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根茬對后作玉米的增產作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4-26 18:31
蕓薹屬作物油菜是一種在我國種植歷史悠久的油料作物,而近年來在國內外市場無形調控和小麥等主糧作物優(yōu)厚的補貼政策沖擊下,在不同地區(qū)均不同程度降低了農民種植油菜的積極性,嚴重威脅我國糧油自給率和安全性。而禾本科作物如玉米、小麥的連茬種植導致作物土傳病害爆發(fā)的程度卻愈加嚴重。因此,如何平衡油菜產生面臨的矛盾和多熟種植中的困境已成為我國目前亟待解決的熱點研究課題。油菜收獲后留下的根茬部分是一種重要的“肥藥雙效”農業(yè)資源。油菜組織中的次生代謝產物硫苷在黑芥子酶作用下能產生揮發(fā)性的活性物質—異硫氰酸酯類物質,其對土壤中的多種病原菌有殺傷作用,因而能抑制作物土傳病害的發(fā)生。同時油菜作為一種養(yǎng)地作物能夠改良土壤內環(huán)境,增加土壤肥力。長期以來,油菜只是作為重要的油料作物而忽視了其本身所具有的生防和養(yǎng)地作用。鑒于此,本試驗通過研究油菜茬-玉米這一種植模式下利用油菜根茬生物熏蒸防治玉米土傳病害的效果,以及對后茬作物土壤肥力和微生物特性的影響,比較油菜-玉米相比傳統(tǒng)的小麥-玉米種植模式在多熟種植模式中的優(yōu)勢,探究油菜根茬對后作作物的增產效應,為探明油菜防治作物土傳病害的生物熏蒸作用及其在多熟高產種植模式中的應用...
【文章頁數(shù)】:5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英文縮略表
第一章 綜述
1.1 油菜在多熟種植模式中的用地養(yǎng)地作用
1.1.1 現(xiàn)行耕作制度下的土壤惡化問題
1.1.2 作物土傳病害的發(fā)生
1.1.3 油菜種植的用地養(yǎng)地作用
1.2 油菜根茬生物熏蒸對作物土傳病害的防治作用
1.2.1 生物熏蒸概念及機理
1.2.2 油菜綠肥及其生物熏蒸作用系統(tǒng)
1.2.3 影響生物熏蒸效果的因素
1.3 油菜生物熏蒸研究與應用現(xiàn)狀
1.3.1 國內外生物熏蒸防治土傳病害的研究進展
1.3.2 油菜生物熏蒸技術在我國的發(fā)展前景與挑戰(zhàn)
1.4 研究目的與意義
1.5 技術路線
第二章 多熟種植模式中油菜根茬對后作玉米的增產效應
2.1 引言
2.2 材料與方法
2.2.1 供試材料
2.2.2 試驗設計
2.2.3 測定項目與方法
2.2.4 數(shù)據(jù)分析
2.3 結果與分析
2.3.1 油菜生物熏蒸對玉米兩種土傳病害發(fā)生的影響
2.3.2 兩種茬口下玉米生長指標差異
2.3.3 兩種茬口下玉米產量差異
2.3.4 兩種前茬作物對土壤肥力和土壤微生物特性
2.4 討論
2.4.1 土壤肥力和土壤微生物特性
2.4.2 油菜根茬生物熏蒸對玉米土傳病害發(fā)生的影響
2.4.3 玉米產量及相關性狀分析
第三章 盆栽試驗中油菜根茬對玉米土傳病害和產量的影響
3.1 引言
3.2 材料與方法
3.2.1 供試材料
3.2.2 試驗設計
3.2.3 測定項目與方法
3.2.4 數(shù)據(jù)分析
3.3 結果與分析
3.3.1 不同熏蒸處理下玉米紋枯病病情指數(shù)
3.3.2 不同熏蒸處理下玉米絲黑穗病發(fā)生率
3.3.3 不同熏蒸處理下玉米產量相關性狀差異
3.4 討論
第四章 棉紗缸內油菜根茬的抑菌性試驗
4.1 引言
4.2 材料與方法
4.2.1 供試材料
4.2.2 試驗設計
4.2.3 測定項目與方法
4.2.4 數(shù)據(jù)分析
4.3 結果與分析
4.3.1 不同材料熏蒸處理下對玉米紋枯病和絲黑穗病抑菌率差異
4.3.2 不同材料熏蒸處理下對玉米紋枯病和絲黑穗病病原菌生物量的影響
4.3.3 不同材料熏蒸處理對絲黑穗病病原菌產孢量的影響
4.3.4 不同材料處理下絲黑穗病病原菌孢子萌發(fā)率的差異
4.4 討論
4.4.1 熏蒸處理對病原菌抑菌率和生物量累積的影響
4.4.2 熏蒸處理對病原菌產孢量及孢子萌發(fā)率的影響
第五章 全文結論
5.1 全文主要結論
5.2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作者簡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棉隆對辣椒疫霉病的防效及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響[J]. 張超,卜東欣,張鑫,吳翠霞,王金信. 植物保護學報. 2015(05)
