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密度與施氮量對春玉米產量和品質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04-21 20:22
以先玉335為供試品種,設4.50萬株/hm2、6.75萬株/hm2、9.00萬株/hm23個種植密度和0.0 kg/hm2、112.5 kg/hm2、225.0 kg/hm2和337.5 kg/hm24種施氮水平,分析種植密度與施氮量對供試品種產量和品質的影響。結果表明:供試品種在種植密度為9.00萬株/hm2,產量最高且顯著高于6.75萬株/hm2。增施氮肥可顯著增加玉米產量和干物質重,當施氮量為337.5 kg/hm2時,產量最高且顯著高于不施氮和112.5 kg/hm2施氮處理,但是與施氮量225.0 kg/hm2處理相比,產量差異不顯著。種植密度和施氮量對供試品種粗脂肪含量和粗淀粉含量的影響不顯著。增施氮肥可顯著增加玉米的蛋白質含量,當施氮量為337.5 kg/hm2時,蛋白質含量最高,且顯著高...
【文章來源】:東北農業(yè)科學. 2020,45(01)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與試驗設計
1.2 取樣方法
1.3 測定項目與方法
1.4 數(shù)據(jù)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種植密度和施氮量對玉米產量的影響
2.2 種植密度和施氮量對品質指標的影響
2.3 產量指標和品質指標的相關性分析
3 討論與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高密度對甘肅黃灌區(qū)玉米品種農藝性狀和產量的影響[J]. 盧軍帥,李云祥,王興富,高國花,楊霞,梁婧. 作物雜志. 2018(02)
[2]高產氮高效玉米品種的篩選及其指標研究[J]. 崔文芳,高聚林,于曉芳,王志剛,孫繼穎,胡樹平,蘇治軍,謝珉. 作物雜志. 2016(06)
[3]遮陰和種植密度對東北春玉米穗部發(fā)育和植株生產力的影響[J]. 陳濤,宋振偉,張明,閆孝貢,朱平,任軍,鄧艾興,張衛(wèi)建.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16(10)
[4]種植密度與施氮水平對春玉米產量形成影響研究[J]. 郭金瑞,任軍,閆孝貢,劉建釗,邊秀芝,劉兆國. 吉林農業(yè)科學. 2015(05)
[5]不同種植模式對玉米生長發(fā)育、產量及經濟效益的影響[J]. 慈艷華,邊麗梅,霍劍鋒,孟繁盛,鄭偉,張麗妍,郝春雷,董喆,張昊. 吉林農業(yè)科學. 2015(02)
[6]種植密度與化學調控對夏播青貯玉米產量的影響[J]. 蘭宏亮,王海波,付鐵梅,周永香. 作物雜志. 2014(02)
[7]不同種植密度和肥量對玉米早熟新品種牡單13產量性狀的影響[J]. 張慶娜,傅迎軍,白艷鳳,孫殷會,王曉東,王曉梅. 作物雜志. 2013(06)
[8]中國玉米生產發(fā)展歷程、存在問題及對策[J]. 趙久然,王榮煥. 中國農業(yè)科技導報. 2013(03)
[9]春玉米中單909農藝性狀和產量對密植的響應及其在東北不同區(qū)域的差異[J]. 宋振偉,齊華,張振平,錢春榮,郭金瑞,鄧艾興,張衛(wèi)建. 作物學報. 2012(12)
[10]遺傳改良對中國華北不同年代玉米單交種產量的貢獻[J]. 謝振江,李明順,徐家舜,張世煌. 中國農業(yè)科學. 2009(03)
博士論文
[1]品種、氮肥和種植密度對玉米產量與品質的影響[D]. 邰書靜.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10
碩士論文
[1]種植密度對東北春玉米穗分化和籽粒發(fā)育的影響[D]. 張明.中國農業(yè)科學院 2015
本文編號:3152430
【文章來源】:東北農業(yè)科學. 2020,45(01)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與試驗設計
1.2 取樣方法
1.3 測定項目與方法
1.4 數(shù)據(jù)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種植密度和施氮量對玉米產量的影響
2.2 種植密度和施氮量對品質指標的影響
2.3 產量指標和品質指標的相關性分析
3 討論與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高密度對甘肅黃灌區(qū)玉米品種農藝性狀和產量的影響[J]. 盧軍帥,李云祥,王興富,高國花,楊霞,梁婧. 作物雜志. 2018(02)
[2]高產氮高效玉米品種的篩選及其指標研究[J]. 崔文芳,高聚林,于曉芳,王志剛,孫繼穎,胡樹平,蘇治軍,謝珉. 作物雜志. 2016(06)
[3]遮陰和種植密度對東北春玉米穗部發(fā)育和植株生產力的影響[J]. 陳濤,宋振偉,張明,閆孝貢,朱平,任軍,鄧艾興,張衛(wèi)建.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16(10)
[4]種植密度與施氮水平對春玉米產量形成影響研究[J]. 郭金瑞,任軍,閆孝貢,劉建釗,邊秀芝,劉兆國. 吉林農業(yè)科學. 2015(05)
[5]不同種植模式對玉米生長發(fā)育、產量及經濟效益的影響[J]. 慈艷華,邊麗梅,霍劍鋒,孟繁盛,鄭偉,張麗妍,郝春雷,董喆,張昊. 吉林農業(yè)科學. 2015(02)
[6]種植密度與化學調控對夏播青貯玉米產量的影響[J]. 蘭宏亮,王海波,付鐵梅,周永香. 作物雜志. 2014(02)
[7]不同種植密度和肥量對玉米早熟新品種牡單13產量性狀的影響[J]. 張慶娜,傅迎軍,白艷鳳,孫殷會,王曉東,王曉梅. 作物雜志. 2013(06)
[8]中國玉米生產發(fā)展歷程、存在問題及對策[J]. 趙久然,王榮煥. 中國農業(yè)科技導報. 2013(03)
[9]春玉米中單909農藝性狀和產量對密植的響應及其在東北不同區(qū)域的差異[J]. 宋振偉,齊華,張振平,錢春榮,郭金瑞,鄧艾興,張衛(wèi)建. 作物學報. 2012(12)
[10]遺傳改良對中國華北不同年代玉米單交種產量的貢獻[J]. 謝振江,李明順,徐家舜,張世煌. 中國農業(yè)科學. 2009(03)
博士論文
[1]品種、氮肥和種植密度對玉米產量與品質的影響[D]. 邰書靜.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10
碩士論文
[1]種植密度對東北春玉米穗分化和籽粒發(fā)育的影響[D]. 張明.中國農業(yè)科學院 2015
本文編號:315243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nykjlw/nzwlw/315243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