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有線數字電視IP前端建設
本文關鍵詞:太原有線數字電視IP前端建設 出處:《電視技術》2015年2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數字電視IP前端 信源接收系統(tǒng) 復用加擾系統(tǒng)
【摘要】:介紹了太原有線數字電視IP前端的升級改造建設與實施,在制定了信源接收系統(tǒng),IP前端編轉碼、復用、加擾系統(tǒng),前端供電和制冷系統(tǒng)等方面的方案后,通過緊張而細致的實施,完成了IP前端的上線工作,由于升級改造后的前端系統(tǒng)在可靠性、業(yè)務能力、性價比方面都比傳統(tǒng)的數字電視前端具有優(yōu)勢,并經過一年多時間安全穩(wěn)定運行,證明系統(tǒng)安全播出方面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Abstract]:The upgrading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able digital TV front-end IP Taiyuan, in the formulation of the source receiver system, IP front-end encoding transcoding, multiplexing, scrambling system, front-end power and cooling system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program, through the tight and meticulous implementation, complete IP front-end on-line work, due to the operational capacity of the front-end system after upgrading the reliability, the cost has more advantages than the traditional digital TV front-end, and the safe and stable operation of more than a year, that broadcast system security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作者單位】: 太原有線電視網絡有限公司;
【分類號】:TN949.197
【正文快照】: 太原有線電視網絡公司數字電視前端經過多年使用出現(xiàn)了信源接收系統(tǒng)設備老化、線路損耗增大,數字電視信號原有編碼、復用、加擾、調制系統(tǒng)處理節(jié)目能力有限,無法滿足新業(yè)務要求,可靠備份系統(tǒng)不夠完善,供電和制冷系統(tǒng)功率不足等情況,為保證數字電視前端的穩(wěn)定可靠運行,滿足業(yè)務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燕;模模糊糊的數字電視[J];互聯(lián)網周刊;2002年34期
2 葉濃;看數字電視要了解制式[J];現(xiàn)代家電;2002年01期
3 ;數字電視增值服務知多少[J];現(xiàn)代家電;2002年07期
4 韓偉;日本地面數字電視進展坎坷[J];有線電視技術;2002年19期
5 潘濤;數字電視精彩在明天——綜述國內數字電視的發(fā)展[J];實用影音技術;2002年06期
6 白為民;數字電視在我國的發(fā)展現(xiàn)狀及趨勢[J];電視技術;2002年01期
7 ;中國加快組織實施數字電視研發(fā)[J];電視技術;2002年04期
8 ;數字電視采風[J];電視技術;2002年08期
9 ;德國將于2003年起大規(guī)模試驗數字電視[J];廣播與電視技術;2002年03期
10 ;算通科技——引領數字電視革命[J];廣播與電視技術;2002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馬潔;李仁;;了解數字電視[A];第十九屆中國(天津)'2005IT、網絡、信息技術、電子、儀器儀表創(chuàng)新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2 劉海寧;陽輝;宋健;;地面數字電視移動測試系統(tǒng)[A];2009安捷倫科技節(jié)論文集[C];2009年
3 周衛(wèi)華;鄧倬;;國標地面數字電視覆蓋預測方法及應用[A];中國新聞技術工作者聯(lián)合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篇)[C];2011年
4 潘仁鑫;;全帶寬數字電視基礎和測試[A];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影視科技論文集[C];2002年
5 徐英瑩;陳遐舉;王捷;;多種數字電視的光色計量分析[A];走近CIE 26th——中國照明學會(2005)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6 馬長華;;數字電視發(fā)展簡史[A];2005(首屆)中國數字影視節(jié)目制作與接收技術交流展示會論文集[C];2005年
7 魏慧玲;張麗萍;劉正捷;張軍;朱光瑞;;數字電視可用性研究[A];第三屆和諧人機環(huán)境聯(lián)合學術會議(HHME2007)論文集[C];2007年
8 孫朝暉;徐朝暉;王振強;;“青島有線數字電視整體轉換示范工程”項目綜述[A];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影視技術文集[C];2007年
9 梁曉雯;;數字電視元數據應用場景研究及標準體系建設建議[A];中國新聞技術工作者聯(lián)合會2012年學術年會、五屆四次理事會暨第六屆“王選新聞科學技術獎”的“人才獎”和“優(yōu)秀論文獎”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10 劉瑩;李娜;馮暖;;基于數字電視信源圖像編碼系統(tǒng)的研究與設計[A];第六屆全國信息獲取與處理學術會議論文集(3)[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江蘇 沈偉偉;普及有線數字電視的難點[N];電子報;2005年
2 本報記者 思佳;數字電視是否短命[N];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導報;2001年
3 ;移動數字電視技術獲新突破[N];深圳商報;2004年
4 沙冰;緊跟國際潮流 發(fā)展中國數字電視技術[N];中國電子報;2007年
5 山東 邱海生;數字電視的發(fā)展及其標準(下)[N];電子報;2007年
6 ;重視數字電視發(fā)展中的安全性[N];電子報;2007年
7 張美慧 DigiTimes;數字電視:從家用到車用 今后將向便攜式應用邁進[N];電子資訊時報;2007年
8 本報記者 蔣秀娟 實習生 臧雷;數字電視如何便利千家萬戶?[N];科技日報;2007年
9 英娜;數字電視走上前臺[N];蘇州日報;2006年
10 胡洪森;數字電視轉換打響“攻堅戰(zhàn)”[N];中國電子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川;數字電視解調芯片關鍵技術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2 陳澤祥;數字電視相關技術的研究及新型投影機的研制[D];電子科技大學;2000年
3 陳峗;數字電視解調芯片若干關鍵技術及其應用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4 徐元欣;有線數字電視信道接收芯片的實現(xiàn)研究[D];浙江大學;2003年
5 胡波;數字電視系統(tǒng)關鍵技術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6 劉陽;數字電視的視頻分析與組播傳輸[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軟件研究所);2003年
7 周軍;數字電視服務系統(tǒng)互動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8 朱永松;基于通用DSP的數字電視信源解碼器的研究與實現(xiàn)[D];天津大學;2005年
9 方濤;數字電視復用器開發(fā)及其相關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0年
10 朱夢堯;數字電視音頻子系統(tǒng)設計與音頻處理算法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占劍;數字視頻水印技術在軟件數字電視中的應用研究[D];重慶大學;2008年
2 顧燕玲;數字電視分組播出平臺的開發(fā)和應用[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3 葛成立;連云港市數字電視系統(tǒng)規(guī)劃設計與實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7年
4 孫從國;高速計算機網絡中數字電視的廣播式發(fā)布[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5 黃博飛;數字電視家庭支付系統(tǒng)終端的設計與實現(xiàn)[D];中南大學;2008年
6 楊超;數字電視嵌入式瀏覽器的研究與實現(xiàn)[D];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7 趙祺剛;基于用戶體驗的數字電視界面可用性與用戶點播意愿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8 蘇勇;數字電視圖象質量評估方法的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3年
9 孫學群;數字電視軟硬件體系分析及系統(tǒng)設計的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5年
10 孟曉青;數字電視實時系統(tǒng)研究與用戶接口模塊實現(xiàn)[D];青島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35849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wltx/1358498.html