第五章 全文結論
    5.1 桃果實主要多酚組分的分析及其抗氧化能力測定和優(yōu)異種質發(fā)掘
    5.2 紅肉桃果實發(fā)育過程中花色素苷積累模式及其關鍵基因的分析
    5.3 桃紅肉性狀及多酚組分的GWAS分析
參考文獻
致謝
作者簡歷



本文編號:400516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nykjlw/yylw/400516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8d47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