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起始時間點機器人輔助減重步行訓練對脊髓損傷康復作用的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R473.6
【圖文】:
-1 世界衛(wèi)生組織關于不同國家或地區(qū)創(chuàng)傷性脊柱損傷(TSI)的年度發(fā)病率與 TSI 在對應國家或地區(qū)的負擔統(tǒng)計圖Figure 1-1 Regional annual incidence of traumatic spinal injury (TSI) and TSIrden in corresponding countries or regions by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左圖為不同國家或地區(qū)年度 TSI 發(fā)病率統(tǒng)計圖,顏色越深表示 TSI 發(fā)病率越高;右上圖同國家或地區(qū) TSI 負擔統(tǒng)計圖,右下圖表示收入高的國家或地區(qū)(紅色)TSI 負擔較低,
采用嚙齒類動物機器人輔助運動操作系統(tǒng)(RRMPS)[21](圖3-1),此系統(tǒng)由減重系統(tǒng)、步行系統(tǒng)、機器人輔助系統(tǒng)、計算機控制系統(tǒng)組成,可通過RRMPS配套控制軟件(Robomedica Inc.,Version1.0)控制下對減重比例、步行速度進行調整以適應大鼠減重步行訓練需求;另外機器人手臂通過膠皮環(huán)與動物肢體連接后可控制并記錄肢體運動軌跡,實現(xiàn)輔助運動與步態(tài)記錄的功能。圖 3-1 嚙齒類動物機器人輔助運動操作系統(tǒng)(RRMPS, Robomedica, Inc.)Figure 3-1 Rodent robotic motor performance system (RRMPS, Robomedica, Inc.)圖A為RRMPS系統(tǒng),圖B為大鼠在RRMPS上減重步行訓練。該設備可通過配套電腦軟件(RRMPS software Version 1.0)控制機器人手臂的活動范圍以輔助大鼠患肢運動并對大鼠雙后肢運動軌跡進行記錄,當肢體偏離設定步態(tài)軌跡時將給予肢體輔助,幫助肢體達到設定運動軌跡,以達到訓練的要求,同時系統(tǒng)具有感知反饋功能,可在一定程度上調整輔助力度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璐瑤;;康復醫(yī)學中減重步行訓練的應用研究[J];科技展望;2016年35期
2 宋金輝;王普清;羅韻文;丁旭東;;減重步行訓練對帕金森病患者步態(tài)的影響[J];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2014年05期
3 朱葉琳;;減重步行訓練在腦卒中后步行能力康復的作用[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2年20期
4 霍會永;趙現(xiàn);曹凌;李軍濤;劉冰;王慧娟;劉運平;馮社軍;;減重步行訓練對急性期腦梗死偏癱患者平衡功能的影響[J];山東醫(yī)藥;2012年41期
5 陳濵;劉啟棟;王人成;賈曉紅;胡偉;;一種減重步行訓練機器人的研制[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11年09期
6 劉躍琴;肖曙光;丁玉蓮;劉璨;劉明珠;覃容;王跑球;;減重步行訓練對痙攣型雙癱患兒步行能力的影響[J];當代護士(專科版);2011年12期
7 喻錦成;符俏;;減重步行訓練在腦卒中康復中的應用進展[J];海南醫(yī)學;2010年01期
8 劉建宇;紀樹榮;范曉華;張纓;劉志成;曹海勇;;簡易減重步行裝置在康復治療中的實用性觀察[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6年11期
9 李婷;陳熙辰;盧嘉文;劉敏燕;鄺世芳;刁輝平;張娟妹;李鈺娣;羅愛華;潘翠環(huán);;減重步行訓練對腦梗死后偏癱患者生活質量影響的調查分析[J];廣州醫(yī)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10 楊雅琴,張通;減重步行訓練對卒中后偏癱步態(tài)康復的影響[J];國外醫(yī)學腦血管疾病分冊;2002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啟棟;陳濵;王人成;賈曉紅;王愛明;;減重步行訓練康復機器人的研制[A];第七屆全國康復醫(yī)學工程與康復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2 李娜;;減重步行訓練在康復治療中的相關分析[A];2012年河南省中風康復護理新業(yè)務、新技術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2年
3 朱葉琳;;減重步行訓練在腦卒中后步行能力康復的影響[A];2013年河南省中風康復護理新業(yè)務、新技術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4 王權;;減重步行機器人在腦卒中康復中的應用[A];中國康復醫(yī)學會運動療法分會第十一屆全國康復學術大會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11年
5 杜巨豹;;減重步行訓練在腦卒中早期期的臨床實踐[A];中華醫(yī)學會第八次全國物理醫(yī)學與康復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6 吳海帆;朱林劍;胡聰英;劉文俊;;并聯(lián)氣動減重步行支援機器人的研究[A];第七屆全國康復醫(yī)學工程與康復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7 熊志云;趙書祥;;減重步行訓練對腦卒中后患者下肢步行能力影響的系統(tǒng)評價[A];第九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3)[C];2011年
8 徐余佳;左群;;減重步行訓練對腦卒中后偏癱患者步行能力的影響[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7年
9 龔艷菲;婁坤;沈良冊;林建強;;減重步行訓練結合經顱刺激對腦梗死患者下肢功能的影響[A];療養(yǎng)康復發(fā)展的機遇與挑戰(zhàn)——中國康復醫(yī)學會第21屆療養(yǎng)康復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10 孫棟;林金來;林奕;蔡奇芳;;減重步行訓練系統(tǒng)與平衡訓練系統(tǒng)對腦卒中患者步態(tài)的影響[A];中華醫(yī)學會第八次全國物理醫(yī)學與康復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上海長海中醫(yī)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 張淵豪;減重步行訓練在腦卒中患者中的應用[N];上海中醫(yī)藥報;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趙博倫;不同起始時間點機器人輔助減重步行訓練對脊髓損傷康復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董春磊;減重步行訓練對脊髓損傷鼠干細胞移植后神經細胞誘導分化的實驗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胡聰英;可穿戴氣動減重步行助力機器人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2年
3 楊明;認知康復訓練結合減重步行訓練對早期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提高[D];武漢體育學院;2016年
4 劉文俊;并聯(lián)氣動減重步行助力機器人的開發(fā)與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5 陳濵;減重步行訓練機器人實驗樣機研究[D];清華大學;2010年
6 鄭偉昌;氣動減重步行助力機器人的開發(fā)及運動仿真[D];大連理工大學;2016年
7 鄧娜;減重步行訓練配合電針療法對不完全性脊髓損傷的療效觀察[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09年
8 趙俊;氣囊式減重步行康復訓練系統(tǒng)結構設計與裝置研究[D];上海理工大學;2015年
9 李騰;可穿戴氣動并聯(lián)減重步行助力機器人的開發(fā)及仿真[D];大連理工大學;2013年
10 孟巍;減重步行訓練結合針刺治療對脊髓損傷大鼠運動功能及損傷組織Cdh1 mRNA表達的影響[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72898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2728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