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ach慢病管理模式在高血壓控制中的應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4-05 04:20
【摘要】:目的以課題組前期自主研發(fā)的慢病管理APP及可穿戴設備為載體,將傳統(tǒng)的慢病管理健康教練技術與互聯(lián)網(wǎng)進行深度融合,構建由醫(yī)院到居家的線上線下一體化健康教練慢病管理模式,即E-Coach慢病管理模式,并探討其在高血壓患者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第一部分:通過文獻研究、專家焦點小組訪談法構建E-Coach慢病管理模式,闡述E-Coach慢病管理模式的架構圖、組織結構、實施步驟、過程目標及實施方法;對比傳統(tǒng)健康教練技術,分析了該模式的創(chuàng)新特色及實施難點。第二部分:采用隨機對照試驗研究,將重慶市某三級甲等醫(yī)院心血管內科門診232例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E-Coach慢病管理模式組)116例和對照組116例。實驗組在醫(yī)院常規(guī)門診管理模式的基礎上,實施由專科護士主導的多學科團隊E-Coach慢病管理模式干預;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門診管理,兩組干預時間均為6個月。對比分析兩組患者在基線及干預6個月后的血壓控制率、用藥數(shù)量及依從性、線下慢病管理活動的參與率及自我管理行為等方面的變化。結果1構建了E-Coach慢病管理模式:該模式的理論依據(jù)為奧瑞姆自護理論;載體為課題組前期自主研發(fā)的“聚悅健康APP”及可穿戴設備;基本工具為護理程序;實施流程為“COACHING”八個步驟(即Contact-接觸、Observe-觀察、Affirm-強化、Clarify-澄清、Help-幫助、Inspire-鼓勵、Nurture-教育、Guide-引導);呈現(xiàn)形式為:模式框架圖、團隊結構及成員職責、實施步驟、實施目標及方法。2將該模式在高血壓患者中進行臨床應用,其結果如下:(1)在血壓控制方面:E-Coach慢病管理模式組血壓控制率從干預前的27.5%提高到了干預后的61.8%,明顯高于傳統(tǒng)門診管理組44.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實驗組收縮壓下降幅度高于對照組(14.0mmHg VS.8.0mmHg),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在用藥依從性方面:干預結束后,E-Coach組服藥依從性好的患者占48.0%,對照組占42.9%,依從性中等的患者在E-Coach組和對照組分別為31.4%,32.7%。E-Coach組服藥依從性評分比基線增加了0.8分,對照組服藥依從性評分比基線增加了0.5分,兩組依從性評價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3)兩組線下慢病管理活動的參與率比較:干預6個月期間,E-Coach組線下集體慢病管理知識講座的實際參與人次數(shù)為109人次,應參與的總人次數(shù)為150人次,參與率為72.7%。對照組實際參與人次數(shù)為53次,應參與的總人次數(shù)為150人次,參與率為35.3%。(4)在自我管理行為方面:實驗組平均每周有氧鍛煉時間較干預前(基線時)的97.5±73.2分鐘/周,提高了48.5±18.2分鐘/周,高于對照組的20.5±8.6分鐘/周,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實驗組的認知癥狀管理及與醫(yī)生溝通情況評分分別提升了0.7±0.2分、1.7±0.5分,高于對照組的0.2±0.1分、0.9±0.1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本研究構建的E-Coach慢病管理模式,基于奧瑞姆自護理論,契合現(xiàn)代人廣泛應用智能手機現(xiàn)狀,將互聯(lián)網(wǎng)、物聯(lián)網(wǎng)技術和被循證實踐證實的傳統(tǒng)健康教練技術進行優(yōu)化整合,創(chuàng)新了傳統(tǒng)的Health coaching及高血壓管理模式。本研究將E-Coach慢病管理模式應用于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其結果顯示,這一優(yōu)化彌補了傳統(tǒng)健康教練技術的劣勢,能有效改善高血壓患者的自我管理行為,提高血壓的控制率及線下慢病管理活動的參與率,為高血壓患者構建了從出院到居家的連續(xù)、規(guī)范的管理服務,該模式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推廣。
【圖文】:
重慶醫(yī)科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錄,且同時在征得訪談專家同意的情況下進行錄音。主持人首先對 10 名專家表示歡迎和感謝,接著對研究項目的目的、意義、技術路線、前期研究基礎等進行了介紹;第三對本次訪談目的進行了解釋,,然后按照擬定的訪談提綱,圍繞 E-Coach慢病管理模式的構建相關內容,鼓勵專家充分表達意見。訪談時間大約60~90 min。訪談現(xiàn)場如圖 1.1。
