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熒光偏振調(diào)制的超分辨顯微成像技術
發(fā)布時間:2021-11-04 01:22
光學顯微成像具有無損,分辨率高等優(yōu)勢,在生物醫(yī)學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光學衍射極限的存在,普通光學顯微成像的橫向分辨率為200300nm,縱向分辨率為500600nm,遠遠滿足不了生物醫(yī)學家對生命活動過程的探索,特別是分子級的生命活動過程。因此,突破衍射極限的光學超分辨顯微成像技術,成為研究熱點。特別是熒光技術的發(fā)展,為光學超分辨顯微成像技術打開了新的大門,如基于熒光強度調(diào)制的STED、PLAM等的超分辨顯微成像技術,把光學顯微的分辨率提高到幾十納米水平。而偏振作為熒光的一個基本特性,可以提供光強之外另一維度的對比度被引入到顯微成像技術中。這些技術目前主要基于熒光吸收效率對激發(fā)光偏振方向的敏感性和熒光輻射光的偏振特性,來獲取熒光分子的方向信息,從而成功用于探測生物分子的空間結構。本文基于熒光吸收效率對激發(fā)光偏振方向的敏感性,利用熒光偏振調(diào)制來增加樣本圖像的稀疏性,探究基于熒光偏振調(diào)制的超分辨顯微成像技術。在研究中首先利用不同偏振方向的激發(fā)光來激發(fā)樣本,基于全矢量模型進行仿真計算,獲取受偏振調(diào)制后的熒光圖像序列,并對其沿著偏振角變化...
【文章來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7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生命活動中各成分成像分辨率及各顯微成像分辨率示意圖,圖片來源ZEISSMicroscopyonlinecampus.
. 2 結構光照明超分辨顯微成像原理圖,圖片來源 ZEISS Microscopy online campu激發(fā)射損耗顯微成像技術種超分辨顯微成像技術是改變點擴散函數(shù)的受激輻射損耗顯微成像技術(StimDepletion ,STED),這種技術早在 1994 年德國科學家 StefanHell 就曾提出[10],
圖 1. 3 STED 超分辨顯微成像原理圖,圖片來源 ZEISS Microscopy online camp分子定位超分辨顯微成像技術來科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衍射極限中存在另一個隱藏條件,即兩個或多個點光源同時察時,由于各個點同時發(fā)光,各個點的衍射光斑會重疊在一起難以區(qū)分,如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結構光照明熒光顯微鏡突破衍射極限的原理和在生命科學中的應用[J]. 吳美瑞,楊西斌,熊大曦,李輝,武曉東. 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 2015(01)
碩士論文
[1]熒光輻射差分超分辨顯微方法及系統(tǒng)[D]. 榮子豪.浙江大學 2016
[2]超分辨熒光顯微方法與系統(tǒng)研究[D]. 李帥.浙江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474722
【文章來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7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生命活動中各成分成像分辨率及各顯微成像分辨率示意圖,圖片來源ZEISSMicroscopyonlinecampus.
. 2 結構光照明超分辨顯微成像原理圖,圖片來源 ZEISS Microscopy online campu激發(fā)射損耗顯微成像技術種超分辨顯微成像技術是改變點擴散函數(shù)的受激輻射損耗顯微成像技術(StimDepletion ,STED),這種技術早在 1994 年德國科學家 StefanHell 就曾提出[10],
圖 1. 3 STED 超分辨顯微成像原理圖,圖片來源 ZEISS Microscopy online camp分子定位超分辨顯微成像技術來科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衍射極限中存在另一個隱藏條件,即兩個或多個點光源同時察時,由于各個點同時發(fā)光,各個點的衍射光斑會重疊在一起難以區(qū)分,如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結構光照明熒光顯微鏡突破衍射極限的原理和在生命科學中的應用[J]. 吳美瑞,楊西斌,熊大曦,李輝,武曉東. 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 2015(01)
碩士論文
[1]熒光輻射差分超分辨顯微方法及系統(tǒng)[D]. 榮子豪.浙江大學 2016
[2]超分辨熒光顯微方法與系統(tǒng)研究[D]. 李帥.浙江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47472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wulilw/3474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