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SEP1(SEPALLATA)在不同質地桃果實成熟軟化過程中的調控機制
發(fā)布時間:2021-06-15 21:33
SEPALLATA轉錄因子是MADS-box的亞家族成員之一,在花器官發(fā)育和果實發(fā)育中發(fā)揮重要調控作用,但其在果實成熟軟化中的詳細調控機制還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選擇成熟軟化期不同溶質型桃果實(軟溶質:‘京春’;硬溶質‘沙紅’;不溶質:‘割谷’)作為材料研究PpSEP1及成熟相關基因(乙烯合成和信號轉導、細胞壁代謝等相關基因)的表達模式,并病毒誘導PpSEP1基因沉默驗證其功能,然后利用酵母單雜交技術驗證其靶基因,以期解釋PpSEP1(SEPALLATA)在不同溶質型桃果實成熟軟化過程中的調控機制。研究結果如下:1、在溶質型桃果實成熟軟化中,PpSEP1的表達模式與乙烯的釋放及乙烯信號轉導基因(PpEIN2和PpETR2)、細胞壁代謝相關基因(PpEndo-PG,PpPME3和PpLox1)、N聚糖加工相關基因(Ppβ-Hex2和Ppα-Man)的表達模式極其相似;在不溶質桃果實成熟軟化中PpSEP1的表達模式與溶質相反且只與PpEXP2,PpLOX1和Ppα-Man相似。結果表明PpSEP1可能通過不同途徑調控不同溶質型桃果實的成熟軟化。2、病毒誘導PpSEP1基因沉默后,PpSEP1...
【文章來源】: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6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PpSEP1氨基酸序列與各物種果實中相似序列比對分析
PpSEP1蛋白系統(tǒng)進化樹分析
京春(軟溶質)、沙紅(硬溶質)、割谷(不溶質)桃果實貯藏期間果實硬度(a)、乙烯釋放量(b)和PpSEP1基因的相對表達量(c)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組學時代的可變剪接研究進展[J]. 周冬虎,姜穎,賀福初. 中國科學:生命科學. 2015(12)
[2]兩種不同耐貯性桃果實采后乙烯合成和果實軟化相關基因表達的差異[J]. 蘇素香,趙彩平,曹麗軍,李金金,李芳,韓明玉. 農業(yè)生物技術學報. 2015(04)
[3]查爾酮合酶基因對桃果實花色苷代謝的影響[J]. 張蕾,朱立新,徐川,崔春梅,盛宏亞,李瑞,王紅清. 園藝學報. 2015(01)
[4]乙烯信號轉導通路研究[J]. 張存立,郭紅衛(wèi). 自然雜志. 2012(04)
[5]硬溶質型桃果實成熟過程中細胞壁多糖降解特性及其相關酶研究[J]. 闞娟,劉濤,金昌海,謝海艷. 食品科學. 2011(04)
[6]VIGS:植物功能基因組學研究的革命[J]. 姚丹青,張微微,原麗華,潘俊松,何歡樂,蔡潤. 分子植物育種. 2009(01)
[7]桃果實成熟前后細胞壁成分和降解酶活性的變化及其與果實硬度的關系[J]. 胡留申,董曉穎,李培環(huán),王永章,劉成連,原永兵. 植物生理學通訊. 2007(05)
[8]乙烯信號轉導的分子機制[J]. 安豐英,郭紅衛(wèi). 植物學通報. 2006(05)
碩士論文
[1]沙紅與秦王桃采后乙烯合成和軟化相關基因表達的差異[D]. 蘇素香.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15
[2]一種挖掘mRNA可變剪接變體的新技術[D]. 韓冷.蘇州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231804
【文章來源】: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6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PpSEP1氨基酸序列與各物種果實中相似序列比對分析
PpSEP1蛋白系統(tǒng)進化樹分析
京春(軟溶質)、沙紅(硬溶質)、割谷(不溶質)桃果實貯藏期間果實硬度(a)、乙烯釋放量(b)和PpSEP1基因的相對表達量(c)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組學時代的可變剪接研究進展[J]. 周冬虎,姜穎,賀福初. 中國科學:生命科學. 2015(12)
[2]兩種不同耐貯性桃果實采后乙烯合成和果實軟化相關基因表達的差異[J]. 蘇素香,趙彩平,曹麗軍,李金金,李芳,韓明玉. 農業(yè)生物技術學報. 2015(04)
[3]查爾酮合酶基因對桃果實花色苷代謝的影響[J]. 張蕾,朱立新,徐川,崔春梅,盛宏亞,李瑞,王紅清. 園藝學報. 2015(01)
[4]乙烯信號轉導通路研究[J]. 張存立,郭紅衛(wèi). 自然雜志. 2012(04)
[5]硬溶質型桃果實成熟過程中細胞壁多糖降解特性及其相關酶研究[J]. 闞娟,劉濤,金昌海,謝海艷. 食品科學. 2011(04)
[6]VIGS:植物功能基因組學研究的革命[J]. 姚丹青,張微微,原麗華,潘俊松,何歡樂,蔡潤. 分子植物育種. 2009(01)
[7]桃果實成熟前后細胞壁成分和降解酶活性的變化及其與果實硬度的關系[J]. 胡留申,董曉穎,李培環(huán),王永章,劉成連,原永兵. 植物生理學通訊. 2007(05)
[8]乙烯信號轉導的分子機制[J]. 安豐英,郭紅衛(wèi). 植物學通報. 2006(05)
碩士論文
[1]沙紅與秦王桃采后乙烯合成和軟化相關基因表達的差異[D]. 蘇素香.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15
[2]一種挖掘mRNA可變剪接變體的新技術[D]. 韓冷.蘇州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23180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nykjlw/yylw/323180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