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并促使其形成持久有效的自我管理行為,最終達到慢病管理效果及患者獲益的最大化。2.2 E-Coach 慢病管理模式架構圖小組焦點訪談中的重要部分是確定 E-Coach 慢病管理模式架構圖,最終認為模式系統(tǒng)架構圖是以課題組前期研發(fā)成功的 “聚悅健康應用程序[6](application,APP)”及可穿戴設備為載體,遵循“COACHING”八個步驟[7]即 Contact-接觸、Observe-觀察、Affirm-強化、Clarify-澄清、Help-幫助、Inspire-鼓勵、Nurture-教育、Guide-引導)及“評估-計劃-實施-評價”護理程序中的四大流程為框架所形成(見圖 1.2)。其中,實施 E-Coach 慢病管理模式的工具為護理程序。護理程序是一種科學的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踐方法,也是一種完整、動態(tài)、具有決策和反饋功能的工作流程。將護理程序作為工具應用于 E-Coach 慢病管理模式,體現(xiàn)了以患者為中心,更科學有效地及時發(fā)現(xiàn)并解決患者在慢病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促使被動管理轉為主動管理。
【學位授予單位】:重慶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R473.5
本文編號:2614531
【圖文】:
重慶醫(yī)科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錄,且同時在征得訪談專家同意的情況下進行錄音。主持人首先對 10 名專家表示歡迎和感謝,接著對研究項目的目的、意義、技術路線、前期研究基礎等進行了介紹;第三對本次訪談目的進行了解釋,,然后按照擬定的訪談提綱,圍繞 E-Coach慢病管理模式的構建相關內容,鼓勵專家充分表達意見。訪談時間大約60~90 min。訪談現(xiàn)場如圖 1.1。
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并促使其形成持久有效的自我管理行為,最終達到慢病管理效果及患者獲益的最大化。2.2 E-Coach 慢病管理模式架構圖小組焦點訪談中的重要部分是確定 E-Coach 慢病管理模式架構圖,最終認為模式系統(tǒng)架構圖是以課題組前期研發(fā)成功的 “聚悅健康應用程序[6](application,APP)”及可穿戴設備為載體,遵循“COACHING”八個步驟[7]即 Contact-接觸、Observe-觀察、Affirm-強化、Clarify-澄清、Help-幫助、Inspire-鼓勵、Nurture-教育、Guide-引導)及“評估-計劃-實施-評價”護理程序中的四大流程為框架所形成(見圖 1.2)。其中,實施 E-Coach 慢病管理模式的工具為護理程序。護理程序是一種科學的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踐方法,也是一種完整、動態(tài)、具有決策和反饋功能的工作流程。將護理程序作為工具應用于 E-Coach 慢病管理模式,體現(xiàn)了以患者為中心,更科學有效地及時發(fā)現(xiàn)并解決患者在慢病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促使被動管理轉為主動管理。
【學位授予單位】:重慶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R473.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顧嬌嬌;王雪華;張慧玲;張美芬;張俊娥;楊春濤;;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自我管理行為與自我效能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學報;2015年16期
2 馮穎青;孫寧玲;李小鷹;陳魯原;林展翼;黃平;;老年高血壓特點與臨床診治流程專家建議[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4年07期
3 米杰;;我國高血壓的防治必須從兒童抓起[J];中華預防醫(yī)學雜志;2014年05期
4 熊巨洋;宋濤;童雪濤;;國內外高血壓健康管理模式探討[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4年15期
5 錢海珍;饒琴;;Orem自理理論在初產(chǎn)婦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年16期
6 林凡禮;戰(zhàn)義強;賈貢獻;余金明;胡大一;;中國門診高血壓患者血壓達標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3年02期
7 王爽;;慢性病管理與循證醫(yī)學[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2年04期
8 ;首批“職業(yè)”慢病健康教練即將出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09年09期
本文編號:261453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261453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