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血青快速繁殖及栽培
發(fā)布時間:2021-12-12 11:16
本文以見血青種子為材料,研究4℃下保存時間對種子活力影響,以及蝸牛酶和NaOH處理種子對萌發(fā)率的影響;以見血青莖段為材料,6-BA,NAA,S-3307為影響因子,設計3因子3水平實驗,篩選誘導側芽的最佳培養(yǎng)基;以野生見血青根及自然繁殖的小苗為材料,分離、提純內生菌,將獲得的內生真菌與種子和原球莖在鋸末基質上共生培養(yǎng),篩選出能促進種子萌發(fā)、對原球莖生長有益的真菌;以見血青小苗為材料,以鋸末、松樹皮和牛糞3種基質進行單形重心設計試驗,以株高、莖粗為考察值,優(yōu)化基質的配比;采用響應面優(yōu)化法,以N、P、K 3種元素濃度為影響因子,建立模型,以見株高、莖粗為考察指標,優(yōu)化營養(yǎng)液配比;以種植6、12、18、24個月及野生的見血青為材料,研究不同栽培時間下生長發(fā)育及有效成分的動態(tài)變化。結果表明:1、種子的活性受保存時間影響,隨保存時間的延長而降低。現采的種子活性為93.80%,保存2、4、6周后,活性分別為75.20%、64.43%、56.62%,種子采收后立即播種效果最好。蝸牛酶處理后,可以提高見血青種子的萌發(fā)率,W-5組最明顯,達71.03%,最佳組合為2 mg/mL的蝸牛酶處理40 min。...
【文章來源】: 南昌大學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68 頁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見血青生物學特性
1.2 見血青研究進展
1.2.1 見血青化學成分
1.2.2 見血青藥理作用
1.3 蘭科植物快速繁殖的研究進展
1.3.1 觀賞蘭科植物的快速繁殖
1.3.2 藥用蘭科植物的快速繁殖
1.4 內生真菌的研究進展
1.4.1 植物內生菌研究進展
1.4.2 蘭科內生菌研究進展
1.5 蘭科植物栽培研究進展
1.5.1 栽培基質
1.5.2 肥料
1.5.3 栽培模式
1.6 本研究的意義及內容
1.6.1 研究意義
1.6.2 研究內容
1.6.3 技術路線
第2章 見血青快速繁殖
2.1 材料與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結果
2.2.1 保存時間對種子活性的影響
2.2.2 蝸牛酶對見血青種子萌發(fā)的影響
2.2.3 NaOH對見血青種子萌發(fā)的影響
2.2.4 不同植物激素對莖段側芽誘導的影響
2.3 討論
第3章 見血青內生菌分離及共生培養(yǎng)的研究
3.1 材料與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結果
3.2.1 不同外植體處理方式對內生菌分離的影響
3.2.2 不同消毒劑及消毒時間對根段內生菌分離的影響
3.2.3 不同季節(jié)見血青根內生菌分離效果的比較
3.2.4 根及幼苗分離內生菌的種類
3.2.5 共生培養(yǎng)
3.3 討論
第4章 見血青栽培基質及營養(yǎng)液的篩選
4.1 材料與方法
4.1.1 試驗地概況
4.1.2 實驗材料
4.1.3 實驗方法
4.2 結果
4.2.1 各項指標的測量值及回歸分析
4.2.2 基質配比響應面分析
4.2.3 營養(yǎng)液配比響應面分析
4.2.4 優(yōu)化試驗
4.2.5 優(yōu)化結果驗證
4.3 討論
第5章 不同栽培時間對見血青生長及有效成分的影響
5.1 材料與方法
5.1.1 材料
5.1.2 實驗儀器及藥品
5.1.3 方法
5.1.4 數據處理及統(tǒng)計
5.2 結果
5.2.1 不同栽培時間對株高的影響
5.2.2 不同栽培時間對莖粗的影響
5.2.3 不同栽培時間對多糖的影響
5.2.4 不同栽培時間對生物堿的影響
5.2.5 不同栽培時間對總黃酮的影響
5.2.6 不同栽培時間對總酚的影響
5.2.7 不同栽培時間對微量元素含量的影響
5.3 討論
第6章 結論與展望
6.1 結論
6.2 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圖版I
圖版II
圖版III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鐵皮石斛仿生栽培中不同附生樹種和栽培基質的效應 [J]. 袁穎丹,李志,胡冬南,郭曉敏. 江蘇農業(yè)科學. 2017(04)
