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Gabor框架的存在性與穩(wěn)定性
[Abstract]:In view of the important role of redundant frames in signal processing and image processing, the existence and perturbation of multiple Gabor frameworks are studied, and the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the existence of multiple Gabor frameworks are given. It shows that the function family of Gabor framework is still Gabor framework after perturbed. The stability of irregular Gabor frame is proved.
【作者單位】: 南陽理工學院數學與統(tǒng)計學院;西安交通大學數學與統(tǒng)計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U1504105) 河南省科技廳基礎與前沿基金資助項目(162300410076) 河南省教育廳高等學校重點科研項目(16A110020)
【分類號】:O174.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楊守志;鄭賢偉;;L~2(R~n)上的半正交多小波框架[J];中國科學:數學;2014年03期
2 黃永東;李秋富;;α進制最小能量區(qū)間小波框架的構造[J];中國科學:信息科學;2013年04期
3 樊啟斌;魯大勇;;一類周期緊小波框架的構造[J];數學年刊A輯(中文版);2012年03期
4 何永滔;;緊支撐的最小能量框架[J];計算數學;2011年02期
5 郭蔚;彭立中;;多小波框架的構造理論[J];中國科學:數學;2010年1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宋亮;馮金順;程正興;;多重Gabor框架的存在性與穩(wěn)定性[J];山東大學學報(理學版);2017年08期
2 王慧;王翠玲;程正興;;分數階尺度函數的分解與重構算法[J];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17年12期
3 陳清江;李婷婷;雷曉婷;;二元最小能量小波框架的特征刻畫[J];應用數學;2017年03期
4 陳歡;陳清江;;二維Parseval小波框架包的性質[J];蘭州理工大學學報;2017年03期
5 牛詠梅;程正興;;多重對偶小波框架與波包框架的存在條件[J];蘭州理工大學學報;2017年03期
6 蔡川麗;陳清江;;多尺度三元小波緊框架濾波器的構造[J];延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年01期
7 馮金順;馮范;程正興;;基于分數階Fourier變換的尺度函數的刻畫[J];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17年05期
8 連冬艷;馮金順;程正興;;由多重貝塞爾序列擴充為仿射框架[J];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16年23期
9 呂軍;石曉煜;軒亞男;陳雅芳;擺鵬;劉凱;;r重二元正交多小波的構造[J];山東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年01期
10 宋亮;張桂霞;程正興;;多尺度多重向量值雙正交小波的構建算法與性質[J];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16年09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黃永東;孫娜;;A-Parseval框架小波的特征刻畫[J];數學學報;2011年05期
2 何永滔;;緊支撐的最小能量框架[J];計算數學;2011年02期
3 ;Characterizations of L_p(R) Using Tight Wavelet Frames[J];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2010年06期
4 魯大勇;樊啟斌;;框架提升的兩種方案[J];數學物理學報;2010年03期
5 ;Minimum-energy wavelet frame on the interval[J];Science in China(Series F:Information Sciences);2008年10期
6 ;A study of orthogonal,balanced and symmetric multi-wavelets on the interval[J];Science in China(Series F:Information Sciences);2005年06期
7 彭立中,王海輝;Construction for a class of smooth wavelet tight frames[J];Science in China(Series F:Information Sciences);2003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袁偉;李曉東;;人臉識別應用中的Gabor核選擇算法(英文)[J];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報;2012年07期
2 許春曄,郭寶蘭;基于Gabor函數的漢字字體識別[J];河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02期
3 唐青松;張祥德;陸小軍;朱和貴;;非均勻Gabor框架的穩(wěn)定性[J];純粹數學與應用數學;2009年04期
4 相燕;;Multi-modal face parts fusion based on Gabor feature for face recognition[J];High Technology Letters;2009年01期
5 李新軍;邵明省;;基于Gabor函數能量的指紋識別[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年01期
6 羅敏;劉嵩;劉利平;李時東;張國平;;一種改進的基于Gabor小波的人臉識別方法[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3期
