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分形論及其對國際關系學教學實踐的啟示——觀摩廣西民族大學《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國家級精品課程有感
本文關鍵詞:淺談分形論及其對國際關系學教學實踐的啟示——觀摩廣西民族大學《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國家級精品課程有感
【摘要】:分形論是現(xiàn)代非線性科學的前沿理論之一,在眾多學科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廣西民族大學《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國家級精品課程近年來成績斐然,引發(fā)了國內學界的廣泛關注。該國家精品課及教學團隊成功的經(jīng)驗之一在于將分形論思想與方法引入了教學實踐中。國際關系學作為一門新興的人文社會科學學科,雖然同《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國家級精品課程所在的民族學有諸多不同,但在教學實踐方面仍有許多可向該精品課程和教學團隊學習、借鑒的地方,尤其是將分形論思想與方法引入國際關系學教學實踐具有顯見的啟示意義。
【作者單位】: 燕山大學文法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13JJD810013) 河北省高校青年拔尖人才計劃項目(BJ2014099)
【分類號】:C95-4;G642
【正文快照】: 引言近年來,廣西民族大學《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國家級精品課程及教學團隊聲名鵲起。自2007年被列為國家級精品課程以來,取得了斐然的成績。2009年,相關成果獲廣西優(yōu)秀教學成果特等獎,同一團隊不同成員參與的兩項課程改革成果同時獲得一等獎。2010年,相關教學團隊被評為自治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楊社平;;從特色教材談《民族理論與政策》課程的建導與分形[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楊社平;郭亮;覃梅溪;王楨玉;;豫和情趣建導方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體系教學設計之一[J];廣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3年01期
2 楊社平;;民族預科數(shù)學課程的內容改革與方法創(chuàng)新——兼談全國少數(shù)民族預科教育基地建設背景下的“廣西模式”[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3期
3 周麗華;岳宗霞;高文濤;;承和情趣建導方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課程教學設計之十二[J];廣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3年04期
4 郭亮;;兩條新思緒,十年迥異途——關于民族理論創(chuàng)新思維的一個比較[J];廣西民族研究;2015年01期
5 楊社平;郭亮;龔永輝;;民族與族群及其相關概念的分形解釋[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年03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胡繼旋;;在教學方法中普及應用建導技術是釋放學生創(chuàng)造力與合作力的關鍵[J];復旦教育論壇;2007年02期
2 楊社平;黃運平;;保障民族平等:建導民族和諧的根本理念——中央“12條”與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研究之七[J];廣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3 龔永輝;;一軸兩翼,多元一體——“民族理論政策”精品課程建設思路[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4 龔永輝;可否引入分形思想——關于中國民族理論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的一點思考[J];廣西民族研究;2004年02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郭亮;民族范疇的分形性觀察[D];廣西民族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何鋼;蔡健;;精品課程與高職院校教師隊伍建設研究[J];學理論;2011年15期
2 許細燕;劉謀斌;吳明高;陳興樂;艾明;;層級化偵查精品課程體系建設的實踐與探索[J];公安教育;2012年09期
3 唐海英;;干部院校精品課程建設的思考[J];成人教育;2012年11期
4 ;首批國家精品課程產(chǎn)生[J];領導決策信息;2004年06期
5 閔敢;論高職院校的精品課程建設[J];安徽警官職業(yè)學院學報;2004年05期
6 同燕秦;;打造“兩課”精品課程[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7 汪旭暉;;我國高等院校精品課程建設的戰(zhàn)略性思考[J];理論界;2008年02期
8 邱曉飛;;創(chuàng)建精品課程的實踐及理論思考[J];武警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9 劉國賀;;關于精品課程建設的思考[J];警官教育論壇;2008年01期
10 ;我院大力開展精品課程建設與改革[J];北京政法職業(yè)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小平;;高職院校精品課程建設的思考[A];中國交通教育研究會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學優(yōu)秀論文集[C];2009年
2 王志宏;;淺議精品課程建設[A];云南省高等教育學會高職高專教育分會2009年優(yōu)秀論文集[C];2009年
3 孫連杰;;論高職院校精品課程建設[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二)[C];2009年
4 鄧軍;;試論精品課程的持續(xù)發(fā)展[A];中國首屆“海峽兩岸俄語教學與研究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5 王小川;王建枝;;創(chuàng)建國家精品課程的思路與舉措[A];2005年中國病理生理學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陳懷琛;;精品課程應當建立在最新科學計算工具的平臺之上[A];電子高等教育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7 李晴;;關于精品課程建設的思考[A];中國地理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8 周華麗;羅映霞;劉春玲;;高職高專精品課程建設與評估標準的研究與實踐[A];北京高等職業(yè)教育教學實踐與研究(2005-2007)[C];2008年
9 張君;馬曉健;李湘君;舒安利;;生理學精品課程建設實踐與體會[A];中國生理學會第十屆全國生理學教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2年
10 張美娟;;體育精品課程建設之我見[A];第十九屆全國高校田徑科研論文報告會論文專輯[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錦茹;實施精品課程工程提高教育教學質量[N];中國教育報;2005年
2 ;2005年度國家精品課程名單[N];中國教育報;2006年
3 錢興成;浙江旅游職業(yè)學院連續(xù)兩年獲國家精品課程[N];江南游報;2007年
4 ;13門公安類課程獲評2010年度國家精品課程[N];人民公安報;2010年
5 ;2010年度國家級公安類精品課程名單[N];人民公安報;2010年
6 ;2010年度公安部精品課程名單[N];人民公安報;2010年
7 本報記者 蘇小紅 禹媚;研磨精品課程 培育萬千良師[N];中山日報;2010年
8 記者 楊晨光;讓精品課程資源實現(xiàn)高效共享[N];中國教育報;2009年
9 ;精品課程:把最好的給學生[N];中國教育報;2003年
10 ;精品課程:讓我們共享優(yōu)質教學資源[N];中國教育報;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佳恒;普通高等學校精品課程建設與對策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2 周子游;國家級精品課程網(wǎng)絡共享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2年
3 楊曉暉;網(wǎng)絡媒體視域下的開放教育資源項目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4年
4 張?zhí)?基于跨平臺軟件的精品課程移動應用開發(fā)[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5 衛(wèi)艷萍;優(yōu)化耳鼻咽喉科學國家級精品課程的策略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9年
6 唐阿濤;國家精品課程建設現(xiàn)狀及代價分析[D];蘇州大學;2009年
7 姚德財;高職院校精品課程系統(tǒng)建設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8 吳義三;高職高專院校精品課程建設與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9 杜曉輝;基于精品課程的混合式教學在河北省職業(yè)院校的應用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10 畢嵐;研究性學習理念指導下的理工類精品課程建設初探[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16658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minzufengsulunwen/1166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