[2]中國冬油菜栽培方式變遷與相應的養(yǎng)分管理策略[J]. 王寅,魯劍巍. 中國農業(yè)科學. 2015(15)
[3]油菜秸稈、紫云英綠肥及其不同比例配施還田的腐解及養(yǎng)分釋放規(guī)律研究[J]. 宋莉,韓上,魯劍巍,吳禮樹,曹衛(wèi)東,耿明建. 中國土壤與肥料. 2015(03)
[4]稻-油輪作下長期秸稈還田與施肥對作物產量和土壤理化性狀的影響[J]. 劉禹池,曾祥忠,馮文強,秦魚生,王昌全,涂仕華,陳道全. 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 2014(06)
[5]玉米紋枯病研究進展[J]. 劉長萍,牛宏偉,高艷,孟令媛,鄭永照,岳楊. 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 2014(01)
[6]玉米-大豆輪作及氮肥施用對土壤細菌群落結構的影響[J]. 周嵐,楊永,王占海,陳阜,曾昭海. 作物學報. 2013(11)
[7]油菜綠肥在現(xiàn)代農業(yè)中的優(yōu)勢及發(fā)展建議[J]. 傅廷棟,梁華東,周廣生. 中國農技推廣. 2012(08)
[8]小麥-玉米輪作體系中秸稈還田方式對土壤肥力及作物產量的影響[J]. 游東海,田霄鴻,把余玲,李錦,王淑娟,劉廷,南雄雄.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2(07)
[9]保護地土傳病害生物防治研究進展[J]. 楊麗麗,康少杰. 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 2012(08)
[10]我國農林園藝作物土傳病害發(fā)生和防治現(xiàn)狀及對策分析[J]. 李世東,繆作清,高衛(wèi)東. 中國生物防治學報. 2011(04)
博士論文
[1]玉米秸稈還田的微生態(tài)效應及對小麥紋枯病的適應性控制技術[D]. 齊永志.河北農業(yè)大學 2014
[2]輪作和連作對燕麥產量、品質、主要病蟲害及土壤肥力的影響[D]. 柴繼寬.甘肅農業(yè)大學 2012
碩士論文
[1]熏蒸劑對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樣性的影響及其方法學研究[D]. 馬旭.成都理工大學 2010
[2]輪作與生物熏蒸配合防治草莓再植病害的研究[D]. 楊蘭.河北農業(yè)大學 2009
[3]生物熏蒸和溫濕度對南方根結線蟲的影響及化學防治的研究[D]. 曹素芳.甘肅農業(yè)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648509
【文章頁數(shù)】:5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英文縮略表
第一章 綜述
1.1 油菜在多熟種植模式中的用地養(yǎng)地作用
1.1.1 現(xiàn)行耕作制度下的土壤惡化問題
1.1.2 作物土傳病害的發(fā)生
1.1.3 油菜種植的用地養(yǎng)地作用
1.2 油菜根茬生物熏蒸對作物土傳病害的防治作用
1.2.1 生物熏蒸概念及機理
1.2.2 油菜綠肥及其生物熏蒸作用系統(tǒng)
1.2.3 影響生物熏蒸效果的因素
1.3 油菜生物熏蒸研究與應用現(xiàn)狀
1.3.1 國內外生物熏蒸防治土傳病害的研究進展
1.3.2 油菜生物熏蒸技術在我國的發(fā)展前景與挑戰(zhàn)
1.4 研究目的與意義
1.5 技術路線
第二章 多熟種植模式中油菜根茬對后作玉米的增產效應
2.1 引言
2.2 材料與方法
2.2.1 供試材料
2.2.2 試驗設計
2.2.3 測定項目與方法
2.2.4 數(shù)據(jù)分析
2.3 結果與分析
2.3.1 油菜生物熏蒸對玉米兩種土傳病害發(fā)生的影響
2.3.2 兩種茬口下玉米生長指標差異
2.3.3 兩種茬口下玉米產量差異
2.3.4 兩種前茬作物對土壤肥力和土壤微生物特性
2.4 討論
2.4.1 土壤肥力和土壤微生物特性
2.4.2 油菜根茬生物熏蒸對玉米土傳病害發(fā)生的影響
2.4.3 玉米產量及相關性狀分析
第三章 盆栽試驗中油菜根茬對玉米土傳病害和產量的影響
3.1 引言
3.2 材料與方法
3.2.1 供試材料
3.2.2 試驗設計
