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耕和稻草還田對水稻生長及土壤性狀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10-26 03:16
水稻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水稻生產的安全、優(yōu)質、高產、高效對糧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義。稻草還田可以將稻草資源最有效、最便捷的利用到水稻生產當中。利用稻草養(yǎng)分改善土壤物理、化學、生物學性狀,提高土壤肥力,同時減少因稻草燃燒和廢棄帶來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實現水稻生產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本試驗自2008年開始進行長期定位試驗,以超級稻Y兩優(yōu)087為試驗材料,設免耕、免耕+稻草面施還田、常耕、常耕+稻草面施還田、常耕+稻草深施還田5個處理,3次重復,探究免耕和稻草還田對水稻生長、水稻產量、土壤物理、化學、生物學性狀,以及水稻產量與土壤性狀的相關關系的影響。試驗主要獲得以下結果:1連續(xù)多年免耕處理后,早、晚稻產量分別下降0.49%和4.08%,晚稻產量下降顯著。晚稻顯著減產的直接原因是晚季土壤速效P、速效K和有機質含量、蔗糖酶、脲酶、過氧化氫酶活性顯著降低,引起成穗率下降,有效穗數顯著減少。2連續(xù)多年免+耕稻草還田處理后表現出較好的增產效果,早、晚稻產量分別增加4.06%、0.17%,早稻增產效果顯著。其早稻增產的直接原因是長期免耕+稻草面施還田處理使早季土壤容重降低,總空隙度、毛管孔隙度、速效K和有機...
【文章來源】:廣西大學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7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稻田耕作技術及發(fā)展
1.1.1 常規(guī)耕作技術
1.1.2 保護性耕作技術
1.2 稻草還田
1.2.1 稻草常耕填埋還田
1.2.2 稻草表面覆蓋還田
1.3 稻草還田的生態(tài)效應
1.4 耕作和稻草還田對水稻生長的影響
1.4.1 耕作和稻草還田對水稻莖蘗動態(tài)、水稻株高、穗長、著粒密度、物質積累、產量等農藝性狀的影響
1.4.2 耕作和稻草還田對水稻植株N、P、K元素積累的影響
1.5 耕作和稻草還田對土壤性狀的影響
1.5.1 耕作和稻草還田對土壤含水率、容重、孔隙度等物理性狀的影響
1.5.2 耕作和稻草還田對土壤速效N、P、K及有機質等化學性狀的影響
1.5.3 耕作和稻草還田對土壤脲酶、蔗糖酶、過氧化氫酶等生物學性狀的影響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2 材料與方法
2.1 試驗材料
2.2 試驗地點及試驗地概況
2.3 試驗設計
2.3.1 試驗處理設計
2.3.2 育苗移栽處理
2.3.3 施肥處理
2.4 其他栽培管理措施
2.5 測定指標與方法
2.5.1 莖蘗動態(tài)調查
2.5.2 植株全N、全P、全K含量測定
2.5.3 產量和產量構成因子調查
2.5.4 株高和穗長調查
2.5.5 土壤取樣處理及物理性狀測定
2.5.6 土壤化學性狀測定
2.5.7 土壤生物性狀測定
2.6 數據統計分析
3 結果與分析
3.1 免耕和稻草還田對水稻產量和產量構成因子的影響
3.1.1 免耕和稻草還田對水稻產量的影響
3.1.2 免耕和稻草還田對水稻有效穗數的影響
3.1.3 免耕和稻草還田對水稻每穗總粒數的影響
3.1.4 免耕和稻草還田對水稻結實率的影響
3.1.5 免耕和稻草還田對水稻千粒重的影響
3.2 免耕和稻草還田對水稻經濟性狀的影響
3.2.1 免耕和稻草還田對水稻莖蘗動態(tài)的影響
3.2.2 免耕和稻草還田對水稻株高的影響
3.2.3 免耕和稻草還田對水稻穗長及著粒密度的影響
3.3 免耕和稻草還田對水稻物質積累的影響
3.3.1 免耕和稻草還田對水稻植株N素積累的影響
3.3.2 免耕和稻草還田對水稻植株P素積累的影響
3.3.3 免耕和稻草還田對水稻植株K素積累的影響
3.4 免耕和稻草還田對土壤性狀的影響
3.4.1 免耕和稻草還田對土壤物理性狀的影響
3.4.2 免耕和稻草還田對土壤化學性狀的影響
3.4.3 免耕和稻草還田對土壤生物學性狀的影響
3.5 產量和土壤性狀相關分析
3.5.1 產量與產量構成因子相關分析
3.5.2 產量與土壤物理性狀相關分析
3.5.3 產量與土壤化學性狀相關分析
3.5.4 產量與土壤生物學性狀相關分析
3.6 處理產量及土壤性狀比較分析
4 結論與討論
4.1 討論
4.1.1 免耕對水稻產量及產量構成的影響
4.1.2 稻草還田對水稻產量及產量構成的影響
4.1.3 免耕對土壤物理性狀的影響
4.1.4 稻草還田對土壤物理性狀的影響
4.1.5 免耕對土壤化學性狀的影響
