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炭和碳基肥對獼猴桃根區(qū)土壤及微生物的效應研究
【圖文】: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和綠彎菌門 7.1%;S4 樣品中的主要細菌占比為酸桿菌門 33.9%、變形菌門 27.7%、綠彎菌門 7.3%和 TM7 6.6%。草炭的施用增加了放線菌、擬桿菌門、綠彎菌門、藍藻門的相對豐度,酸桿菌門、厚壁菌門、硝化螺旋菌門、疣微菌門的相對豐度有所降低。
圖 3-2 門水平上不同草炭用量下根區(qū)土壤各樣品中的主要真菌群落相對豐度Fig. 3-2 Relative abundance of the main fungal communities in the root soil samples with differentamounts of peat at the phylum level3.2 不同草炭用量對獼猴桃根區(qū)土壤理化性質的影響3.2.1 不同草炭用量對根區(qū)土壤容重和含水量的影響在果實生長始期(5 月下旬)對采集土樣不同草炭用量對根區(qū)土壤容重和含水量的影響進行分析。由表 3-2 可知,,草炭對獼猴桃根區(qū)土壤的部分物理性質影響顯著(P<0.05)。其中,土壤容重隨著草炭用量的增加呈下降趨勢,各處理較對照 S0 相比,其中S4處理土壤容重下降幅度最大降幅達44.33%,其他處理分別降低22.73%、36.65%、39.39%。土壤含水量隨著草炭用量的增加呈增加趨勢,各處理較對照 S0 相比增幅分別為 4.55%、16.64%、34.69%和 102.75%。表 3-2 不同草炭施用量對根區(qū)土壤容重和含水量的影響Table 3-2 Effects of different amount of peat on soil bulk density and water content in root zone
【學位授予單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S663.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紀青山;欒海;韓一波;王海波;孫秀東;;延邊地區(qū)草炭土工程特性分析[J];吉林交通科技;2003年03期
2 張磊;袁玉波;張冬青;;對草炭土地帶的認識[J];吉林交通科技;2005年01期
3 汪之凡;佴磊;呂巖;毛文飛;;草炭土的分解度和有機質含量對其滲透性的影響研究[J];路基工程;2017年01期
4 徐中陽;;用草炭土積肥造糞[J];新農業(yè);1975年02期
5 ;草炭土增施 鉀肥產量高[J];新農業(yè);1977年07期
6 史為良,高明,徐錕,王瑞梅,馬志佳,馬尚助;草炭土池塘養(yǎng)魚規(guī)律的初步探討[J];淡水漁業(yè);1983年04期
7 鄭云超;佴磊;徐燕;王宏;;高密度電法在草炭土分布特征調查中的應用[J];世界地質;2018年01期
8 王家才;黃海洋;蘇瑞峰;郭蓓;康源春;張玉亭;;沙壤土摻草炭土作雙孢蘑菇覆土比較試驗[J];食用菌;2016年05期
9 陳東豐;汪濱濱;馬志范;;草炭土地區(qū)公路路基處治方案比較[J];吉林交通科技;2006年04期
10 ;草炭土地區(qū)公路建設技術[J];吉林交通科技;2015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陳東豐;王曉珂;鄭純宇;陳東;;草炭土地區(qū)公路沉降變形特性研究[A];第四屆全國公路科技創(chuàng)新高層論壇論文集[上卷][C];2008年
2 陳東豐;王曉珂;紀景義;鄭純宇;;草炭土地基路堤穩(wěn)定性分析及極限填高的研究[A];第四屆全國公路科技創(chuàng)新高層論壇論文集[上卷][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李洪濤;珍稀草炭土成了“唐僧肉”[N];中國消費者報;2010年
2 胡一民;泥炭土與草炭土有何區(qū)別[N];中國花卉報;2004年
3 北京東方園林生態(tài)股份有限公司 井桂方;草炭土在綠化工程中的應用[N];中國花卉報;2016年
4 魏民;草炭土培育柑桔容器苗好[N];四川科技報;2006年
5 王田田、李丹;應用隔溫材料技術 確保抗凍脹能力[N];中國交通報;2006年
6 本報記者 岳汀;草花精細生產難離優(yōu)質資材[N];中國花卉報;2011年
7 曾志平 鄭松勁 張 剛;“植物肥料”竟是高風險介質土[N];中國國門時報;2005年
8 顧偉 ;盆花常用土壤[N];中國花卉報;2004年
9 于千賀;齊心協力奔小康[N];吉林日報;2011年
10 吳明先;如何栽培蘭花[N];河南科技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黃耀龍;草炭土及其人類工程環(huán)境效應的遙感判別研究[D];吉林大學;2018年
2 呂巖;吉林省東部地區(qū)沼澤草炭土的結構特性及模型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3 秦玲;草炭保水保肥特性與葡萄根區(qū)不同施用模式效應的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5年
4 柳雁玲;草炭土路基沉降與變形特性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5 徐燕;季凍區(qū)草炭土工程地質特性及變形沉降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6 蘇占東;吉林省東部地區(qū)沼澤草炭土的應力路徑本構模型研究[D];吉林大學;2015年
7 劉飛;吉林敦化地區(qū)草炭土特性的時間效應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佳;草炭和碳基肥對獼猴桃根區(qū)土壤及微生物的效應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9年
2 鄭云超;線路工程對季凍區(qū)草炭土濕地地下水環(huán)境效應影響研究[D];吉林大學;2018年
3 汪之凡;線路工程對季凍區(qū)沼澤草炭土的土壤環(huán)境效應[D];吉林大學;2017年
4 江娟;鶴大公路試驗段草炭土路基極限填高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5 王自新;檸條和沙棘工廠化容器育苗技術研究[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5年
6 張雨;幾種園林植物扦插繁殖技術研究[D];內蒙古農業(yè)大學;2011年
7 吳曉乾;人工濕地組合基質除磷效果試驗研究[D];蘇州科技學院;2015年
8 毛文飛;吉林省東部地區(qū)草炭土滲透特性研究及其應用[D];吉林大學;2015年
9 趙華;宇輝地方鐵路沼澤軟土路基沉降變形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10 吳畏具;聚苯乙烯泡沫(EPS)在草炭土地區(qū)路基中的應用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62541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nykjlw/yylw/2625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