7 ;From Gabor Transform to Wavelet Analysis[J];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1996年04期
8 陳育志,汪云九,齊翔林;A modified model for dynamic properties of visual receptive field[J];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2000年07期
9 趙晨光,程紅巖,莊天戈;Hepatic CT image query using Gabor features[J];Chinese Optics Letters;2004年07期
10 孫紅光;顧海軍;潘毓學;張慧杰;;Gabor小波和變形模板的目標跟蹤方法[J];東北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朱學芳;鄒文豪;王欒井;;對字體識別中Gabor濾波器參數的實驗研究[A];第六屆全國信息獲取與處理學術會議論文集(1)[C];2008年
2 Kurban Ubul;Abdiryim Raxidin;Alim Aysa;;2-D Gabor Filter based Feature Extraction Method for Uyghur Handwriting Image[A];少數民族青年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研究與進展——第三屆全國少數民族青年自然語言信息處理、第二屆全國多語言知識庫建設聯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3 ;Face recognition based on Gabor phase[A];2006北京地區(qū)高校研究生學術交流會——通信與信息技術會議論文集(下)[C];2006年
4 馬世偉;吳從毛;袁康;;基于時間切變Gabor原子的時頻建模[A];中國系統(tǒng)仿真學會第五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2006年全國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5 唐榮生;張宏志;王寬全;;基于Gabor小波的舌象舌苔厚薄分類研究[A];黑龍江省計算機學會2007年學術交流年會論文集[C];2007年
6 ;Edge Detection of Plant Roots Image via Gabor Wavelet Theory[A];Proceedings of the 2011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CDC)[C];2011年
7 何苗;張宏志;王寬全;;基于Gabor小波和特征加權的紅星舌象分類研究[A];黑龍江省計算機學會2007年學術交流年會論文集[C];2007年
8 LV Xue-fang;Ping Tao;;Realization of Face Recognition System Based on Gabor Wavelet and Elastic Bunch Graph Matching[A];第25屆中國控制與決策會議論文集[C];2013年
9 朱學芳;鄒文豪;朱鵬;;基于Gabor函數的字體識別實驗研究[A];第十五屆全國圖象圖形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10 郭浩;歐宗瑛;;基于Gabor濾波的指紋增強方法研究[A];首屆信息獲取與處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王麗輝;Gabor 時尚綠色品牌[N];中國服飾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霍光;基于二維Gabor濾波的虹膜特征表達及識別方法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2 李銳;基于離散Gabor變換的信號稀疏時頻表示[D];安徽大學;2016年
3 胡國華;多窗實值離散Gabor變換及其快速算法[D];安徽大學;2016年
4 臧麗麗;Gabor框架和小波框架的必要條件和充分條件[D];南開大學;2010年
5 余磊;Gabor小波變換在人臉識別中的應用研究[D];重慶大學;2009年
6 林晨;離散Gabor變換與展開快速并行算法分析與實現[D];安徽大學;2015年
7 何飛;基于Gabor濾波的虹膜多特征提取及融合識別方法研究[D];吉林大學;2015年
8 董學志;Gabor小波特征跟蹤方法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03年
9 李云峰;基于Gabor小波變換的人臉識別[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10 靳明;基于Gabor濾波器的軍用目標識別及跟蹤方法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伍文婷;對Gabor框的某些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2 袁書萍;利用多抽樣率濾波技術快速并行實現實值離散Gabor展開與變換[D];安徽大學;2011年
3 向維輝;基于Gabor濾波的完備CS-LBP算子圖像紋理特征提取算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5年
4 張雁騰;基于Gabor小波分解的線性子空間人臉識別方法[D];昆明理工大學;2015年
5 陳玉玲;基于Gabor和ILDA的人耳識別研究[D];江西理工大學;2015年
6 高威;基于小波及原子庫的信號脈內調制方式分析算法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7 王文佳;基于人眼識別的手機游戲防沉迷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8 李孚煜;融合SIFT和Gabor特征的多源遙感圖自動配準[D];南昌大學;2015年
9 馬逢樂;基于Gabor小波的能量空間特征點提取方法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4年
10 許偉;基于Gabor特征和SVM的人臉識別方法研究[D];新疆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230934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yysx/2309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