4.1.6 稻草還田對土壤化學性狀的影響
4.1.7 免耕對土壤生物學性狀的影響
4.1.8 稻草還田對土壤生物學性狀的影響
4.2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秸稈還田與氮磷鉀化肥配施對直播冬油菜產量及其構成因子的影響[J]. 劉秋霞,任濤,張萌,廖世鵬,李小坤,叢日環(huán),魯劍巍. 中國土壤與肥料. 2016(06)
[2]不同耕作和種植方式對稻田雜草及水稻產量的影響[J]. Rajender Singh Chhokar,禹盛苗. 中國稻米. 2016(05)
[3]長期免耕覆蓋對旱地冬小麥旗葉光合特性及干物質積累與轉運的影響[J]. 王健波,嚴昌榮,劉恩科,陳保青,張恒恒. 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 2015(02)
[4]秸稈還田對土壤質量與作物生長的影響研究進展[J]. 崔新衛(wèi),張楊珠,吳金水,彭福元. 土壤通報. 2014(06)
[5]稻-油輪作下長期秸稈還田與施肥對作物產量和土壤理化性狀的影響[J]. 劉禹池,曾祥忠,馮文強,秦魚生,王昌全,涂仕華,陳道全. 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 2014(06)
[6]不同耕作方式對機插雙季水稻產量的影響[J]. 湯軍,黃山,譚雪明,石慶華,潘曉華. 江西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4(05)
[7]免耕與少耕栽培對水稻產量和品質的影響及其經濟效益分析[J]. 洛育,孫世臣,張鳳鳴,白良明. 黑龍江農業(yè)科學. 2014(08)
[8]連續(xù)免耕對不同質地稻田土壤理化性質的影響[J]. 龔冬琴,呂軍. 生態(tài)學報. 2014(02)
[9]秸稈還田與減量施肥對雙季稻產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響[J]. 丁文金,馬友華,胡宏祥,田雁飛,李丁,方凡,孫本發(fā). 農業(yè)環(huán)境與發(fā)展. 2013(04)
[10]稻草原位還田對雙季稻田土壤理化與生物學性狀的影響[J]. 曾研華,吳建富,潘曉華,石慶華,朱德峰. 水土保持學報. 2013(03)
博士論文
[1]廣西水稻免耕拋秧技術擴散過程及效果研究[D]. 徐世宏.中國農業(yè)大學 2013
[2]免耕配合稻草還田的氮素行為及土壤質量效應[D]. 黃景.廣西大學 2012
[3]秸稈資源評價與利用研究[D]. 畢于運.中國農業(yè)科學院 2010
[4]秸稈還田及有機肥對水稻生長和氮肥利用率影響的研究[D]. 許有尊.華中農業(yè)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輕型栽培和秸稈還田對土壤性狀和水稻產量的影響[D]. 滕曉龍.中國農業(yè)科學院 2013
[2]不同耕作方式與秸稈還田方式對稻麥輪作農田土壤養(yǎng)分及碳庫的影響[D]. 張四偉.南京農業(yè)大學 2012
[3]稻草覆蓋還田對土壤性質和雙季晚稻產量的影響[D]. 張水清.華中農業(yè)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458714
【文章來源】:廣西大學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7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稻田耕作技術及發(fā)展
1.1.1 常規(guī)耕作技術
1.1.2 保護性耕作技術
1.2 稻草還田
1.2.1 稻草常耕填埋還田
1.2.2 稻草表面覆蓋還田
1.3 稻草還田的生態(tài)效應
1.4 耕作和稻草還田對水稻生長的影響
1.4.1 耕作和稻草還田對水稻莖蘗動態(tài)、水稻株高、穗長、著粒密度、物質積累、產量等農藝性狀的影響
1.4.2 耕作和稻草還田對水稻植株N、P、K元素積累的影響
1.5 耕作和稻草還田對土壤性狀的影響
1.5.1 耕作和稻草還田對土壤含水率、容重、孔隙度等物理性狀的影響
1.5.2 耕作和稻草還田對土壤速效N、P、K及有機質等化學性狀的影響
1.5.3 耕作和稻草還田對土壤脲酶、蔗糖酶、過氧化氫酶等生物學性狀的影響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2 材料與方法
2.1 試驗材料
2.2 試驗地點及試驗地概況
2.3 試驗設計
2.3.1 試驗處理設計
2.3.2 育苗移栽處理
2.3.3 施肥處理
2.4 其他栽培管理措施
2.5 測定指標與方法
2.5.1 莖蘗動態(tài)調查
2.5.2 植株全N、全P、全K含量測定
2.5.3 產量和產量構成因子調查
2.5.4 株高和穗長調查
2.5.5 土壤取樣處理及物理性狀測定
2.5.6 土壤化學性狀測定
2.5.7 土壤生物性狀測定
2.6 數據統計分析
3 結果與分析
3.1 免耕和稻草還田對水稻產量和產量構成因子的影響