[2]不同栽培基質對霍山米斛總多糖含量的影響 [J]. 姚亮,俞年軍,彭代銀,陳衛(wèi)東,汪新宇,何祥林. 北方園藝. 2017(03)
[3]國蘭栽培基質理化性質快速檢測方法 [J]. 王振波,鐘淮欽,林兵. 福建農業(yè)科技. 2016(10)
[4]雜交蘭組培苗與內生真菌共生培養(yǎng)體系的構建 [J]. 張晉彥,吳爭,寧惠娟,方載浩,梁立軍,崔永一. 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 2016(10)
[5]金線蓮試管苗高效快繁技術研究 [J]. 靳松,陳澤斌,夏體淵,任禛,余燕,莫麗玲. 時珍國醫(yī)國藥. 2016(06)
[6]三種栽培基質對金線蓮生長及有效成分的影響 [J]. 周偉,宋麗莎,盧光伍,張松,吳傳恩,丁偉. 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 2016(03)
[7]見血青HPLC指紋圖譜研究 [J]. 趙穎,胡少南,宋丹,王昌華,鄭一敏,胥秀英.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 2016(07)
[8]不同營養(yǎng)液對鐵皮石斛生長及多糖含量的影響 [J]. 張之鵬,易彬,羅火林,熊冬金,楊柏云. 南昌大學學報(理科版). 2016(01)
[9]兩種內生真菌對大花蕙蘭的共生效應比較 [J]. 劉舒,陳春黎,劉敏,廖慶剛,趙小蘭. 華中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6(01)
[10]光照強度與栽培模式對金線蓮生長及品質影響 [J]. 何碧珠,鄒雙全,劉江楓,朱萍,鄒小興. 中國現代中藥. 2015(12)
碩士論文
[1]不同栽培方式對鐵皮石斛生長及有效成分的影響[D]. 張之鵬.南昌大學. 2016
[2]苦參生物堿分離純化工藝研究[D]. 徐銘澤.哈爾濱商業(yè)大學. 2015
[3]鐵皮石斛的仿生栽培[D]. 張毅.南昌大學. 2014
[4]地寶蘭屬植物菌根真菌及種子萌發(fā)的初步研究[D]. 張武凡.北京林業(yè)大學. 2014
[5]見血青化學成分研究與品質評價[D]. 胡少南.重慶理工大學. 2014
[6]春石斛離體快繁體系的優(yōu)化與試管內開花的研究[D]. 何靜茹.四川農業(yè)大學. 2013
[7]卡特蘭的離體快速繁殖技術研究[D]. 邵會會.南京農業(yè)大學. 2013
[8]新型基質與有機氮源營養(yǎng)液對春石斛生長發(fā)育的影響[D]. 屈媛.華中農業(yè)大學. 2013
[9]蘭屬植物根部內生真菌及其對種子萌發(fā)苗木生長的效應[D]. 代曉宇.北京林業(yè)大學. 2011
[10]野花椒揮發(fā)性成分及見血清化學成分的初步研究[D]. 沈慧.西南交通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536577
【文章來源】: 南昌大學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68 頁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見血青生物學特性
1.2 見血青研究進展
1.2.1 見血青化學成分
1.2.2 見血青藥理作用
1.3 蘭科植物快速繁殖的研究進展
1.3.1 觀賞蘭科植物的快速繁殖
1.3.2 藥用蘭科植物的快速繁殖
1.4 內生真菌的研究進展
1.4.1 植物內生菌研究進展
1.4.2 蘭科內生菌研究進展
1.5 蘭科植物栽培研究進展
1.5.1 栽培基質
1.5.2 肥料
1.5.3 栽培模式
1.6 本研究的意義及內容
1.6.1 研究意義
1.6.2 研究內容
1.6.3 技術路線
第2章 見血青快速繁殖
2.1 材料與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結果
2.2.1 保存時間對種子活性的影響
2.2.2 蝸牛酶對見血青種子萌發(fā)的影響
2.2.3 NaOH對見血青種子萌發(fā)的影響
2.2.4 不同植物激素對莖段側芽誘導的影響
2.3 討論
第3章 見血青內生菌分離及共生培養(yǎng)的研究
3.1 材料與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結果
3.2.1 不同外植體處理方式對內生菌分離的影響
3.2.2 不同消毒劑及消毒時間對根段內生菌分離的影響
3.2.3 不同季節(jié)見血青根內生菌分離效果的比較
3.2.4 根及幼苗分離內生菌的種類
3.2.5 共生培養(yǎng)
3.3 討論
