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脂類對品質的影響及脂類代謝對高溫弱光的響應
發(fā)布時間:2021-05-26 13:33
水稻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改善水稻的品質對于滿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有重要意義。脂肪是稻米中的重要組成成份之一,但由于稻米脂肪含量少及提取測定等方面的困難性,稻米脂肪的研究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稻米中脂類的積累規(guī)律及溫光對其影響的研究相對較少,調控機理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首先從稻米脂肪提取技術著手,改進測試方法,通過對超聲波提取法進行優(yōu)化,找到適合稻米脂肪測定的方法;然后通過對稻米脫脂及未脫脂的分析,以期系統(tǒng)探討稻米脂類含量尤其是脂肪酸組分對稻米品質的影響;最后通過利用田間和溫室來研究溫光對稻米中脂類積累及脂類代謝相關酶活性的影響,揭示溫光對稻米脂類合成的規(guī)律。主要研究結果如下:1.創(chuàng)新使用超聲波提取法,優(yōu)化水稻脂肪提取工藝。以越光為試驗材料,利用超聲波提取法提取水稻脂肪,通過單因素試驗可知正己烷提取效率最高,提取率分別隨著提取功率、提取溫度和提取時間的增加呈現(xiàn)先升高,后下降的趨勢。通過二次通用旋轉組合設計對上述提取因素進行優(yōu)化,以y代表提取率,x1代表提取功率、x2代表提取溫度,X3代表提取時間建立回歸方程為Y= 76.73-2.33x1-0.54x2-0.005x3-3.00...
【文章來源】:四川農業(yè)大學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145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獻綜述
1 稻米脂肪研究進展
1.1 稻米脂肪含量及其與稻米品質關系
1.2 稻米脂肪對溫光逆境的響應
2 稻米脂肪酸研究進展
2.1 稻米脂肪酸含量及其與品質關系
2.2 稻米脂肪酸對溫光逆境的響應
3 脂類合成相關酶研究進展
3.1 水稻脂類合成途徑
3.2 乙酰輔酶A羧化酶研究進展
3.3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研究進展
3.4 3-磷酸甘油脫氫酶研究進展
3.5 磷脂酸磷酸酯酶研究進展
3.6 脂類合成過程中能量代謝
4 存在的問題
5 研究目的與意義
6 技術路線
第二章 超聲波法高效提取水稻籽粒脂肪方法構建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與化學試劑
1.2 試驗方法
1.3 試驗設計
1.4 數(shù)據統(tǒng)計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提取試劑對水稻脂肪超聲波提取率的影響
2.2 不同提取功率對水稻脂肪超聲波提取率的影響
2.3 不同提取溫度對水稻脂肪超聲波提取率的影響
2.4 不同提取時間對水稻脂肪超聲波提取率的影響
2.5 響應面法優(yōu)化提取率
2.6 模型驗證
2.7 脂肪酸組分分析
3 結論與討論
3.1 不同提取因素對提取率的影響
3.2 結論
第三章 脂類含量對稻米外觀和蒸煮食味品質的影響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
1.2 試驗設計
1.3 樣品采集與處理
1.4 試驗方法
1.5 數(shù)據統(tǒng)計與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水稻品種淀粉脂和非淀粉脂及脂肪酸含量
2.2 不同水稻品種外觀品質
2.3 不同水稻品種RVA譜特征值
2.4 不同水稻品種感官評價
2.5 淀粉脂和非淀粉脂與外觀品質的相關性分析
2.6 淀粉脂和非淀粉脂與RVA譜的相關性分析
2.7 淀粉脂和非淀粉脂與食味值的相關性分析
2.8 淀粉脂中脂肪酸組分與食味值的相關性分析
3 結論與討論
3.1 不同水稻品種淀粉脂與非淀粉脂含量
3.2 不同水稻品種淀粉脂與非淀粉脂含量對外觀品質的影響
3.3 不同水稻品種淀粉脂與非淀粉脂對RVA特征值的影響
3.4 不同水稻品種淀粉脂與非淀粉脂對食味值的影響
3.5 結論
第四章 水稻灌漿結實期高溫對籽粒脂類代謝的影響
第一節(jié) 水稻灌漿結實期全時段高溫對籽粒脂類代謝的影響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2 試驗設計
1.3 樣品的采集與處理
1.4 測定項目及方法
1.5 數(shù)據統(tǒng)計與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品種灌漿結實期日平均溫度變化
2.2 不同品種灌漿結實期粗脂肪含量變化
