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民族走廊新視野:口岸人類學初探
發(fā)布時間:2021-11-18 17:13
作為地域行政單位,陸路邊境口岸是不同國家、地區(qū)之間各民族進行經(jīng)濟貿(mào)易、社會交往、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因而可視為"跨境民族走廊"。其既是維護國家邊疆穩(wěn)定的重要場域,又是國家政策施行的主要節(jié)點,具有多元文化表述功能。文章在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相關民族走廊、區(qū)域、流域等理論基礎上,提出口岸人類學,秉持邊民為本、文化優(yōu)先、合作共享等原則,著力于民心相通,服務人類命運共同體建構,以及邊境、邊疆地區(qū)的穩(wěn)定繁榮,和睦發(fā)展。
【文章來源】:社會科學戰(zhàn)線. 2018,(1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8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一帶一路”與中國民族走廊研究再認知[J]. 劉丹,秦紅增. 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7(05)
[2]“合”邊聚民:新時期邊疆社會治理的有效方略[J]. 謝尚果,張洪石. 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7(03)
[3]中越邊境口岸型城鎮(zhèn)化路徑探析[J]. 秦紅增. 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7(03)
[4]產(chǎn)業(yè)發(fā)展與邊境口岸城鎮(zhèn)化路徑選擇:以靖西市為例[J]. 鄧玉函,曹晗. 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7(03)
[5]清代一口通商時期西方貿(mào)易公司在華茶葉采購探析——以荷蘭東印度公司為例[J]. 劉勇. 中國經(jīng)濟史研究. 2017(01)
[6]邊疆特征論[J]. 何明. 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1)
[7]中國都市人類學研究三十年反思[J]. 周大鳴,李陶紅. 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06)
[8]中越邊民的互助與互市:基于東興河洲村的討論[J]. 胡美術. 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06)
[9]從哈節(jié)看北部灣京族的跨國交往[J]. 廖國一,白愛萍.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1(05)
[10]唐宋元明清的治邊方略與云南通道變遷[J]. 方鐵.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2009(01)
本文編號:3503286
【文章來源】:社會科學戰(zhàn)線. 2018,(1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8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一帶一路”與中國民族走廊研究再認知[J]. 劉丹,秦紅增. 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7(05)
[2]“合”邊聚民:新時期邊疆社會治理的有效方略[J]. 謝尚果,張洪石. 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7(03)
[3]中越邊境口岸型城鎮(zhèn)化路徑探析[J]. 秦紅增. 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7(03)
[4]產(chǎn)業(yè)發(fā)展與邊境口岸城鎮(zhèn)化路徑選擇:以靖西市為例[J]. 鄧玉函,曹晗. 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7(03)
[5]清代一口通商時期西方貿(mào)易公司在華茶葉采購探析——以荷蘭東印度公司為例[J]. 劉勇. 中國經(jīng)濟史研究. 2017(01)
[6]邊疆特征論[J]. 何明. 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1)
[7]中國都市人類學研究三十年反思[J]. 周大鳴,李陶紅. 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06)
[8]中越邊民的互助與互市:基于東興河洲村的討論[J]. 胡美術. 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06)
[9]從哈節(jié)看北部灣京族的跨國交往[J]. 廖國一,白愛萍.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1(05)
[10]唐宋元明清的治邊方略與云南通道變遷[J]. 方鐵.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2009(01)
本文編號:350328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minzufengsulunwen/350328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