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種源樟樹光合與形態(tài)特性及葉精油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6-13 13:25
【摘要】:通過研究不同種源樟樹苗木的生長情況和葉片性狀,并比較其光合特性差異,分析不同種源地樟樹葉精油的含量及化學型,為選擇生物量高、精油含量高和主成分比例高的優(yōu)良種源提供參考。采集江西、福建、湖南、江蘇、廣東、湖北和四川共7個省內(nèi)41個種源地的種子,集中播種和統(tǒng)一管理,定期測定苗木生長情況,并用氣相色譜-質(zhì)譜聯(lián)用儀檢測樟樹葉精油的主要化學成分和含量。研究發(fā)現(xiàn)(1)不同種源地樟樹苗木的凈光合速率日變化曲線均為先增長后下降的單峰型曲線,峰值集中出現(xiàn)在中午11:00左右,氣孔導度、蒸騰速率日變化曲線均與凈光合速率日變化曲線呈正相關(guān),細胞間隙CO2濃度日變化曲線與凈光合速率、氣孔導度、蒸騰速率的日變化曲線呈負相關(guān)關(guān)系。(2)樟樹不同種源苗木的高度、地徑、枝長和葉柄長度之間差異顯著,但葉片長和葉片寬之間的差異性不顯著;種源地的經(jīng)度和海拔對苗木的高度、地徑和葉片性狀的影響程度較大,緯度、土層厚度和年均溫的影響程度較小;樟樹苗木的高度、地徑、枝長、葉長、葉寬、葉柄長之間均存在極顯著正相關(guān)關(guān)系。(3)樟樹葉片精油中包含多種化學成分,相對含量大于1%的有34種,其中β-蒎烯、α-蒎烯、桉葉油素、檜烯、萜品醇、樟腦、β-可巴烯和芳樟醇等8種化學成分對精油的貢獻率較高;廣東、四川和湖南3省不同種源地間樟樹葉精油化學成分關(guān)聯(lián)性較強,福建、江西和江蘇3省不同種源地間樟樹葉精油化學成分存在顯著差異性。不同種源樟樹播種苗的光合特性、生長情況及葉精油成分和含量均存在較大差異,可以通過早期選擇培育優(yōu)良種源。
【圖文】:
2.不同種源樟樹光合特性研究測量,測定時間自 7 時至 17 時,每 2 小時測定 1 次。測定指標包括:凈光合速率(Pn),氣孔導度(Gs)、蒸騰速率(Tr)、細胞間隙 CO2濃度(Ci)。將光合系統(tǒng)分析儀中數(shù)據(jù)錄入電腦,用 Excel 2013 與 SPSS 17 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2.2 結(jié)果與分析2.2.1 不同種源樟樹凈光合速率日變化凈光合速率(Pn)是指真正的光合作用速率減去呼吸作用速率,反映了植物有機物的積累。凈光合速率比較直接地體現(xiàn)植株光合系統(tǒng)功能的強弱,同時也可以作為檢驗植株光合系統(tǒng)工作是否正常的標準。各種源地樟樹的凈光合速率日變化曲線如圖 1 所示。
圖 2 不同種源樟樹葉片氣孔導度的日變化Fig.2 Diurnal variation of intercellular stomatal conductance of different provenance of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各省樟樹凈光合速率日變化與氣孔導度日變化曲線較為一致,從而證明了凈光合速率與氣孔導度間存在明顯相關(guān)性,這與張毅龍[63]得出的樟樹凈光合速率下降可能來源于氣孔限制因素結(jié)論相符,,可以說明植物的氣孔導度是其凈光合速率的直接影響因素。2.2.3 不同種源樟樹細胞間隙 CO2濃度日變化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因素包括光照強度、溫度、酶活性、二氧化碳濃度(CO2)等,細胞間隙 CO2濃度(Ci)是影響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能夠直接控制光合作用的合成碳源。通過測定,7 個省樟樹幼苗的細胞間隙 CO2濃度日變化如圖 3。從圖 3 可知,各省樟樹細胞間隙 CO2濃度日變化曲線均為先降后升,曲線折線處在 11:00 左右,表明 11:00 左右為細胞間隙 CO2濃度最低。湖北樟樹和四川樟樹的 Ci 在 7:00 均為較高值,分別為 271μmol/mol 和 266μmol/mol,7:00
【學位授予單位】:江西農(nóng)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S792.23
【圖文】:
2.不同種源樟樹光合特性研究測量,測定時間自 7 時至 17 時,每 2 小時測定 1 次。測定指標包括:凈光合速率(Pn),氣孔導度(Gs)、蒸騰速率(Tr)、細胞間隙 CO2濃度(Ci)。將光合系統(tǒng)分析儀中數(shù)據(jù)錄入電腦,用 Excel 2013 與 SPSS 17 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2.2 結(jié)果與分析2.2.1 不同種源樟樹凈光合速率日變化凈光合速率(Pn)是指真正的光合作用速率減去呼吸作用速率,反映了植物有機物的積累。凈光合速率比較直接地體現(xiàn)植株光合系統(tǒng)功能的強弱,同時也可以作為檢驗植株光合系統(tǒng)工作是否正常的標準。各種源地樟樹的凈光合速率日變化曲線如圖 1 所示。
圖 2 不同種源樟樹葉片氣孔導度的日變化Fig.2 Diurnal variation of intercellular stomatal conductance of different provenance of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各省樟樹凈光合速率日變化與氣孔導度日變化曲線較為一致,從而證明了凈光合速率與氣孔導度間存在明顯相關(guān)性,這與張毅龍[63]得出的樟樹凈光合速率下降可能來源于氣孔限制因素結(jié)論相符,,可以說明植物的氣孔導度是其凈光合速率的直接影響因素。2.2.3 不同種源樟樹細胞間隙 CO2濃度日變化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因素包括光照強度、溫度、酶活性、二氧化碳濃度(CO2)等,細胞間隙 CO2濃度(Ci)是影響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能夠直接控制光合作用的合成碳源。通過測定,7 個省樟樹幼苗的細胞間隙 CO2濃度日變化如圖 3。從圖 3 可知,各省樟樹細胞間隙 CO2濃度日變化曲線均為先降后升,曲線折線處在 11:00 左右,表明 11:00 左右為細胞間隙 CO2濃度最低。湖北樟樹和四川樟樹的 Ci 在 7:00 均為較高值,分別為 271μmol/mol 和 266μmol/mol,7:00
【學位授予單位】:江西農(nóng)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S792.23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宇鵬;周國模;周宇峰;施擁軍;李
本文編號:271124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nykjlw/lylw/271124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