2.3 不同品種灌漿結實期游離脂肪酸含量變化
2.4 不同品種灌漿結實期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變化
2.5 不同品種灌漿結實期脂肪酸組分含量變化
2.6 不同品種灌漿結實期乙酰輔酶A羧化酶(ACCase)活性變化
2.7 不同品種灌漿結實期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測定
2.8 不同品種灌漿結實期磷脂酸磷酸酯酶(PPase)活性變化
2.9 不同品種灌漿結實期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G6PD)活性變化
2.10 不同品種灌漿結實期3-磷酸甘油脫氫酶活性(3GPD)變化
2.11 粗脂肪含量與脂肪代謝酶的相關性分析
3 結論與討論
第二節(jié) 灌漿結實期不同時段高溫對水稻脂類及相關酶活性的影響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2 試驗設計
1.3 樣品的采集與處理
1.4 測定項目及方法
1.5 數(shù)據統(tǒng)計與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灌漿結實期不同時段日平均溫度變化
2.2 灌漿結實期不同時段高溫對粗脂肪含量的影響
2.3 灌漿結實期不同時段高溫對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的影響
2.4 灌漿結實期不同時段高溫對游離脂肪酸含量的影響
2.5 灌漿結實期不同時段高溫對脂肪酸組分的影響
2.6 灌漿結實期不同時段高溫對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的影響
2.7 灌漿結實期不同時段高溫對磷脂酸磷酸酯酶(PPase)活性的影響
2.8 灌漿結實期不同時段高溫對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G6PD)活性的影響
2.9 灌漿結實期不同時段高溫對3-磷酸甘油脫氫酶(3GPD)活性的影響
2.10 脂肪含量與脂類代謝酶的相關性分析
3 結論與討論
第五章 水稻灌漿結實期弱光對籽粒脂類代謝的影響
第一節(jié) 水稻灌漿結實期全時段弱光對籽粒脂類代謝的影響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2 試驗設計
1.3 樣品的采集與處理
1.4 測定項目及方法
1.5 數(shù)據統(tǒng)計與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品種灌漿結實期粗脂肪含量變化
2.2 不同品種灌漿結實期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變化
2.3 不同品種灌漿結實期游離脂肪酸含量變化
2.4 不同品種灌漿結實期脂肪酸組分的變化
2.5 不同品種灌漿結實期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變化
2.6 不同品種灌漿結實期磷脂酸磷酸酯酶(PPase)活性變化
2.7 不同品種灌漿結實期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G6PD)活性含量變化
2.8 不同品種灌漿結實期3-磷酸甘油脫氫酶(3GPD)活性變化
2.9 粗脂肪含量與脂肪代謝酶的相關性分析
3 結論與討論
第二節(jié) 灌漿結實期不同時段弱光對水稻脂類及相關酶活性的影響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2 試驗設計
1.3 樣品的采集與處理
1.4 測定項目及方法
1.5 數(shù)據統(tǒng)計與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灌漿結實期不同時段弱光對粗脂肪含量的影響
2.2 灌漿結實期不同時段弱光對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的影響
2.3 灌漿結實期不同時段弱光對游離脂肪酸含量的影響
2.4 灌漿結實期不同時段弱光對脂肪酸組分的影響
2.5 灌漿結實期不同時段弱光對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的影響
2.6 灌漿結實期不同時段弱光對磷脂酸磷酸酯酶(PPase)活性的影響
2.7 灌漿結實期不同時段弱光對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G6PD)活性的影響
2.8 灌漿結實期不同時段弱光對3-磷酸甘油脫氫酶(3GPD)活性的影響
2.9 脂肪含量與脂類代謝酶的相關性分析