3.2.3 測定項目與方法
3.2.4 數(shù)據(jù)分析
3.3 結果與分析
3.3.1 不同熏蒸處理下玉米紋枯病病情指數(shù)
3.3.2 不同熏蒸處理下玉米絲黑穗病發(fā)生率
3.3.3 不同熏蒸處理下玉米產量相關性狀差異
3.4 討論
第四章 棉紗缸內油菜根茬的抑菌性試驗
4.1 引言
4.2 材料與方法
4.2.1 供試材料
4.2.2 試驗設計
4.2.3 測定項目與方法
4.2.4 數(shù)據(jù)分析
4.3 結果與分析
4.3.1 不同材料熏蒸處理下對玉米紋枯病和絲黑穗病抑菌率差異
4.3.2 不同材料熏蒸處理下對玉米紋枯病和絲黑穗病病原菌生物量的影響
4.3.3 不同材料熏蒸處理對絲黑穗病病原菌產孢量的影響
4.3.4 不同材料處理下絲黑穗病病原菌孢子萌發(fā)率的差異
4.4 討論
4.4.1 熏蒸處理對病原菌抑菌率和生物量累積的影響
4.4.2 熏蒸處理對病原菌產孢量及孢子萌發(fā)率的影響
第五章 全文結論
5.1 全文主要結論
5.2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作者簡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棉隆對辣椒疫霉病的防效及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響[J]. 張超,卜東欣,張鑫,吳翠霞,王金信. 植物保護學報. 2015(05)
[2]中國冬油菜栽培方式變遷與相應的養(yǎng)分管理策略[J]. 王寅,魯劍巍. 中國農業(yè)科學. 2015(15)
[3]油菜秸稈、紫云英綠肥及其不同比例配施還田的腐解及養(yǎng)分釋放規(guī)律研究[J]. 宋莉,韓上,魯劍巍,吳禮樹,曹衛(wèi)東,耿明建. 中國土壤與肥料. 2015(03)
[4]稻-油輪作下長期秸稈還田與施肥對作物產量和土壤理化性狀的影響[J]. 劉禹池,曾祥忠,馮文強,秦魚生,王昌全,涂仕華,陳道全. 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 2014(06)
[5]玉米紋枯病研究進展[J]. 劉長萍,牛宏偉,高艷,孟令媛,鄭永照,岳楊. 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 2014(01)
[6]玉米-大豆輪作及氮肥施用對土壤細菌群落結構的影響[J]. 周嵐,楊永,王占海,陳阜,曾昭海. 作物學報. 2013(11)
[7]油菜綠肥在現(xiàn)代農業(yè)中的優(yōu)勢及發(fā)展建議[J]. 傅廷棟,梁華東,周廣生. 中國農技推廣. 2012(08)
[8]小麥-玉米輪作體系中秸稈還田方式對土壤肥力及作物產量的影響[J]. 游東海,田霄鴻,把余玲,李錦,王淑娟,劉廷,南雄雄.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2(07)
[9]保護地土傳病害生物防治研究進展[J]. 楊麗麗,康少杰. 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 2012(08)
[10]我國農林園藝作物土傳病害發(fā)生和防治現(xiàn)狀及對策分析[J]. 李世東,繆作清,高衛(wèi)東. 中國生物防治學報. 2011(04)
博士論文
[1]玉米秸稈還田的微生態(tài)效應及對小麥紋枯病的適應性控制技術[D]. 齊永志.河北農業(yè)大學 2014
[2]輪作和連作對燕麥產量、品質、主要病蟲害及土壤肥力的影響[D]. 柴繼寬.甘肅農業(yè)大學 2012
碩士論文
[1]熏蒸劑對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樣性的影響及其方法學研究[D]. 馬旭.成都理工大學 2010
[2]輪作與生物熏蒸配合防治草莓再植病害的研究[D]. 楊蘭.河北農業(yè)大學 2009
[3]生物熏蒸和溫濕度對南方根結線蟲的影響及化學防治的研究[D]. 曹素芳.甘肅農業(yè)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64850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nykjlw/nzwlw/364850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