3.1.1 免耕和稻草還田對水稻產量的影響
3.1.2 免耕和稻草還田對水稻有效穗數的影響
3.1.3 免耕和稻草還田對水稻每穗總粒數的影響
3.1.4 免耕和稻草還田對水稻結實率的影響
3.1.5 免耕和稻草還田對水稻千粒重的影響
3.2 免耕和稻草還田對水稻經濟性狀的影響
3.2.1 免耕和稻草還田對水稻莖蘗動態(tài)的影響
3.2.2 免耕和稻草還田對水稻株高的影響
3.2.3 免耕和稻草還田對水稻穗長及著粒密度的影響
3.3 免耕和稻草還田對水稻物質積累的影響
3.3.1 免耕和稻草還田對水稻植株N素積累的影響
3.3.2 免耕和稻草還田對水稻植株P素積累的影響
3.3.3 免耕和稻草還田對水稻植株K素積累的影響
3.4 免耕和稻草還田對土壤性狀的影響
3.4.1 免耕和稻草還田對土壤物理性狀的影響
3.4.2 免耕和稻草還田對土壤化學性狀的影響
3.4.3 免耕和稻草還田對土壤生物學性狀的影響
3.5 產量和土壤性狀相關分析
3.5.1 產量與產量構成因子相關分析
3.5.2 產量與土壤物理性狀相關分析
3.5.3 產量與土壤化學性狀相關分析
3.5.4 產量與土壤生物學性狀相關分析
3.6 處理產量及土壤性狀比較分析
4 結論與討論
4.1 討論
4.1.1 免耕對水稻產量及產量構成的影響
4.1.2 稻草還田對水稻產量及產量構成的影響
4.1.3 免耕對土壤物理性狀的影響
4.1.4 稻草還田對土壤物理性狀的影響
4.1.5 免耕對土壤化學性狀的影響
4.1.6 稻草還田對土壤化學性狀的影響
4.1.7 免耕對土壤生物學性狀的影響
4.1.8 稻草還田對土壤生物學性狀的影響
4.2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秸稈還田與氮磷鉀化肥配施對直播冬油菜產量及其構成因子的影響[J]. 劉秋霞,任濤,張萌,廖世鵬,李小坤,叢日環(huán),魯劍巍. 中國土壤與肥料. 2016(06)
[2]不同耕作和種植方式對稻田雜草及水稻產量的影響[J]. Rajender Singh Chhokar,禹盛苗. 中國稻米. 2016(05)
[3]長期免耕覆蓋對旱地冬小麥旗葉光合特性及干物質積累與轉運的影響[J]. 王健波,嚴昌榮,劉恩科,陳保青,張恒恒. 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 2015(02)
[4]秸稈還田對土壤質量與作物生長的影響研究進展[J]. 崔新衛(wèi),張楊珠,吳金水,彭福元. 土壤通報. 2014(06)
[5]稻-油輪作下長期秸稈還田與施肥對作物產量和土壤理化性狀的影響[J]. 劉禹池,曾祥忠,馮文強,秦魚生,王昌全,涂仕華,陳道全. 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 2014(06)
[6]不同耕作方式對機插雙季水稻產量的影響[J]. 湯軍,黃山,譚雪明,石慶華,潘曉華. 江西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4(05)
[7]免耕與少耕栽培對水稻產量和品質的影響及其經濟效益分析[J]. 洛育,孫世臣,張鳳鳴,白良明. 黑龍江農業(yè)科學. 2014(08)
[8]連續(xù)免耕對不同質地稻田土壤理化性質的影響[J]. 龔冬琴,呂軍. 生態(tài)學報. 2014(02)
[9]秸稈還田與減量施肥對雙季稻產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響[J]. 丁文金,馬友華,胡宏祥,田雁飛,李丁,方凡,孫本發(fā). 農業(yè)環(huán)境與發(fā)展. 2013(04)
[10]稻草原位還田對雙季稻田土壤理化與生物學性狀的影響[J]. 曾研華,吳建富,潘曉華,石慶華,朱德峰. 水土保持學報. 2013(03)
博士論文
[1]廣西水稻免耕拋秧技術擴散過程及效果研究[D]. 徐世宏.中國農業(yè)大學 2013
[2]免耕配合稻草還田的氮素行為及土壤質量效應[D]. 黃景.廣西大學 2012
[3]秸稈資源評價與利用研究[D]. 畢于運.中國農業(yè)科學院 2010
[4]秸稈還田及有機肥對水稻生長和氮肥利用率影響的研究[D]. 許有尊.華中農業(yè)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輕型栽培和秸稈還田對土壤性狀和水稻產量的影響[D]. 滕曉龍.中國農業(yè)科學院 2013
[2]不同耕作方式與秸稈還田方式對稻麥輪作農田土壤養(yǎng)分及碳庫的影響[D]. 張四偉.南京農業(yè)大學 2012
[3]稻草覆蓋還田對土壤性質和雙季晚稻產量的影響[D]. 張水清.華中農業(yè)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45871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nykjlw/nzwlw/345871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