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桂不同季節(jié)成花機制比較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10-12 05:54
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Lour.)根據開花時間分為秋桂與四季桂,四季桂一年內多個季節(jié)開花。為了研究四季桂不同季節(jié)的成花機制,本文以四季桂品種‘四季桂’、‘日香桂’和‘ZAFU-S1’為研究材料,利用顯微解剖和石蠟切片技術,比較分析了三個品種不同季節(jié)的花芽分化及開花特性;同時,克隆、分離和比較FT與TFL1基因,并分析不同季節(jié)成花過程的表達模式,探討FT與TFL1與桂花不同季節(jié)成花的關系。1.四季桂不同季節(jié)花芽分化和開花特性比較:‘四季桂’與‘日香桂’一年能成花3次,分別于3月初、6月上旬和10月底開始進行花芽分化,于4月下旬、8月底和11月底12月初完成花芽分化,分別歷時約二個月、二個半月或三個月和一個月!甖AFU-S1’則一年成花2次,同樣于3月初、6月上旬開始花芽分化,于4月下旬、8月底完成花芽分化。三個品種秋季花的花芽分化和開花過程與秋桂基本相似,而其他季的成花和開花過程明顯不同。秋季花的花芽分化經歷花序分化期、小花分化期、花萼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雄蕊分化期和心皮分化期六個時期,完成分化后需要環(huán)境低溫才能開花,最終形成的花序為聚傘花序,無總梗,花粉發(fā)育正常...
【文章頁數(shù)】:8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縮略詞表
1 文獻綜述
1.1 植物的開花途徑及調控機制
1.1.1 自主途徑
1.1.2 春化途徑
1.1.3 光周期途徑
1.1.4 赤霉素途徑
1.1.5 環(huán)境溫度途徑
1.1.6 年齡途徑
1.2 一年多次成花機制
1.3 FT/TFL1基因家族
1.3.1 FT/TFL1基因家族與編碼的序列特征
1.3.2 FT基因功能
1.3.3 TFL1基因的功能
1.3.4 FT與TFL1的作用機制
1.3.4.1 FT的作用機制
1.3.4.2 TFL1的作用機制
1.4 桂花的成花過程
1.4.1 秋桂成花過程
1.4.2 四季桂成花過程
2 四季桂不同季節(jié)花芽分化與發(fā)育比較
2.1 材料與方法
2.1.1 植物材料
2.1.2 試驗方法
2.1.2.1 樣品的采集與保存
2.1.2.2 指標測定
2.1.2.3 花芽分化的觀察
2.2 結果與分析
2.2.1 四季桂開花特性
2.2.2 不同開花季的花芽分化和發(fā)育
2.2.2.1 ‘四季桂’不同開花季花芽外部形態(tài)變化
2.2.2.2 ‘日香桂’不同開花季花芽外部形態(tài)變化
2.2.2.3 ‘ZAFU-S1’不同開花季花芽外部形態(tài)變化
2.2.3 不同季節(jié)的花芽分化
2.2.4 不同季節(jié)的花藥發(fā)育
2.3 討論
2.3.1 花芽分化類型差異
2.3.2 花序分化過程的差異
3 四季桂和秋桂OfFT與OfTFL1的分離和比較
3.1 料與方法
3.1.1 植物材料
3.1.2 試驗方法
3.1.2.1 引物設計
3.1.2.2 樣品的采集與保存
3.1.2.3 總RNA的提取
3.1.2.4 cDNA的合成
3.1.2.5 DNA的提取
3.1.2.6 PCR反應體系及程序
3.1.2.7 目的片段的回收
3.1.2.8 pMD18-T載體連接
3.1.2.9 LB培養(yǎng)基配置
3.1.2.10 重組質粒轉化大腸桿菌
3.1.2.11 挑菌及公司測序
3.2 結果與分析
3.2.1 目的基因片段獲得
3.2.2 生物信息學分析
3.2.2.1 亞細胞定位預測
3.2.2.2 編碼蛋白質信號肽分析
3.2.2.3 編碼蛋白質親疏水性分析
3.3 討論
3.3.1 FT與TFL1同源基因序列分析
3.3.2 FT與TFL1在調控多季節(jié)成花中的作用
4 四季桂不同成花季成花過程OfFT與OfTFL1基因的表達分析
4.1 材料與方法
