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魯藏布江雙須葉須魚年齡生長、食性和種群動態(tài)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4-01 02:59
【摘要】:雙須葉須魚(Ptychobarbus dipogon)僅分布在雅魯藏布江中上游及支流中,是西藏地區(qū)主要經(jīng)濟魚類。隨著西藏地區(qū)的經(jīng)濟發(fā)展,對水產(chǎn)品的需求日益增加,雅魯藏布江中雙須葉須魚面臨過度捕撈。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2012年4月至7月和2013年3月在雅魯藏布江謝通門縣至仁布縣江段及其支流香曲和年楚河,少數(shù)個體在拉孜縣、尼木縣境內(nèi),使用流刺網(wǎng)、定置刺網(wǎng)和地籠共采集樣本956尾。研究雙須葉須魚的年齡材料比較、生長特征、食性和種群動態(tài)。主要結(jié)果如下:1.用于兩種年齡材料比較的樣本共229尾。在耳石磨片和脊椎骨上觀察到寬、窄交替排列的輪紋。邊緣增長率分析顯示耳石每年形成一個輪紋,形成于每年的3~6月。耳石鑒定的最大年齡為14齡,脊椎骨鑒定的最大年齡為13齡,兩者年齡鑒定結(jié)果無顯著性差異。耳石和脊椎骨的IAPE分別為1.43%和4.28%。耳石輪紋結(jié)構(gòu)清晰、明顯。與脊椎骨相比,耳石作為年齡鑒定材料具有較高的準確性和精確度。因此,耳石是較為理想的年齡鑒定材料。2.共采集樣本956尾,體長范圍78~569 mm,體重范圍5.96~2241.1 g,雌魚年齡范圍3~24齡,雄魚年齡范圍3~13齡,性別未辨年齡范圍2~6齡。體長體重關(guān)系式為:雌性:=2.494×10-52.877雄性:=2.790×10-52.856性別未辨:=2.456×10-52.878擬合出來的von Bertalanffy生長方程為:雌魚:=606.9(1--0.114(+0.163))=2538.4(1--0.114(+0.163))2.88雄魚:=493.6 1--0.162-0.018=1391.1(1--0.162(-0.018))2.86雌雄魚的表觀生長指數(shù)分別是4.6231和4.6010。3.雙須葉須魚的攝食強度具有明顯的月變化,9月份攝食強度最低,10~12月、4月攝食強度最高;谙鄬χ匾灾笖(shù)(IRI),雙須葉須魚主要以硅藻、大型無脊椎動物和有機碎屑為食;基于重量百分比(W%)和優(yōu)勢度指數(shù)(IP%),主要以大型無脊椎動物(搖蚊幼蟲和紋石蛾幼蟲為主)和有機碎屑為食。食物多樣性指數(shù)和均勻性指數(shù)顯示不同季節(jié)、體長存在一定差異,性別間無差異。雙須葉須魚是廣食性魚類,食物重疊指數(shù)高,食物組成無體長、季節(jié)和性別差異,攝食器官的形態(tài)與食性相適應。4.雙須葉須魚雌性和雄性初次性成熟年齡和體長分別是9.0齡、419 mm和6.1齡、322 mm。雌性和雄性的總死亡率為0.66年-1和0.65年-1。兩種方法估算的雌性自然死亡率分別為0.10年-1和0.24年-1,雄性的自然死亡率分別為0.14年-1和0.33年-1。在當前的漁業(yè)策略下,雌性群體處于過度捕撈狀態(tài);雄性群體在M較小時處于過度捕撈狀態(tài),M較大時種群處于充分開發(fā)狀態(tài)。提高起捕年齡可以有效的保護種群資源,但有可能造成漁民收入下降及生物入侵加劇。
【圖文】:
圖 1-1 采自雅魯藏布江的雙須葉須魚Fig. 1-1 Ptychobarbus dipogon in Yarlung Tsangpo River7 選題目的和意義雙須葉須魚是高原冷水性魚類,生長緩慢,壽命較長,其種群資源長期處于狀態(tài),未遭破壞。近年來由于棲息地環(huán)境受到人為干擾,對雙須葉須魚的需求
雅魯藏布江雙須葉須魚年齡生長、食性和種群動態(tài)研究至仁布縣江段及其支流香曲和年楚河,少數(shù)在拉孜縣、尼木縣境內(nèi)(圖 2-1),共采集樣本 229 尾。樣本在新鮮狀態(tài)下進行常規(guī)生物學測量和性別鑒定,測量體長(Standard length,SL)和體重(Body Weight,BW),長度精確到 1 mm,,重量精確到 0.1 g。摘取左右微耳石和第 5~10 枚脊椎骨。耳石用 95 %乙醇清洗干凈后晾干,放入 0.5 mm 離心管保存;脊椎骨放入塑料自封袋中冷藏于-20 ℃冰箱中。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S917.4
本文編號:2609919
【圖文】:
圖 1-1 采自雅魯藏布江的雙須葉須魚Fig. 1-1 Ptychobarbus dipogon in Yarlung Tsangpo River7 選題目的和意義雙須葉須魚是高原冷水性魚類,生長緩慢,壽命較長,其種群資源長期處于狀態(tài),未遭破壞。近年來由于棲息地環(huán)境受到人為干擾,對雙須葉須魚的需求
雅魯藏布江雙須葉須魚年齡生長、食性和種群動態(tài)研究至仁布縣江段及其支流香曲和年楚河,少數(shù)在拉孜縣、尼木縣境內(nèi)(圖 2-1),共采集樣本 229 尾。樣本在新鮮狀態(tài)下進行常規(guī)生物學測量和性別鑒定,測量體長(Standard length,SL)和體重(Body Weight,BW),長度精確到 1 mm,,重量精確到 0.1 g。摘取左右微耳石和第 5~10 枚脊椎骨。耳石用 95 %乙醇清洗干凈后晾干,放入 0.5 mm 離心管保存;脊椎骨放入塑料自封袋中冷藏于-20 ℃冰箱中。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S917.4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6條
1 劉軍;;色林錯裸鯉生活史類型的模糊聚類分析[J];水利漁業(yè);2006年02期
2 郭弘藝;唐文喬;;長江口刀鱭矢耳石重量與年齡的關(guān)系及其在年齡鑒定中的作用[J];水產(chǎn)學報;2006年03期
3 劉明典;鄧華堂;田輝伍;陰雙雨;黃福江;劉紹平;;大鱗裂峽渻的年輪特征[J];水生生物學報;2012年04期
4 趙利華;青海湖裸鯉種群結(jié)構(gòu)變異與資源利用[J];生態(tài)學雜志;1982年03期
5 胡睿;王劍偉;譚德清;苗志國;但勝國;;金沙江上游軟刺裸裂尻魚年齡和生長的研究[J];四川動物;2012年05期
6 申安華;李光華;趙樹海;楊光清;劉躍天;吳敬東;李威;宋建宇;丁登虎;熊燕;;光唇裂腹魚胚胎發(fā)育與仔魚早期發(fā)育的研究[J];水生態(tài)學雜志;2013年06期
本文編號:260991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nykjlw/scyylw/260991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