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續(xù)藏族本教傳承人——薛氏大鼓和尚祖源記憶和宗教傳承的田野調查
本文選題:薛氏藏族 + 大鼓和尚 ; 參考:《黑龍江民族叢刊》2014年02期
【摘要】:薛氏藏族是冕寧多續(xù)藏族吳尼汝都的克撒在西昌地區(qū)定居后繁衍形成的,是目前多續(xù)藏族中僅有的保持藏族本教傳承的群體。為了對薛氏藏族的宗教傳承和宗教儀式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并研究薛氏藏族甚至整個多續(xù)藏族的宗教情況,筆者于2013年7月對薛氏藏族所傳承的本教進行了專門的民族學田野調查。由于調查時間短,沒有看到完整的宗教儀式,材料大都來自于訪談。
[Abstract]:Xue's Tibetan Mianning Tibetan Wu Niru have continued in the Xichang area after settling Urza have developed, is currently maintained the Tibetan Bon heritage groups only Tibetan. In order to Xue's Tibetan religious heritage and religious ceremonies hav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and study of Xue's Tibetan and even the more the Tibetan religious situation continued, the author in July 2013 of Xue's heritage of the Tibetan education conducted a special investigation. Because the ethnological fieldwork time is short, do not see the whole religious ceremony, mostly from the interview material.
【作者單位】: 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分類號】:C9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康·格桑益希;“苯教”——藏族傳統(tǒng)文化的源頭[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2 顧邦文;苯教的衰落和變革──兼論宗教發(fā)展必須和社會相適應的規(guī)律[J];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1995年01期
3 龍西江;;涼山州境內的“西番”及淵源探討(上)[J];西藏研究;1991年01期
4 孫林;;試論苯教的宗教性質及與藏區(qū)民間宗教的關系[J];西藏研究;2006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袁曉文;陳東;;爾蘇、多續(xù)藏族研究及其關系辨析[J];中國藏學;2011年03期
2 王希隆;趙雨星;;文縣白馬藏族傳統(tǒng)服飾的文化功能[J];甘肅社會科學;2013年02期
3 石碩;鄒立波;;藏彝走廊中藏文化的影響與輻射[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2期
4 袁曉文(益希汪秋);;和而不同:藏彝走廊多續(xù)族群與其他藏族支系關系研究[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2期
5 鄖軍濤;;甘肅宕昌藏族家藏苯教文獻學術蘊涵及出版特色考述[J];傳播與版權;2013年02期
6 王遠明;;現實世界想象化:以松贊干布和墨爾多為例論康巴藏族關于英雄的傳統(tǒng)敘事[J];阿來研究;2014年01期
7 袁曉文;韓正康;;多續(xù)藏族土司研究[J];中國藏學;2015年02期
8 王艷;;族群認同與文化表述——白馬藏人服飾的遺產意義[J];文化遺產研究;2015年01期
9 黃凌江;劉超群;;西藏傳統(tǒng)建筑空間與宗教文化的意象關系[J];華中建筑;2010年05期
10 洲塔;韓雪梅;;藏族早期民間信仰的形成及佛苯融通和適應——五、六世紀宕昌的家藏苯教古藏文寫本[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盧德生;;從藏戲“且索”的變遷看民族傳統(tǒng)文化傳承理路[A];和諧共生:2007年全國博士生(教育類)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楊文法;熱貢賽姆耘宗教信仰類型與功能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2 金東柱(KIM DONGJU);苯教古文獻《黑頭凡人的起源》之漢譯及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3 唐佳;爾蘇藏族宗教文化研究[D];西南民族大學;2010年
4 馬曉軍;甘南多元宗教研究[D];蘭州大學;2006年
5 盧德生;民族文化傳承中的社會教育運行機制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6 楊紅偉;循化藏區(qū)權力運作機制的文化考察[D];蘭州大學;2008年
7 龍藜;文化視野中的藏區(qū)小學與社區(qū)關系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8 萬代吉;藏族民間祭祀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康康;熱貢“六月會”儀式的社會功能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2 劉建;現代藏語佛學院建筑創(chuàng)作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1年
3 王一丁;拉薩老城區(qū)城市空間與居住建筑類型初探[D];南京工業(yè)大學;2005年
4 郭建勛;變遷中的信仰民俗[D];四川大學;2006年
5 吳曉紅;拉薩藏傳佛教寺院建筑研究[D];南京工業(yè)大學;2006年
6 劉俊波;漢藏邊緣的爾蘇藏族[D];四川大學;2007年
7 成映珠;藏族苯教占卜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8 馮天賜;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苯教旺加寺誦經音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9 王凈凈;納木依《送魂圖》解讀與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10 陸剛;互動與相融[D];北方民族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南喀諾布;才讓太;;論藏族古代史的幾個問題[J];中國藏學;1988年02期
2 謝繼勝;;藏族薩滿教的三界宇宙結構與靈魂觀念的發(fā)展[J];中國藏學;1988年04期
3 褚俊杰;;吐蕃本教喪葬儀軌研究——敦煌古藏文寫卷P.T.1042解讀[J];中國藏學;1989年03期
4 南喀諾布,褚俊杰;苯教研究二題[J];中國藏學;1995年01期
5 諾吾才讓;藏族原始宗教──雍仲苯教[J];青海民族學院學報;1999年03期
6 羅桑開珠;略論苯教歷史發(fā)展的特點[J];西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7 閔文義;苯教及其自然崇拜在甘南白龍江流域的遺存[J];西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漢文);1996年04期
8 巴臥·祖拉陳哇 ,黃顥;《賢者喜宴■》摘譯[J];西藏民族學院學報;1980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東.華爾丹;;藏族傳統(tǒng)本教文化中的時空觀[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8年10期
2 ;[J];;年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扎西措姆;辛欽魯噶之本教伏藏述評[D];西藏大學;2011年
2 戚瀚文;西藏丁青縣本教寺廟研究[D];南京工業(yè)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74868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minzufengsulunwen/1748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