3 結論與討論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不同地域水稻的RVA譜特征值及其與蛋白質含量的關系[J]. 李先喆,徐慶國,劉紅梅. 湖南農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01)
[2]灌漿結實期弱光對水稻籽粒氮代謝酶及蛋白質含量的影響[J]. 許光利,劉佳,梁成剛,汪燕,丁春邦,李天. 浙江大學學報(農業(yè)與生命科學版). 2016(01)
[3]施氮量和遮蔭對不同基因型水稻產量及一些生理特性的影響[J]. 潘圣剛,聞祥成,莫釗文,段美洋,董浩然,黃貴興,田華,唐湘如. 中國水稻科學. 2015(02)
[4]弱光脅迫對不同基因型玉米籽粒發(fā)育和碳氮代謝的影響[J]. 周衛(wèi)霞,董朋飛,王秀萍,李潮海. 作物學報. 2013(10)
[5]微藻油脂生物合成與ACCase、PEPC相關性的研究進展[J]. 王琳,余旭亞,趙鵬,徐軍偉. 中國油脂. 2013(02)
[6]不同產地人參中4種脫氫酶活力比較[J]. 楊菲,趙雨,王思明,劉美辰,李曉華. 中國農學通報. 2012(25)
[7]人參根生長發(fā)育過程中5種脫氫酶活力比較[J]. 劉宏,趙雨,陳雨,劉美辰,劉海龍. 中成藥. 2012(03)
[8]植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的功能及其在基因工程中的應用[J]. 魏紹巍,黎茵. 生物工程學報. 2011(12)
[9]高溫逼熟等級對早稻品質與產量特征的影響[J]. 曾凱,居為民,周玉,管建豐,王尚明,張清霞. 中國農學通報. 2011(30)
[10]蓖麻三磷酸甘油脫氫酶基因(RcGPDH)的克隆及功能分析[J]. 弭憲杰,徐榮華,劉愛忠,吳丁,田波. 中國油料作物學報. 2011(05)
博士論文
[1]生育后期遮光對玉米產量和品質及生理特性的影響[D]. 賈士芳.山東農業(yè)大學 2007
[2]油料作物種子脂肪酸累積模式及相關基因的克隆與序列比較研究[D]. 李曉丹.中國農業(yè)科學院 2007
[3]油菜種子含油量相關基因PEPC和DGAT的克隆及遺傳轉化研究[D]. 張志剛.湖南農業(yè)大學 2006
[4]光溫脅迫對玉米產量和品質及其生理特性的影響[D]. 張吉旺.山東農業(yè)大學 2005
碩士論文
[1]不同生育時期遮陰對大豆形態(tài)性狀、產量及光合特性的影響[D]. 王一.四川農業(yè)大學 2013
[2]水稻灌漿結實期高溫弱光對籽粒脂類代謝的影響[D]. 許光利.四川農業(yè)大學 2011
[3]不同品質類型花生品種生理特性與品質形成差異機理研究[D]. 李寶龍.山東農業(yè)大學 2009
[4]高溫對不同基因型甘藍型油菜影響的生理生化機理研究[D]. 伊淑麗.西南大學 2008
[5]栽培因子對油菜含油量的影響研究[D]. 譚太龍.湖南農業(yè)大學 2007
[6]灌漿結實期高溫對水稻產量和品質的影響及其生理機制[D]. 陶紅娟.揚州大學 2007
[7]幾種酶活性對油菜種子含油量及脂肪酸組成的影響[D]. 徐一蘭.湖南農業(yè)大學 2007
[8]鹽藻NAD-3-磷酸甘油脫氫酶同工酶基因功能域的克隆及功能鑒定[D]. 孫曉菲.四川大學 2007
[9]不同光強下油菜品質形成的生理基礎研究[D]. 邵玉嬌.華中農業(yè)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206458
【文章來源】:四川農業(yè)大學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145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獻綜述
1 稻米脂肪研究進展
1.1 稻米脂肪含量及其與稻米品質關系
1.2 稻米脂肪對溫光逆境的響應
2 稻米脂肪酸研究進展
2.1 稻米脂肪酸含量及其與品質關系
2.2 稻米脂肪酸對溫光逆境的響應
3 脂類合成相關酶研究進展
3.1 水稻脂類合成途徑
3.2 乙酰輔酶A羧化酶研究進展
3.3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研究進展
3.4 3-磷酸甘油脫氫酶研究進展
3.5 磷脂酸磷酸酯酶研究進展
3.6 脂類合成過程中能量代謝
4 存在的問題
5 研究目的與意義
6 技術路線
第二章 超聲波法高效提取水稻籽粒脂肪方法構建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與化學試劑
1.2 試驗方法
1.3 試驗設計
1.4 數(shù)據統(tǒng)計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提取試劑對水稻脂肪超聲波提取率的影響
2.2 不同提取功率對水稻脂肪超聲波提取率的影響
2.3 不同提取溫度對水稻脂肪超聲波提取率的影響
2.4 不同提取時間對水稻脂肪超聲波提取率的影響
2.5 響應面法優(yōu)化提取率
2.6 模型驗證
2.7 脂肪酸組分分析
3 結論與討論
3.1 不同提取因素對提取率的影響
3.2 結論
第三章 脂類含量對稻米外觀和蒸煮食味品質的影響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
