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位差異法檢測不理想環(huán)境下的非共光路像差
本文關鍵詞:相位差異法檢測不理想環(huán)境下的非共光路像差 出處:《光學精密工程》2014年1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自適應光學 波前探測 非共光路檢測 多通道相位差異法
【摘要】:設計了1.23m地基望遠鏡自適應系統(tǒng)的非共光路標定系統(tǒng)。針對自適應光學系統(tǒng)非共光路像差檢測中遇到的問題,構造了離焦量不可測情況下的相位差異法的評價函數(shù)。利用多通道約束波前的解集和像差檢測與變形鏡調(diào)整互相迭代最終收斂的辦法,彌補了測量條件不理想對像差檢測的影響。與雙通道相位差異法相比,多通道相位差異法對目標光源形狀的容忍力更強,理論上對波前求解精度更高。將該方法應用于1.23m地基望遠鏡自適應系統(tǒng)的非共光路靜態(tài)像差測量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光路裝調(diào)更加方便。通過改變變形鏡的初始偏置對測得的像差進行校正,提高了望遠鏡光學系統(tǒng)的成像質(zhì)量。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
【基金】:國家863高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資助項目(No.2011AA8082035)
【分類號】:TH743
【正文快照】: 1引言在自適應光學、主動光學等新型光學系統(tǒng)中,光路在后端被分成兩束,一路進入波前傳感設備用于探測系統(tǒng)的波前相位,以便于波面的校正;另一路則進入終端成像相機。為了使波面校正效果與相機成像效果完全對應,應盡量減少這兩束光路之間的波面相位差別;但由于光路調(diào)整、元件加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吳元昊;王斌;趙金宇;明名;董磊;楊輕云;王鳴浩;王國強;;利用相位差異技術恢復寬帶白光圖像[J];光學精密工程;2010年08期
2 王斌;汪宗洋;王建立;趙金宇;吳元昊;張世學;董磊;文明;;雙相機相位差異散斑成像技術[J];光學精密工程;2011年06期
3 趙金宇;陳占芳;王斌;汪宗洋;張楠;王建立;吳元昊;張世學;;相位差異法目標函數(shù)的并行化改造[J];光學精密工程;2012年02期
4 王斌;汪宗洋;吳元昊;馬鑫雪;衛(wèi)沛鋒;王建立;呂杰;;利用多通道相位差異波前探測法檢測自適應光學系統(tǒng)非共光路像差[J];光學精密工程;2013年07期
5 趙志彬;劉晶紅;;基于圖像處理的航空成像設備自動調(diào)焦設計[J];液晶與顯示;2010年06期
6 楊權;劉晶紅;馬曉飛;;基于圖像處理的機載光電平臺自動調(diào)焦方法[J];液晶與顯示;2011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昕;王建立;趙金宇;唐嘉;王建軍;;相位差異技術在靶場光學測量設備中的應用[J];飛行器測控學報;2012年03期
2 王建立;汪宗洋;王斌;吳元昊;趙金宇;李宏壯;董磊;張世學;;相位差異散斑法圖像復原技術[J];光學精密工程;2011年05期
3 王斌;汪宗洋;王建立;趙金宇;吳元昊;張世學;董磊;文明;;雙相機相位差異散斑成像技術[J];光學精密工程;2011年06期
4 邵晶;馬冬梅;聶真威;;光學成像系統(tǒng)光學波前的高精度測試[J];光學精密工程;2011年11期
5 趙金宇;陳占芳;王斌;汪宗洋;張楠;王建立;吳元昊;張世學;;相位差異法目標函數(shù)的并行化改造[J];光學精密工程;2012年02期
6 趙金宇;吳元昊;賈建祿;喬兵;王斌;汪宗洋;馬鑫雪;;基于實時波前信息的圖像復原[J];光學精密工程;2012年06期
7 李斐;饒長輝;;高精度相位差波前探測器的數(shù)值仿真和實驗研究[J];光學學報;2011年08期
8 汪宗洋;王斌;吳元昊;孟浩然;劉欣悅;林旭東;;利用相位差異技術校準非共光路靜態(tài)像差[J];光學學報;2012年07期
9 王向軍;王敏;;適用于無人機小型吊艙的變焦控制系統(tǒng)設計[J];光電工程;2013年01期
10 邵明禮;;自動調(diào)焦方法在機載光電成像設備中的應用[J];電子科技;2013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斐;相位差波前探測技術及其在圖像恢復中的應用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2 王常青;數(shù)字圖像處理與分析及其在故障診斷中的應用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3 林兆華;基于圖像處理自動調(diào)焦技術在經(jīng)緯儀中應用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2年
4 楊利紅;大視場航天相機遙感圖像復原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2年
5 張楠;基于相位差異的地基望遠鏡圖像恢復算法與GPU高速實現(xiàn)[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2年
6 程強;基于PD方法的空間相機位相信息反演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3年
7 黃德天;基于圖像技術的自動調(diào)焦方法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3年
8 馬鑫雪;基于焦面圖像信息的波前探測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4年
9 劉雪超;基于數(shù)字圖像處理的自動調(diào)焦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4年
10 羅群;相位差波前探測技術及其在拼接鏡共相檢測中的應用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任四剛,李見為,謝利利;基于灰度差分法的自動調(diào)焦技術[J];光電工程;2003年02期
2 鄭玉珍,吳勇,倪旭翔;實時自動對焦的研究[J];光電工程;2004年04期
3 惠守文;長焦距斜視實時航空相機離焦補償[J];光學精密工程;2003年02期
4 趙輝,鮑歌堂,陶衛(wèi);圖像測量中自動調(diào)焦函數(shù)的實驗研究與分析[J];光學精密工程;2004年05期
5 史磊;金光;田海英;陳志超;;航空相機的自準直自動檢焦方法研究[J];光學精密工程;2008年12期
6 明名;王建立;張景旭;楊飛;;大口徑望遠鏡光學系統(tǒng)的誤差分配與分析[J];光學精密工程;2009年01期
7 李宏壯;林旭東;劉欣悅;王富國;楊飛;明名;王建立;韓昌元;;400mm薄鏡面主動光學實驗系統(tǒng)[J];光學精密工程;2009年09期
8 梁敏華;吳志勇;陳濤;;采用最大灰度梯度法實現(xiàn)經(jīng)緯儀自動調(diào)焦控制[J];光學精密工程;2009年12期
9 吳元昊;王斌;趙金宇;明名;董磊;楊輕云;王鳴浩;王國強;;利用相位差異技術恢復寬帶白光圖像[J];光學精密工程;2010年08期
10 王建立;汪宗洋;王斌;吳元昊;趙金宇;李宏壯;董磊;張世學;;相位差異散斑法圖像復原技術[J];光學精密工程;2011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陳國金;數(shù)字圖像自動聚焦技術研究及系統(tǒng)實現(xiàn)[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蘇民;差異性原理在發(fā)明創(chuàng)造中的應用(上)[J];機械管理開發(fā);1994年04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彭穎;未觀測經(jīng)濟測算及其在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應用研究[D];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33360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yiqiyibiao/1333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