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阿特拉津(Atrazine)作為東北寒地黑土區(qū)廣泛使用的選擇封閉除草劑,在控制雜草的同時,由于其性質穩(wěn)定可以長期存在于土壤深處不易被降解。殘留的大量阿特拉津可以在土壤中發(fā)生遷移,進入河流對人類的健康造成直接威脅,也可以通過植物的吸收和利用,通過食物鏈對人體造成潛在的風險,阿特拉津的半衰期較長,所以有效的治理和緩解阿特拉津對環(huán)境所帶來的風險已成為當下備受關注的重要現(xiàn)實問題。生物炭作為一種被廣泛應用的孔隙豐富,芳香化程度高的功能材料,由于其價格低廉,性能良好,易于生產,近些年在修復和改良土壤、提高作物產量,降低農藥在土壤和作物中的積累和遷移轉化的能力有著突出的貢獻。為進一步分析和了解生物炭對種子萌發(fā),蔬菜作物的生長、生理的影響和緩解植物對農藥的積累情況。本文用小麥秸稈為原始材料,分別250℃、550℃、850℃三種熱解溫度下制備出低溫生物炭(BC250)、中溫生物炭(BC550)、高溫生物炭(BC850)。研究不同熱解溫度的生物炭對阿特拉津脅迫下,玉米種子萌發(fā),幼苗生長、生理特征的影響。經過本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生物炭在厭氧環(huán)境制備下,不同熱解溫度對生物炭的結構和性質有較大影響,低溫生物炭官能團較為豐富,隨著熱解溫度增加,生物炭灰分、pH、含碳量均明顯增加,炭架結構更穩(wěn)定。溫度越高促進了生物炭的芳香化程度,脂肪族官能逐漸消失,極性減弱。同時高溫大幅增加了生物炭的微孔數(shù)量和比表面積。玉米種子的發(fā)芽率隨阿特拉津濃度增加而降低,在中濃度(30~50 mg/L)阿特拉津影響下,施加生物炭能較為明顯的增加發(fā)芽率,尤其是中高溫生物炭對種子萌發(fā)影響效果更明顯。施加四種劑量的不同溫度生物炭在阿特拉津污染(50 mg/kg)的土壤中采用盆栽實驗,生物炭在施加量≤0.5%時,對玉米幼苗株高影響不明顯。在施加量1%,BC250、BC550、BC8500處理組的株高與對照相比明顯增加9.74%、17.37%、24.43%。生物炭施用量的逐漸增加促進了植物體內生物量的積累,在施加量0.5%~1%,三種生物炭顯著增加干物質積累。施加少量中低溫生物炭,可以促進根部的膨大,根部干物質累積。隨著繼續(xù)使用,施加量0.5%時,根冠比明顯減小,三組生物炭處理對地上部分干物質的積累起到了更明顯的促進作用,BC250、BC550、BC850處理根冠比與對照相比分別降低了62.98%、57.92%、58.96%,三者差異不顯著。生物炭施加量增加能顯著提高體內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含量,促進植物光合作用。阿特拉津對于葉片和根的膜脂過氧化,適當?shù)奶砑由锾?能抑制氧化自由基的生成,BC250、BC550、BC850處理組葉片中MDA含量分別降低了48.61%、49.2%、50.47%,而且在緩解對根部毒害的作用要比對葉片的作用更明顯。BC250、BC550、BC850處理組在施加量0.1%~0.5%,與對照相比,葉片中脯氨酸含量分別增加了118%、197%、207%,對調節(jié)葉片滲透壓有良好效果。在施加量0.5%,對可溶性糖含量分別增加了68.34%、190.75%、177.34%。阿特拉津在根中的積累量要大于葉中積累,在施加量1%時,與對照組相比,BC250、BC550、BC850處理組與根中積累分別降低了58.01%、59.47%、60.23%,葉中積累分別降低了58.94%、65.7%和67.34%,提高了作物的安全品質,緩解了毒害作用。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農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S51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倩雯;孟軍;陳溫福;;生物炭對大白菜幼苗生長的影響[J];農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報;2015年12期
2 曹美珠;張超蘭;潘麗萍;楊惟薇;魏嘉鳴;張飛龍;韋艷紅;;兩種生物炭對兩種質地土壤中阿特拉津淋溶與遷移的影響[J];農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報;2015年01期
3 房彬;李心清;趙斌;鐘磊;;生物炭對旱作農田土壤理化性質及作物產量的影響[J];生態(tài)環(huán)境學報;2014年08期
4 趙牧秋;金凡莉;孫照煒;史云峰;;制炭條件對生物炭堿性基團含量及酸性土壤改良效果的影響[J];水土保持學報;2014年04期
5 高海英;何緒生;陳心想;張雯;耿增超;;生物炭及炭基硝酸銨肥料對土壤化學性質及作物產量的影響[J];農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報;2012年10期
6 王慶海;張威;李翠;肖波;武菊英;;水體阿特拉津殘留對千屈菜的毒性效應[J];應用與環(huán)境生物學報;2011年06期
7 邢英;李心清;周志紅;程紅光;房彬;張立科;;生物炭對水體中銨氮的吸附特征及其動力學研究[J];地球與環(huán)境;2011年04期
8 陳紅霞;杜章留;郭偉;張慶忠;;施用生物炭對華北平原農田土壤容重、陽離子交換量和顆粒有機質含量的影響[J];應用生態(tài)學報;2011年11期
9 張晗芝;黃云;劉鋼;許燕萍;劉金山;卑其誠;藺興武;朱建國;謝祖彬;;生物炭對玉米苗期生長、養(yǎng)分吸收及土壤化學性狀的影響[J];生態(tài)環(huán)境學報;2010年11期
10 譚祥國;;淺析土壤污染的危害與治理[J];職業(yè)技術;2009年10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韋思業(yè);不同生物質原料和制備溫度對生物炭物理化學特征的影響[D];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2017年
2 張鵬;生物炭對西唯因與阿特拉津環(huán)境行為的影響[D];南開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馬兵兵;阿特拉津對抗性植物狼尾草典型生理特征的影響[D];東北農業(yè)大學;2016年
2 吳劏劏;生物炭增強土壤吸附阿特拉津的作用及機理[D];浙江大學;2016年
3 UWAMUNGU Jean Yves;生物炭對中國西北部的黃土壤中吸附苯甲腈和阿特拉津行為的影響研究[D];蘭州交通大學;2016年
4 林肖慶;不同材料與制備工藝對生物炭性質及水稻土壤甲烷排放的影響[D];浙江師范大學;2016年
5 曹博;阿特拉津降解群落DNC5特性及土壤修復效果研究[D];東北農業(yè)大學;2013年
6 趙連仁;污染土壤整治與管理的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3年
7 馬堯;高效阿特拉津降解菌的固定化方法篩選與優(yōu)化[D];東北農業(yè)大學;2010年
,
本文編號:
269137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nykjlw/nzwlw/2691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