1.2 試驗設計
1.3 樣品采集與處理
1.4 試驗方法
1.5 數(shù)據統(tǒng)計與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水稻品種淀粉脂和非淀粉脂及脂肪酸含量
2.2 不同水稻品種外觀品質
2.3 不同水稻品種RVA譜特征值
2.4 不同水稻品種感官評價
2.5 淀粉脂和非淀粉脂與外觀品質的相關性分析
2.6 淀粉脂和非淀粉脂與RVA譜的相關性分析
2.7 淀粉脂和非淀粉脂與食味值的相關性分析
2.8 淀粉脂中脂肪酸組分與食味值的相關性分析
3 結論與討論
3.1 不同水稻品種淀粉脂與非淀粉脂含量
3.2 不同水稻品種淀粉脂與非淀粉脂含量對外觀品質的影響
3.3 不同水稻品種淀粉脂與非淀粉脂對RVA特征值的影響
3.4 不同水稻品種淀粉脂與非淀粉脂對食味值的影響
3.5 結論
第四章 水稻灌漿結實期高溫對籽粒脂類代謝的影響
第一節(jié) 水稻灌漿結實期全時段高溫對籽粒脂類代謝的影響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2 試驗設計
1.3 樣品的采集與處理
1.4 測定項目及方法
1.5 數(shù)據統(tǒng)計與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品種灌漿結實期日平均溫度變化
2.2 不同品種灌漿結實期粗脂肪含量變化
2.3 不同品種灌漿結實期游離脂肪酸含量變化
2.4 不同品種灌漿結實期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變化
2.5 不同品種灌漿結實期脂肪酸組分含量變化
2.6 不同品種灌漿結實期乙酰輔酶A羧化酶(ACCase)活性變化
2.7 不同品種灌漿結實期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測定
2.8 不同品種灌漿結實期磷脂酸磷酸酯酶(PPase)活性變化
2.9 不同品種灌漿結實期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G6PD)活性變化
2.10 不同品種灌漿結實期3-磷酸甘油脫氫酶活性(3GPD)變化
2.11 粗脂肪含量與脂肪代謝酶的相關性分析
3 結論與討論
第二節(jié) 灌漿結實期不同時段高溫對水稻脂類及相關酶活性的影響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2 試驗設計
1.3 樣品的采集與處理
1.4 測定項目及方法
1.5 數(shù)據統(tǒng)計與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灌漿結實期不同時段日平均溫度變化
2.2 灌漿結實期不同時段高溫對粗脂肪含量的影響
2.3 灌漿結實期不同時段高溫對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的影響
2.4 灌漿結實期不同時段高溫對游離脂肪酸含量的影響
2.5 灌漿結實期不同時段高溫對脂肪酸組分的影響
2.6 灌漿結實期不同時段高溫對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的影響
2.7 灌漿結實期不同時段高溫對磷脂酸磷酸酯酶(PPase)活性的影響
2.8 灌漿結實期不同時段高溫對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G6PD)活性的影響
2.9 灌漿結實期不同時段高溫對3-磷酸甘油脫氫酶(3GPD)活性的影響
2.10 脂肪含量與脂類代謝酶的相關性分析
3 結論與討論
第五章 水稻灌漿結實期弱光對籽粒脂類代謝的影響
第一節(jié) 水稻灌漿結實期全時段弱光對籽粒脂類代謝的影響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2 試驗設計
1.3 樣品的采集與處理
1.4 測定項目及方法
1.5 數(shù)據統(tǒng)計與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品種灌漿結實期粗脂肪含量變化
2.2 不同品種灌漿結實期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變化
2.3 不同品種灌漿結實期游離脂肪酸含量變化
2.4 不同品種灌漿結實期脂肪酸組分的變化
2.5 不同品種灌漿結實期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變化
2.6 不同品種灌漿結實期磷脂酸磷酸酯酶(PPase)活性變化
2.7 不同品種灌漿結實期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G6PD)活性含量變化
2.8 不同品種灌漿結實期3-磷酸甘油脫氫酶(3GPD)活性變化
2.9 粗脂肪含量與脂肪代謝酶的相關性分析
3 結論與討論