4.1.1 植物材料
4.1.2 試驗方法
4.1.2.1 引物設計
4.1.2.2 樣品的采集與保存
4.1.2.3 總RNA的提取
4.1.2.4 cDNA的提取
4.1.2.5 實時熒光定量PCR表達分析
4.2 結果與分析
4.2.1 FT與TFL1組織特異性表達
4.2.2 不同季節(jié)花芽分化過程中FT與TFL1的表達
4.2.3 一年中FT與TFL1的表達
4.3 討論
4.3.1 FT與TFL1同源基因的組織表達特異性
4.3.2 FT與TFL1同源基因在不同開花季節(jié)的表達模式
4.3.3 FT與TFL1基因的全年表達模式與多次成花
5 全文總結
參考文獻
個人簡介
致謝
本文編號:3853577
【文章頁數(shù)】:8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縮略詞表
1 文獻綜述
1.1 植物的開花途徑及調控機制
1.1.1 自主途徑
1.1.2 春化途徑
1.1.3 光周期途徑
1.1.4 赤霉素途徑
1.1.5 環(huán)境溫度途徑
1.1.6 年齡途徑
1.2 一年多次成花機制
1.3 FT/TFL1基因家族
1.3.1 FT/TFL1基因家族與編碼的序列特征
1.3.2 FT基因功能
1.3.3 TFL1基因的功能
1.3.4 FT與TFL1的作用機制
1.3.4.1 FT的作用機制
1.3.4.2 TFL1的作用機制
1.4 桂花的成花過程
1.4.1 秋桂成花過程
1.4.2 四季桂成花過程
2 四季桂不同季節(jié)花芽分化與發(fā)育比較
2.1 材料與方法
2.1.1 植物材料
2.1.2 試驗方法
2.1.2.1 樣品的采集與保存
2.1.2.2 指標測定
2.1.2.3 花芽分化的觀察
2.2 結果與分析
2.2.1 四季桂開花特性
2.2.2 不同開花季的花芽分化和發(fā)育
2.2.2.1 ‘四季桂’不同開花季花芽外部形態(tài)變化
2.2.2.2 ‘日香桂’不同開花季花芽外部形態(tài)變化
2.2.2.3 ‘ZAFU-S1’不同開花季花芽外部形態(tài)變化
2.2.3 不同季節(jié)的花芽分化
2.2.4 不同季節(jié)的花藥發(fā)育
2.3 討論
2.3.1 花芽分化類型差異
2.3.2 花序分化過程的差異
3 四季桂和秋桂OfFT與OfTFL1的分離和比較
3.1 料與方法
3.1.1 植物材料
3.1.2 試驗方法
3.1.2.1 引物設計
3.1.2.2 樣品的采集與保存
3.1.2.3 總RNA的提取
3.1.2.4 cDNA的合成
3.1.2.5 DNA的提取
3.1.2.6 PCR反應體系及程序
3.1.2.7 目的片段的回收
3.1.2.8 pMD18-T載體連接
3.1.2.9 LB培養(yǎng)基配置
3.1.2.10 重組質粒轉化大腸桿菌
3.1.2.11 挑菌及公司測序
3.2 結果與分析
3.2.1 目的基因片段獲得
3.2.2 生物信息學分析
3.2.2.1 亞細胞定位預測
3.2.2.2 編碼蛋白質信號肽分析
3.2.2.3 編碼蛋白質親疏水性分析
3.3 討論
3.3.1 FT與TFL1同源基因序列分析
3.3.2 FT與TFL1在調控多季節(jié)成花中的作用
4 四季桂不同成花季成花過程OfFT與OfTFL1基因的表達分析
4.1 材料與方法
4.1.1 植物材料
4.1.2 試驗方法
4.1.2.1 引物設計
4.1.2.2 樣品的采集與保存
4.1.2.3 總RNA的提取
4.1.2.4 cDNA的提取
4.1.2.5 實時熒光定量PCR表達分析
4.2 結果與分析
4.2.1 FT與TFL1組織特異性表達
4.2.2 不同季節(jié)花芽分化過程中FT與TFL1的表達
4.2.3 一年中FT與TFL1的表達
4.3 討論
4.3.1 FT與TFL1同源基因的組織表達特異性
4.3.2 FT與TFL1同源基因在不同開花季節(jié)的表達模式
4.3.3 FT與TFL1基因的全年表達模式與多次成花
5 全文總結
參考文獻
個人簡介
致謝
本文編號:385357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nykjlw/yylw/385357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