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脅迫下不同抗旱型小麥品種生理及產量特征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2-02-19 12:49
為研究不同水分處理條件下不同品種冬小麥的生理響應特征和產量的變化,及評價其地區(qū)種植適宜性,在干旱脅迫和正常水分條件下對安徽省淮北地區(qū)2個主推抗旱型小麥品種(煙農19、矮抗58)的生理特性及產量進行分析研究。結果表明,單生育期輕旱及全生育期輕旱對冬小麥生長及產量無明顯影響,單生育期重旱和全生育期中旱均會顯著抑制小麥正常生長,并造成永久脅迫;在不旱或輕旱條件下煙農19生理指標及產量均優(yōu)于矮抗58,但是當干旱程度增大時矮抗58對環(huán)境適應能力更強,減產幅度明顯小于煙農19;淮北平原南部推廣種植煙農19,北部推廣種植矮抗58更有利于水資源高效利用及糧食生產安全。
【文章來源】:節(jié)水灌溉. 2020,(07)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4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區(qū)概況
1.2 試驗設計
1.3 試驗數據采集
2 結果與分析
2.1 干旱脅迫對冬小麥生長的影響
2.1.1 干旱脅迫對冬小麥株高及分蘗的影響
2.1.2 干旱脅迫對冬小麥葉面積指數(LAI)的影響
2.2 水分虧缺對冬小麥產量的影響
3 結 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北部冬麥區(qū)小麥新品種(系)的節(jié)水生理特性與綜合評判[J]. 曾占奎,王征宏,王黎明,龐玉輝,韓志鵬,郭程,王春平. 干旱地區(qū)農業(yè)研究. 2019(05)
[2]不同小麥品種(系)的抗旱性評價[J]. 白云飛,孫貴先,李珊珊,劉昊東,趙思航,張樹華,趙勇,楊學舉. 河北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9(05)
[3]黃淮北部麥區(qū)主推小麥品種莖稈抗倒性能分析[J]. 蘇玉環(huán),陳冬梅,劉保華,馬永安,王雪香. 河北農業(yè)科學. 2018(02)
[4]小麥種質資源抗旱性鑒定評價[J]. 李龍,毛新國,王景一,昌小平,柳玉平,景蕊蓮. 作物學報. 2018(07)
[5]黃淮主推小麥品種主要農藝性狀配合力及遺傳效應分析[J]. 鄒少奎,殷貴鴻,唐建衛(wèi),王俊生,韓玉林,李順成,李楠楠. 麥類作物學報. 2017(06)
[6]不同小麥品種對干旱脅迫的形態(tài)生理響應及抗旱性分析[J]. 楊貝貝,趙丹丹,任永哲,辛澤毓,王志強,林同保. 河南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7(02)
[7]北方冬小麥品種(系)節(jié)水抗旱性研究[J]. 張園,田文仲,吳少輝,高海濤,張燦軍. 干旱地區(qū)農業(yè)研究. 2017(02)
[8]三個小麥新品種不同生育階段抗旱性的綜合評價[J]. 張龍龍,楊明明,董劍,趙萬春,高翔,陳冬陽. 麥類作物學報. 2016(04)
[9]小麥水分高效利用研究進展[J]. 冉文星,王冀川,王璞. 中國農業(yè)科技導報. 2016(01)
[10]干旱脅迫下不同抗旱性小麥品種產量形成與水分利用特征[J]. 吳金芝,王志敏,李友軍,張英華. 中國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5(06)
本文編號:3632928
【文章來源】:節(jié)水灌溉. 2020,(07)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4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區(qū)概況
1.2 試驗設計
1.3 試驗數據采集
2 結果與分析
2.1 干旱脅迫對冬小麥生長的影響
2.1.1 干旱脅迫對冬小麥株高及分蘗的影響
2.1.2 干旱脅迫對冬小麥葉面積指數(LAI)的影響
2.2 水分虧缺對冬小麥產量的影響
3 結 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北部冬麥區(qū)小麥新品種(系)的節(jié)水生理特性與綜合評判[J]. 曾占奎,王征宏,王黎明,龐玉輝,韓志鵬,郭程,王春平. 干旱地區(qū)農業(yè)研究. 2019(05)
[2]不同小麥品種(系)的抗旱性評價[J]. 白云飛,孫貴先,李珊珊,劉昊東,趙思航,張樹華,趙勇,楊學舉. 河北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9(05)
[3]黃淮北部麥區(qū)主推小麥品種莖稈抗倒性能分析[J]. 蘇玉環(huán),陳冬梅,劉保華,馬永安,王雪香. 河北農業(yè)科學. 2018(02)
[4]小麥種質資源抗旱性鑒定評價[J]. 李龍,毛新國,王景一,昌小平,柳玉平,景蕊蓮. 作物學報. 2018(07)
[5]黃淮主推小麥品種主要農藝性狀配合力及遺傳效應分析[J]. 鄒少奎,殷貴鴻,唐建衛(wèi),王俊生,韓玉林,李順成,李楠楠. 麥類作物學報. 2017(06)
[6]不同小麥品種對干旱脅迫的形態(tài)生理響應及抗旱性分析[J]. 楊貝貝,趙丹丹,任永哲,辛澤毓,王志強,林同保. 河南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7(02)
[7]北方冬小麥品種(系)節(jié)水抗旱性研究[J]. 張園,田文仲,吳少輝,高海濤,張燦軍. 干旱地區(qū)農業(yè)研究. 2017(02)
[8]三個小麥新品種不同生育階段抗旱性的綜合評價[J]. 張龍龍,楊明明,董劍,趙萬春,高翔,陳冬陽. 麥類作物學報. 2016(04)
[9]小麥水分高效利用研究進展[J]. 冉文星,王冀川,王璞. 中國農業(yè)科技導報. 2016(01)
[10]干旱脅迫下不同抗旱性小麥品種產量形成與水分利用特征[J]. 吳金芝,王志敏,李友軍,張英華. 中國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5(06)
本文編號:363292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nykjlw/nzwlw/363292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