第4章 見血青栽培基質及營養(yǎng)液的篩選
4.1 材料與方法
4.1.1 試驗地概況
4.1.2 實驗材料
4.1.3 實驗方法
4.2 結果
4.2.1 各項指標的測量值及回歸分析
4.2.2 基質配比響應面分析
4.2.3 營養(yǎng)液配比響應面分析
4.2.4 優(yōu)化試驗
4.2.5 優(yōu)化結果驗證
4.3 討論
第5章 不同栽培時間對見血青生長及有效成分的影響
5.1 材料與方法
5.1.1 材料
5.1.2 實驗儀器及藥品
5.1.3 方法
5.1.4 數據處理及統(tǒng)計
5.2 結果
5.2.1 不同栽培時間對株高的影響
5.2.2 不同栽培時間對莖粗的影響
5.2.3 不同栽培時間對多糖的影響
5.2.4 不同栽培時間對生物堿的影響
5.2.5 不同栽培時間對總黃酮的影響
5.2.6 不同栽培時間對總酚的影響
5.2.7 不同栽培時間對微量元素含量的影響
5.3 討論
第6章 結論與展望
6.1 結論
6.2 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圖版I
圖版II
圖版III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鐵皮石斛仿生栽培中不同附生樹種和栽培基質的效應 [J]. 袁穎丹,李志,胡冬南,郭曉敏. 江蘇農業(yè)科學. 2017(04)
[2]不同栽培基質對霍山米斛總多糖含量的影響 [J]. 姚亮,俞年軍,彭代銀,陳衛(wèi)東,汪新宇,何祥林. 北方園藝. 2017(03)
[3]國蘭栽培基質理化性質快速檢測方法 [J]. 王振波,鐘淮欽,林兵. 福建農業(yè)科技. 2016(10)
[4]雜交蘭組培苗與內生真菌共生培養(yǎng)體系的構建 [J]. 張晉彥,吳爭,寧惠娟,方載浩,梁立軍,崔永一. 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 2016(10)
[5]金線蓮試管苗高效快繁技術研究 [J]. 靳松,陳澤斌,夏體淵,任禛,余燕,莫麗玲. 時珍國醫(yī)國藥. 2016(06)
[6]三種栽培基質對金線蓮生長及有效成分的影響 [J]. 周偉,宋麗莎,盧光伍,張松,吳傳恩,丁偉. 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 2016(03)
[7]見血青HPLC指紋圖譜研究 [J]. 趙穎,胡少南,宋丹,王昌華,鄭一敏,胥秀英.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 2016(07)
[8]不同營養(yǎng)液對鐵皮石斛生長及多糖含量的影響 [J]. 張之鵬,易彬,羅火林,熊冬金,楊柏云. 南昌大學學報(理科版). 2016(01)
[9]兩種內生真菌對大花蕙蘭的共生效應比較 [J]. 劉舒,陳春黎,劉敏,廖慶剛,趙小蘭. 華中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6(01)
[10]光照強度與栽培模式對金線蓮生長及品質影響 [J]. 何碧珠,鄒雙全,劉江楓,朱萍,鄒小興. 中國現代中藥. 2015(12)
碩士論文
[1]不同栽培方式對鐵皮石斛生長及有效成分的影響[D]. 張之鵬.南昌大學. 2016
[2]苦參生物堿分離純化工藝研究[D]. 徐銘澤.哈爾濱商業(yè)大學. 2015
[3]鐵皮石斛的仿生栽培[D]. 張毅.南昌大學. 2014
[4]地寶蘭屬植物菌根真菌及種子萌發(fā)的初步研究[D]. 張武凡.北京林業(yè)大學. 2014
[5]見血青化學成分研究與品質評價[D]. 胡少南.重慶理工大學. 2014
[6]春石斛離體快繁體系的優(yōu)化與試管內開花的研究[D]. 何靜茹.四川農業(yè)大學. 2013
[7]卡特蘭的離體快速繁殖技術研究[D]. 邵會會.南京農業(yè)大學. 2013
[8]新型基質與有機氮源營養(yǎng)液對春石斛生長發(fā)育的影響[D]. 屈媛.華中農業(yè)大學. 2013
[9]蘭屬植物根部內生真菌及其對種子萌發(fā)苗木生長的效應[D]. 代曉宇.北京林業(yè)大學. 2011
[10]野花椒揮發(fā)性成分及見血清化學成分的初步研究[D]. 沈慧.西南交通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53657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nykjlw/nzwlw/353657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