第二節(jié) 灌漿結實期不同時段弱光對水稻脂類及相關酶活性的影響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2 試驗設計
1.3 樣品的采集與處理
1.4 測定項目及方法
1.5 數(shù)據統(tǒng)計與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灌漿結實期不同時段弱光對粗脂肪含量的影響
2.2 灌漿結實期不同時段弱光對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的影響
2.3 灌漿結實期不同時段弱光對游離脂肪酸含量的影響
2.4 灌漿結實期不同時段弱光對脂肪酸組分的影響
2.5 灌漿結實期不同時段弱光對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的影響
2.6 灌漿結實期不同時段弱光對磷脂酸磷酸酯酶(PPase)活性的影響
2.7 灌漿結實期不同時段弱光對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G6PD)活性的影響
2.8 灌漿結實期不同時段弱光對3-磷酸甘油脫氫酶(3GPD)活性的影響
2.9 脂肪含量與脂類代謝酶的相關性分析
3 結論與討論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不同地域水稻的RVA譜特征值及其與蛋白質含量的關系[J]. 李先喆,徐慶國,劉紅梅. 湖南農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01)
[2]灌漿結實期弱光對水稻籽粒氮代謝酶及蛋白質含量的影響[J]. 許光利,劉佳,梁成剛,汪燕,丁春邦,李天. 浙江大學學報(農業(yè)與生命科學版). 2016(01)
[3]施氮量和遮蔭對不同基因型水稻產量及一些生理特性的影響[J]. 潘圣剛,聞祥成,莫釗文,段美洋,董浩然,黃貴興,田華,唐湘如. 中國水稻科學. 2015(02)
[4]弱光脅迫對不同基因型玉米籽粒發(fā)育和碳氮代謝的影響[J]. 周衛(wèi)霞,董朋飛,王秀萍,李潮海. 作物學報. 2013(10)
[5]微藻油脂生物合成與ACCase、PEPC相關性的研究進展[J]. 王琳,余旭亞,趙鵬,徐軍偉. 中國油脂. 2013(02)
[6]不同產地人參中4種脫氫酶活力比較[J]. 楊菲,趙雨,王思明,劉美辰,李曉華. 中國農學通報. 2012(25)
[7]人參根生長發(fā)育過程中5種脫氫酶活力比較[J]. 劉宏,趙雨,陳雨,劉美辰,劉海龍. 中成藥. 2012(03)
[8]植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的功能及其在基因工程中的應用[J]. 魏紹巍,黎茵. 生物工程學報. 2011(12)
[9]高溫逼熟等級對早稻品質與產量特征的影響[J]. 曾凱,居為民,周玉,管建豐,王尚明,張清霞. 中國農學通報. 2011(30)
[10]蓖麻三磷酸甘油脫氫酶基因(RcGPDH)的克隆及功能分析[J]. 弭憲杰,徐榮華,劉愛忠,吳丁,田波. 中國油料作物學報. 2011(05)
博士論文
[1]生育后期遮光對玉米產量和品質及生理特性的影響[D]. 賈士芳.山東農業(yè)大學 2007
[2]油料作物種子脂肪酸累積模式及相關基因的克隆與序列比較研究[D]. 李曉丹.中國農業(yè)科學院 2007
[3]油菜種子含油量相關基因PEPC和DGAT的克隆及遺傳轉化研究[D]. 張志剛.湖南農業(yè)大學 2006
[4]光溫脅迫對玉米產量和品質及其生理特性的影響[D]. 張吉旺.山東農業(yè)大學 2005
碩士論文
[1]不同生育時期遮陰對大豆形態(tài)性狀、產量及光合特性的影響[D]. 王一.四川農業(yè)大學 2013
[2]水稻灌漿結實期高溫弱光對籽粒脂類代謝的影響[D]. 許光利.四川農業(yè)大學 2011
[3]不同品質類型花生品種生理特性與品質形成差異機理研究[D]. 李寶龍.山東農業(yè)大學 2009
[4]高溫對不同基因型甘藍型油菜影響的生理生化機理研究[D]. 伊淑麗.西南大學 2008
[5]栽培因子對油菜含油量的影響研究[D]. 譚太龍.湖南農業(yè)大學 2007
[6]灌漿結實期高溫對水稻產量和品質的影響及其生理機制[D]. 陶紅娟.揚州大學 2007
[7]幾種酶活性對油菜種子含油量及脂肪酸組成的影響[D]. 徐一蘭.湖南農業(yè)大學 2007
[8]鹽藻NAD-3-磷酸甘油脫氫酶同工酶基因功能域的克隆及功能鑒定[D]. 孫曉菲.四川大學 2007
[9]不同光強下油菜品質形成的生理基礎研究[D]. 邵玉嬌.華中農業(yè)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20645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nykjlw/nzwlw/320645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